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槐圣传

第二十八章 紫霄宫鸿钧传道

    玄清带着三清,在玄黄宝塔的护持下,凭着对紫霄宫微弱的感应,四人很快就跨过天外混沌,来到紫霄宫前。

    本就被道韵浸染无数载的紫霄宫,此时作为天道首圣道场,天道三千法则镌刻其中,以宫前匾额为心,将整座紫霄化为道域。

    “来的可是玄清小老爷”空旷的紫霄宫前一声轻响,却是早已立于宫门之前的昊天瑶池看向四人问道。

    “不错,我便是玄清,二位小友如何称呼?”

    “我叫瑶池,他叫昊天,是老爷于混沌中点化的童子”瑶池好奇地看向眼前的玄清。

    “不知老师有何吩咐?”玄清随即问道。

    “老爷说,小老爷必是第一个到这紫霄宫的。小老爷到后,我二人便打开紫霄宫门,静待洪荒中的先天神圣到来。”昊天解释道。“还请小老爷和三位道友进去。”

    说罢,昊天、瑶池一蹦一跳,将紫霄宫大门打开。

    “多谢师弟师妹。”玄清说罢,携着三清进入紫霄宫中。

    宫外的昊天瑶池听到玄清对二人的称呼,也是兴奋异常。二人本为童子,玄清以师弟师妹相称,意义非凡。

    四个道人进得宫内,只觉得这整座紫霄宫无远弗届,漫天灵气道韵弥散其间,正前方,一座巨大的道台下,赫然放着七个古朴的蒲团。

    四人对视一眼,相视一笑,玄清坐于第一个蒲团之上,之后三清依次落座。

    不久之后,一男一女相伴进入紫霄宫,皆为人首蛇身之相。男子身着羽服,周身天机暗藏,女子隐隐显出天地造化玄妙,一身修为更胜男子几分。

    这男子看向蒲团上的四人,笑着说道:“未曾想这洪荒之中藏龙卧虎,道友四人修为高远,却不曾得闻大名。我乃伏羲,舍妹女娲,见过四位道友”。

    言罢,伏羲便将女娲引在第五个蒲团坐下,自己却坐在她的身后,隐隐将女娲护住。

    “玄清见过二位道友。”闻得伏羲之言,六人免不得交谈一番。

    女娲又占了一座后,便只剩两个蒲团。

    这时又两个修士赶到,一黄一红两件道袍格外显眼,不是镇元红云二人又能是谁。

    见得还有两个蒲团,红影一闪,红云便坐在了第六个蒲团之上。

    镇元子见状,笑着摇了摇头,坐在玄清身后。

    “一别经年,道友却是忘了我等?”镇元子笑着对玄清说道。

    “量劫之时,我随师尊于洪荒中历练,却是未敢叨扰,以免将你二人带入劫中。”玄清对着身后的镇元子解释道。

    “玄清道友别听他的,他镇元子一心参玄悟道,早就把我二人忘得一干二净。”红云嬉笑着对玄清说。

    三人便又在这紫霄宫中寒暄起来。

    渐渐地,洪荒中有数的先天神魔陆续来到紫霄宫。而那最后一个蒲团,却被鲲鹏祖师占下。

    千年光阴一晃而过,就在紫霄宫门将要关闭之时,紫霄宫外传来一声急促的喊叫:“还请等等我兄弟二人。”

    话音未落,两个修士姗姗来迟。前面一人一脸苦相,一身修为却异常卓绝。后面一人手持一根树枝,点点珠光闪动,一进大门便开始打量紫霄宫中情形。

    “我兄弟二人不远万里从西方赶来,求道之路艰难,却是劳烦诸位道友,能否让个靠前的位置,让我等歇一歇。”准提望着紫霄宫盘坐的众人,朗声说道。

    但这求道之路,却哪有不艰难的,宫中诸人皆知此次讲道乃是天大的机缘,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一动不动。

    只有那红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对着准提说道:“道友此行不易,且来此处歇息。”

    话音刚落,红云起身之际,接引便已坐在蒲团之上。

    此时,场中众人皆一脸错愕,镇元子焦急地看向红云,心中暗叹老友错失机缘。

    玄清坐于蒲团之上,默默地看着这前世著名的一幕,也是心中暗想,红云真就与圣位无缘,却也是性情使然。

    接引有了座位,准提便又四处打望。

    前四个蒲团上的四人修为深不可测,尤其第一人,似乎比接引师兄还要强大。

    第五个蒲团上的女子,修为隐隐与接引相当,却被身后男子紧紧护住,亦不可为。

    最后,看向第七个蒲团上的鲲鹏,准提眼中一亮,高声说道:“湿生卵化之辈,如何敢坐此处,还不快快滚开!”

    话音一落,接引、准提同时出手,便将鲲鹏打落蒲团,准提瞬间坐了上去。

    鲲鹏看着眼前二人修为远超自己,隐隐成联合之势,再看向主动让座的红云,只得心中暗恨,也不作声。

    而听得准提之言的帝俊、太一二人,眼中也是寒光闪现。

    一声钟响,众人看向前方道台,无人可知鸿钧怎就已经坐于道台之上。

    “今后便以此顺序落座”鸿钧看向眼前众人,缓缓说道。

    “我为洪荒首圣,便为尔等讲道三次,共九千年,能否有所收获,皆看尔等缘法。”话音一落,鸿钧口中道德箴言响起,自顾讲起道来。

    鸿钧头顶庆云大方毫光,造化玉碟缓缓旋转,演化道生阴阳,孕养万物之景。首次讲道,便自炼精化气讲起,一路经天仙、金仙诸境,到大罗金仙为止。

    虽为基础之道,却是天道正宗,繁复异常,场中众人已有高下之分。

    玄清为鸿钧嫡传,修的便是玄门仙道,只觉以往种种不断查漏补缺,好不畅快。

    道德天尊为三清之首,女娲执掌造化玄妙,接引受创世青莲传承,对大道领悟位于玄清之下,却是难分伯仲。

    原始、灵宝相较三人便再弱一筹,之后就是坐于末尾的准提。

    除此蒲团上的七人,紫霄宫中,帝俊太一、镇元红云,对大道的领悟又还要更低一些,凡此种种,不再详述。

    三千年时间一晃而过,鸿钧讲罢,众人便接连从悟道中醒来。

    “此次讲道到此为止,一千年后,再在紫霄宫开讲大道”言罢,鸿钧便闭目而坐,不再理会眼前众人。

    这诸多先天大神,在讲道后皆有所得,除玄清以外,纷纷向洪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