裴子默

龙虎山剿匪记

    裴子默新政实施以来,金陵辖区内农作物产量节节攀升!加之金陵菜打响了名声,不少文人雅客也慕名而来,他们带动着金陵的经济……

    有了经济基础,知州府衙便有心有力去执行裴子默这位知州大人的方针,而目前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便是龙虎山匪患!

    虽说通过前期侦查已经绘制好了军事地形图,但匪寇们的堪舆之术也是十分刁钻!他们的匪寨选址于龙虎山半山腰,山顶有汇集的泉水可供饮用。而通往山寨的必经之路均是只有一两尺宽的山道,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虽说可以通过围而不攻战术,拖垮匪寇的辎重补给,但耗时过长终究是下下之策……

    但他们的山寨也并非毫无破绽!凡事都分两面,易守难攻是不假,可山寨这刁钻的选址也断了这些匪寇的后路。

    原本按照裴子默的性子倒不至于要将这伙匪寇赶尽杀绝,可他们接连制造出害命之案,这才是让裴子默不能容忍的!

    古话里说过:“盗亦有道”。可这伙匪寇抢劫成功后还要害人性命且不留活口,所以对付此等穷凶极恶之人便无须手下留情!

    …………

    裴子默以府衙之名成立了“金陵特攻队”!

    金陵特攻队成员均是从金陵辖区内的青壮年里精挑细选而来,他们领着每月十五两银子的月俸,而且全家均可获得徭役及税收豁免!

    特攻队营区被安置在了城北三里处,这里唯一的首脑便是裴子默!特攻队直属于他管辖调动,即便是刺史亲临也不能让他们走出营区大门!

    金陵刺史是主管金陵辖区的军事主官,名字叫做吴启天,虽是沾亲带故上任的却也是一位虎将。虽然平日里走动不多,但他是打心底佩服裴子默的。

    只要是裴子默有令,吴启天便会即刻调动州内兵力听他差遣!追根溯源是因为他新纳的小妾是孙翠浓,因为裴子默有恩于她,枕边风吹的多了也便改变了这位金陵刺史……

    裴子默命人按照热气球的模样复刻了五十架次的热气球,而且将吊篮多余部分摒弃掉了,大大减轻了热气球的自重!

    热气球吊篮里设置了两个座位,一个稍高一个稍低,高的那把是给控制热气球的人坐的,至于低的嘛……

    稍低的那张座位是“投弹手”的座位,投弹手座位前方有一个五寸见方的圆孔作为投弹口,而两面相互平行的铜镜则可以将投弹口下方的景象反射到投弹手眼睛里,以此构成了一个简易的照门瞄准机构。

    航弹则是用两尺长三寸宽的毛竹筒为外壳,生铁片及硝石略多的速燃火药混合而成的药粉装填进了竹筒头部之中,尾部更是加装了四片尾翼用于稳定航弹下落的路径,以防横风干扰!

    裴子默将这五十架热气球命名为“轰—甲”,而这支队伍则被命名为“金陵空军一编队”……

    …………

    一个月后,一个侦查热气球升入空中朝着龙虎山进发……

    侦查热气球从高空中向龙虎山寨撒下了劝降传单,传单上写着的大概意思就是:

    “裴知州将怀着博爱之心宽恕匪寇们,若是投降便顾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准许给他们留个全尸,若是胆敢抵抗便要对整个龙虎山寨进行“天罚”!”

    为何不派人送信而要撒传单?这种杀人如麻的匪寇怕是要把送信之人生吞活剥了……而撒传单或许还能挽救几个还尚存人性的匪寇。

    吴启天带着五千府兵顺着山路摸上了龙虎山,他们严阵以待把守着下山要道,除非匪寇跳崖或者投降,否则无路可逃!

    晌午时分,五十个轰甲热气球从金陵城北升了起来!浩浩荡荡的热气球以遮云蔽日之势遮住了晌午的太阳,他们所到之处皆如日食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最后通牒的时效已经过了,“天罚”行动在裴子默的一声令下开始了!

    每个轰甲热气球搭载了五十枚航弹,他们五个一组十个一列略过了龙虎山上空!

    轰甲热气球的下方犹如乌云遮盖一般向着龙虎山寨进发!

    龙虎山寨已经出现在了第一序列的轰甲热气球照门之中,投弹手拿出火折子点燃了航弹的引信……

    航弹在百丈高空被投放了下来,尾翼在剧烈的加速度下呼啸着……

    它们犹如天神之鞭朝着龙虎山寨飞去!

    随着第一序列五架轰甲热气球略过山寨上空,五枚航弹接连引爆!随着五声惊雷,那些拿着弓箭试图反抗的匪寇们被炸得人仰马翻,还未被炸死的匪寇或被吓得屁滚尿流,或急忙躲进寨子里的建筑之内……

    五十架轰甲热气球上投下的航弹无差别轰炸着龙虎山寨!待第十序列的热气球略过龙虎寨上空投下航弹之后,五十架热气球关闭了后方的出气口,转而开放了前方的出气口,热气球开始反向前进!

    第十序列轰甲热气球变为第一序列,他们开始了第二轮“天罚”!

    第一轮“天罚”倾泻出了一百枚航弹,这一百枚航弹让龙虎山寨顿时变成人间炼狱,这些作恶多端的匪寇们无处可躲,土坯砖建成的建筑在第一轮“天罚”中就被尽数损毁,变成了一地的残垣断壁!

    匪寇们看到“天罚”又临,急忙丢下兵器向山下逃命,他们疯了一般冲进了吴启天的包围圈里被尽数捕获!

    刑部核准了这些匪寇的死刑,二十五名幸存的匪寇跪在了行刑台前……

    随着日晷指向午时,他们身后的刽子手便举起了环首刀,刀身在太阳的照射下格外的刺眼。

    随着一颗颗头颅滚向台下,这些匪寇们结束他们罪恶的一生!

    若是迫于生存上山做了绿林倒也无伤大雅,可凡事没了底线便一定会获得应有的惩罚!

    龙虎山剿匪的零战损,让裴子默在楚国顿时名声大噪!民间将他的事迹写成了话本,越来越多楚国人慕名而来成为了金陵人,让金陵成为了楚国第二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