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的诸界大作战

第四章 现状

    早上,天还是蒙蒙亮,易欢喜便已经醒了。

    突然回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年代,易欢喜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

    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大时代,自己又将何去何从呢。

    起身,洗漱起床,快速的弄好个人卫生,便出门往村支部走了,因为易欢喜的三餐都是在村支部解决的。

    等到了村支部,便发现王姨便早早的到了,早餐已经做好了,放在了炕上,用一个厚厚的蒸布盖着。看到易欢喜走进来,王姨有点惊讶的道:“你小子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竟然自己起来了”

    听到王姨的调侃,易欢喜倒是有点不好意思:“王姨,你可别寒碜我了”

    其实易欢喜想想自己前身的生活,如果放在前世,那只能说是90后小时候的日常,衣食无忧,家长盯着吃饭。

    但是要是放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中,只能说这小子的生活真的是让人羡慕。

    说完也不等王姨回话边自顾自的接了一句:“王姨,我快饿死了,我就先吃了”

    也是为了堵住后续的思想教育,易欢喜便先发制人,掀开蒸布吃了起来。

    今天的早餐是一个粗粮馒头和一个白面馒头还有一碗白粥,可以说是丰盛至极了,易欢喜可以打包票他的这份早餐可以说是村里乃至整个京城里都算丰盛的了。

    大锅饭其实已经停了挺长一段时间了,现在村集体大锅饭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但是易欢喜的三餐还是在村支部解决的。这是易卫国订下来的。

    易卫国,也就是在易中河去世之后接任的大队书记,之前的易欢喜不懂,但是现在的易欢喜一想就明白了易卫国这番用意的意图所在。

    这让易欢喜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其实在这个时间段,就算是把他的吃喝减掉一半,分给其他村子里过得艰难的人家也是没得说的,并且同样可以过得很好,虽然这是他自己的口粮,但是大环境如此,他又承蒙村里人的照顾,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易欢喜没有碰到这种事,也不知道的村里人的觉悟高还是说是有人把这个提议给挡了回去。其实易欢喜是偏向后者的。

    易欢喜从不低估人类的品德的高尚,但也从忽略人性的丑陋。

    事实也像易欢喜想的那样,确实村里有人提过这点,不过不是分,是借,打欠条的那种,还不少。

    不过都被大队里的人给挡回去了,特别是新的大队书记易卫国在大队集体会上拍桌子说了:“我知道大家这两年过得都难,但是谁家不难,谁家要是真的挺不下去了,和我说,我和大队党委成员商量一下,给大家解决困难。但是谁都别打欢喜那个娃儿家里的主意,老书记为了大家留在村里没进城,下面的抗战那一辈都留在了战场上,这是我们欠欢喜那个娃的,我们不说怎么帮这个娃,我知道大家都难,但是现在谁家不难,但是困难我们得自己扛过去,指望一个小娃的那点口粮,能帮得了几个人。”

    其实这也是领导的智慧,毕竟大队几百户人家,上千号人,易欢喜的口粮是多,但也是有限的,能帮得了一家两家,但是放在整个大队上面,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一个弄不好,反而给大队里添麻烦,毕竟这种事儿,不患均,而患寡。其实这件事儿真论起来,易卫国还是有点担当和威望的,他是不怕,但是易欢喜怕,他怕要是真这样做了,那些没借到粮的人不针对他,反而跑去针对易欢喜这个小孩子,毕竟人都是柿子挑软的捏,到时候把气撒在小孩子的身上。

    这也是让易欢喜继续由村里帮忙照应的原因,要是真的让易欢喜独立生活,那么这些事儿就是个人的私事儿,自己这个大队书记也插不上手,到时候易欢喜一个小孩怎么能应付的了大队里的一些老油条,不管易欢喜怎么做,最后都讨不了好,那还不如干脆让易欢喜继续由村里照看着,这样事情都由村里挡下来,别人的闲话也扯不到易欢喜的头上。

    不然你以为吃绝户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因为易欢喜的条件也确实优越,国家的补贴标准是按照其父亲牺牲之后的待遇来发放的,按照正处级的待遇来发放的,一直到孩子成年。

    等吃完早饭,易欢喜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把餐具洗好放回了原位,其实以前他都是吃完就溜了的,不过现在他毕竟心里年龄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要是再像以前和一个小孩那样没心没肺的是很难了。

    等易欢喜走后没多久,王姨便从家里回了这里,看到已经收拾好的餐具,喃喃自语了一句:“这孩子怎么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说完也没有停留太久,她还要回大队开始工作,虽然自己家里也有自己丈夫的补贴,但是自己家里一大家子人,上有两个老的,下有三个小的,要是不勤快一点,多赚点工分,自己家里就该闹饥荒了。

    易欢喜走在路上,心里盘算着:“自己空间的规划利用的尽快安排上,空间里的种植法则已经固定下来了,田地里的作物的成熟速度有了十倍的加速;林地里的树木的生长速度降了一点,五倍速;畜牧业的养殖虽然没有了成长速率的加持,不过在空间的加持下,也大大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概率。”

    同时空间加工板块还配备了相应的生产机器人,只要易欢喜提供相应的材料的支持,空间里的加工厂就可以快速的转动起来,为易欢喜源源不断的生产生活物资。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易欢喜能够尽快的找到作物的种子填充到空间里。

    想到了这里,易欢喜不禁加快了往村里的水稻育苗点出发了,同时易欢喜心里也一阵庆幸,幸亏自己过来的时间节点是夏天,不然水稻要是想弄到手的话,估计有的麻烦了。

    说起水稻的育苗点,这还得多亏易欢喜这个大队的地理位置好,同时大队里面的人口也多,同时也由于这边附近几个大队里城里的距离也算挺远的,每年要是从城里育苗站育好苗在送过来不仅麻烦,而且稻苗的成活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易欢喜爷爷的组织下,变向上级提出了申请,在易家大队这边弄了一个育苗点,上级育苗站也嫌每年送苗麻烦,便有了这个育苗点的诞生。

    之后这个育苗点也确实为大队和村子创造了不小的收益,这并不是说进行什么买卖。而是那个年代都是实行大锅饭,田地按照面积发放种子,但是到实际生产中,有些时候常常会发现种子不够用的情况,一般补种子就可以了,不过那个时候吃大锅饭,大家也不上心,多点少点无所谓,大家也不想跑那么远,麻烦,所以有的时候会有一部分的生产力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