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第270章 不好下手

    诸葛亮和文聘走进前堂。

    孙策和周瑜连忙闭嘴!

    “文将军可放心了?”孙策问文聘。

    “放心了!”文聘说道:“诸葛侍郎确实没有遭罪!”

    “既已放心,可能告知朝廷,我等并没有为难诸葛侍郎?”孙策问他。

    “那是当然!”文聘说道:“没有刁难,我也不会让人郭太常和甘将军面前胡说!”

    “要别人说?”孙策皱眉:“文将军什么意思?”

    “没别的意思!”文聘说道:“我要留在江东,保护诸葛侍郎!”

    文聘要留在江东,孙策和周瑜都是吃了一惊。

    俩人错愕的彼此看了一眼。

    周瑜问:“将军留在江东,有什么打算?”

    “可否住在都督府上?”文聘问他。

    “住我家中?”周瑜懵逼:“为何?”

    “诸葛侍郎住在那里,莫非我不能?”文聘眉头微微皱起:“你还是对他有什么企图?”

    “没,绝对没有!”周瑜赶紧说道:“我对诸葛侍郎,断然没有任何企图!”

    “既是没有企图,那还多说什么。”文聘问:“我就不能在府上借住?”

    文聘咄咄逼人,周瑜也很清楚,还没到江东和朝廷反目的手。

    他点了点头说:“将军既要住我家中,那就住吧。”

    “多谢都督!”文聘躬身一礼,向周瑜道谢。

    周瑜回礼,心底却是一阵郁闷。

    文聘住进家里,诸葛亮可就不是砧板上的肥肉。

    一个没弄好,很可能会惹出祸事。

    江东现在还没有和朝廷抗衡的实力。

    强行与朝廷为敌,对江东绝对没什么好处!

    “来人!”周瑜喊了一声。

    有个随从走了进来!

    “先送诸葛侍郎与文将军回府。”周瑜吩咐:“我与伯符还有要紧事说!”

    “什么要紧事,莫非我二人不能听?”文聘不合时宜的问了一句!

    周瑜还没来及说话,诸葛亮开了口:“不耽误二位商量要务,我二人先行告退!”

    朝文聘使个眼色,诸葛亮转身就走!

    离开前堂,文聘问他:“周瑜和孙策定是商量如何对付朝廷,为何不在那里听着?”

    “我俩都在,他们还会说?”诸葛亮反问。

    文聘被问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眉头微微皱着:“就这么算了?”

    “我俩在,他们不会说。”诸葛亮说道:“反倒让他们对朝廷有了更多的提防。”

    “留在江东一天,就多一些风险。”文聘问诸葛亮:“侍郎究竟打算何时离开?”

    “用不太久。”诸葛亮说:“顶多半个月,就可离开!”

    “半个月?”文聘错愕:“要那么久?”

    “周瑜可不是个寻常人。”诸葛亮问他:“你觉着能够轻易除掉?”

    文聘摇头。

    诸葛亮又说:“半个月,还得将军多帮衬,才能成事!”

    “究竟要我做什么?”文聘说道:“只要能为朝廷建功,我愿效犬马之劳!”

    “到时再说!”诸葛亮微微一笑,招呼文聘:“先去周都督家!”

    领路的随从看见俩人说话,有心偷听,可他们的声音不大,无论如何也听不真切!

    诸葛亮和文聘上前,随从躬身说道:“马车就在府外,请两位上车!”

    “用不着马车!”文聘没什么好气的对随从说:“我会骑马,诸葛侍郎也骑马与我一道。”

    随从不敢多说,只能答应。

    离开孙策住处,文聘和诸葛亮上了马背。

    俩人并辔而行,身边走着的,都是文聘带来的甲士。

    周瑜派来护送他们的江东兵士,反倒没有靠近的机会。

    “此时说话,倒是方便。”诸葛亮微微一笑,对文聘说:“将军这次来到江东,我本想要你回去。可你却执意留下,如此也好,有些事情,还须将军帮衬,才能做到。”

    “究竟要我做什么?”文聘问:“可是要与周瑜反目?”

    “我等住在他家中,要懂得为客之道。”诸葛亮笑着说:“怎能与他反目?”

    “我是个武人。”文聘说道:“既不与他反目,还能做些什么?”

    “等到做的时候,将军也就知道了。”诸葛亮没有多说。

    孙策和周瑜此时还在前堂。

    “文聘留下,还住在你的府上。”孙策问周瑜:“你有什么打算?”

    “只能走一步是一步。”周瑜说道:“文聘招惹不得,对付诸葛亮,可就没那么容易!”

    “诸葛亮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孙策微微皱眉:“公瑾为何盯着他不放?”

    “你觉着他只是个少年?”周瑜问:“我去江岸边,除了诸葛亮告知,伯符还从何处听到?”

    “街市上到处都是传言,我怎能不知?”孙策冷笑:“若要人不知,你就莫要去做。”

    “三更半夜,他要我去江岸边,我怎能不去?”周瑜说道:“我也想知道,朝廷一旦向江东用兵,会采取怎样的计策!”

    “查探出来没有?”孙策问他。

    周瑜摇头:“并没有,诸葛亮奸猾的很,从他口中,根本套不出什么!”

    “因为这些,你要杀了诸葛亮?”孙策问他。

    “是!”周瑜回道:“少个诸葛亮,朝廷就少了条臂膀!”

    “糊涂!”孙策并不赞同他的做法:“如今的朝廷,臂膀千百条。你砍掉一条,其他的任何一条都能掐死江东。除非你有法子,把郭嘉等人都给灭掉!”

    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有那个司马懿,他若不死,我胸中一口怨气,始终难平!”

    “先杀诸葛亮,再杀司马懿。”周瑜对他说:“人已送到江东,你不杀他,留着做什么?”

    “此事好生计议。”孙策还是不赞同周瑜这么做。

    得不到孙策的认同,周瑜只能说句:“容我好生想想,再做决断!”

    “莫要贸然行事。”孙策叮嘱:“我们现在可不是朝廷的对手。”

    周瑜躬身一礼,告退离去。

    出门后,周瑜问随从:“诸葛亮和文聘走了?”

    “已经走了。”随从回道:“俩人方才在这里嘀嘀咕咕,说了些什么。”

    “说了什么?”周瑜问他。

    随从说道:“没听真切,他们说的,实在太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