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位是骗来的

第五十七章 人性如此

    “求收藏推荐票”

    那自称本官的李宴,正欲开口说话。

    赵薪却用折扇虚按,道:“李宴是吧,你先别说话。有些方面,本王不是那般好说话之人。”

    “好,郡王请说,下官听着。”人在屋檐下,那李宴不得不低头。

    至少,他心中是如此所想的。

    一个权知开封府尹,另一个是郡王,自己一个小小的八品官,如何能够抵抗。

    “本王给你两个选择。”赵薪停顿一下,而后说道:“第一以你文人的傲骨,扛下来,看本王能不能打折你的傲骨。第二答应柳……柳似的请求,但本王可以保证,那休夫之休书,断然不可能流传出去。”

    “对了,给你一刻钟的考虑时间,想好再给我说,本王还是很民主的。”赵薪再次说道。

    “不用了郡王,臣下选择第二种,请郡王遵守您的承诺。”那李宴苦笑着说道。

    “这就好办了,你我每人退一步,这世间就是美好的人间不是。”赵薪换了一只手拿折扇,笑着说道。

    不过,赵薪内心却没有丝毫笑意。

    李宴有些心有不甘,说道:“柳似那贱人命真是好,能够遇到郡王这种贵人,而且能够替她出头。”

    “话不能这么说,仁者爱人,她作出了对的选择,或者是符合我心中的那个选择,我也才会帮她,不然……。”赵薪话未说满,道。

    都不是蠢人,反正心中明白,没必要点透。

    李宴点点头,不再说话,而是等着柳似写完那一封休书。

    片刻之后,柳似写完一封休夫之书,而后由开封府一个文书辅吏递给一旁的李宴。

    看着虽眼睛通红,但面色平静的女子,赵薪也算是放心不少。

    至少,这个叫柳似的女子是看透了李宴肮脏的内心,终究是放下了。

    这是很多女子做不到的事情。

    纵使是后世,那个女子极为自由的时代,总有人为渣男寻死觅活,打死不愿放手。

    而后,柳似就面无表情的站在一旁,也没有回避。

    李宴朝着赵薪持一个儒生礼,而后反而平静的问道:“郡王,若是小臣选第一项,郡王当如何?”

    赵薪若有兴趣的看着他,道:“难不成本王之前说的不够清楚,还是你李宴耳朵有问题不成?”

    “小生,想要听一听真话,请郡王如实相告。”这一次,李宴没有自称小臣,道。

    “对于你们儒门学说,本王向来不太认同,但你们儒门的某些人的一身浩然正气,自身傲骨。本王却是极为欣赏的,若是你选择头一个选项,说不得,本王会高看你一眼。”赵薪打开折扇,侃侃道。

    士大夫阶层,也就是所谓的儒门圣人门徒,大多都是沽名钓誉之辈,但有些人的一身傲骨,自身浩然正气与世同存,赵薪是极为欣赏的。

    不同于后世,这个时代的人都有傲骨,是自豪的,而不是跪的太久都站不起来了。

    李宴苦笑着摇头道:“原来,我错过了这样这个好机会。”

    这就是一个聪明人了,若是李宴表现的强硬一些,赵薪也不会这般强硬,而是另想法子了。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并非你错过了一个机会,而是人性如此,你扪心自问,即便提前知道这个和可能,你自己又敢赌这个可能吗?”赵薪用折扇抵着他的心口,问道。

    人性远比理智要强烈,也就是弱者的性格……决定了其成就。

    李宴若是能够以理智压下自己的人性,他就不会有之前的一番作为行动。

    “郡王之言,小生受教……谨记于心。”李宴再次拜服,而后离开开封府。

    倒也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至于他最后的话,赵薪没有在意。

    他那种人,永远不可能以理智压下天性,若是没有大的变故的话。

    这也就是“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另一个版本。

    便在这时候,那柳似好似想要说话。

    “你还有其他家人吗?”赵薪问道。

    女子摇摇头,道:“没了,三年前我父亲,将我许配给李宴之后,就去世了,父亲也是我在这世间最后一个亲人。”

    好吧!

    这下真的还赵薪头疼了,既然帮了人,就该给她谋求一个出路,这是他为人的一条信条。

    “公孙先生,先麻烦你带她去府衙休息一会儿。”赵薪冲着公孙策说道。

    而后,再对着女子说道:“我同包公还有事情商议,等会再行寻你可好?”

    女子原本应当是一个贤惠之人,虽经历剧变,性子却难以彻底磨灭。

    因而点点头,跟着公孙策离去。

    “郡王,现在可以给老夫一个解释了吧!”包拯质问道。

    作为一个从小受儒门教义熏陶的读书人,如何能够接受有人质疑圣贤至理。

    若不是对面的郡王,还是大宋现下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包拯拼着不要这把老骨头,也要打人了。

    “包公,你说圣人有错吗?”赵薪转而问道。

    “圣人自然无错,因无错才能被称之为圣人。”包拯脱口而出道,

    赵薪就知道是此种情况,只怕这个时代,所有的读书人尽皆会如此回答。

    “那孔夫子,是圣贤乎?”赵薪再次问道。

    “孔夫子为至圣先师,自然为圣人。”虽然感觉有些不对,但包拯还是如此答道。

    赵薪笑了,包拯在跟着自己的思维走,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他打开折扇,笑着说道:“至圣先师曾经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至圣先师都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完美,这后世之人,为何不能知错改之?难不成你们儒门,有错,就不受律法的约束?”

    包拯阵阵无言,赵薪的说话的确没错,至圣先师都不敢自说无错为何现在的儒门……。

    以前,他从来没有如此想过,更是没有换一个角度想这个问题。

    现在看来,儒门的规矩,至理有些地方或许真的不太合理了。

    儒门的学说有些地方还是对的,但糟粕也是不少,自从哪位朱夫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之后。

    整个儒门,其实从根子里面开始腐烂了,那时候就真的救不下了。

    除非,如同后世一般,彻底推倒之后重建。

    但在这个时代,差不多还能够掰过来。

    有些人,还有救,有的人……。

    “郡王之前,读的我是圣贤书,学的也是我儒门学问,为何会如此厌恶我儒门?”包拯一针见血的问道。

    赵薪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包拯如此尖锐敏感,一下子抓到了重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