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炫!我在三国快快乐乐当皇帝!

第0053章 我们是百姓的队伍

    高顺与张辽归顺以后,队伍迅速扩大起来,都两百号人,刘波进行了整编,编制成两个连,任命自己为营长,高顺为一连连长,张辽为二连连长。

    高顺与张辽对连长没有概念,级别有多高,也是一无所知。

    只不过,两个人对这种编制是非常感兴趣,觉得这连长的军衔制度,以及这种军队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待,还有那铁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有激昂的军歌,以及连走路都有严格规定,感觉特别神圣。

    两个将军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当兵不是为自己捞官进爵,而是保家为国,当兵还是无比光荣的。

    首先当兵要热爱祖国,抵抗侵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当兵就要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一颗颗赤子之心,那样国家才不会忘记,人民才不会忘记。

    这种概念与信仰,高顺与张辽从未听说过,也从未感受过,其他的士兵们更无从感受。

    尤其喊皇上不喊皇上,竟然是喊军人职务,喊他为营长,并且不用下跪,只需要敬礼,那种低人一等的封建制度,突然就没有了,让两位将军还有些不适应。

    不过,这种平等真让他们兴奋,也让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君主刮目相看起来,有时候还有些恍惚,觉得这位刘协同志,那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应该是千年以后的产物。

    如此先进的理念,一个九岁小孩怎么可能拥有。

    但又千真万确就在眼前,一个活生生的刘协站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不得不佩服,打心底里佩服。

    当然,过了黄河就是河北地界,高顺与张辽就担心起来。

    “营长,过了黄河就是河北地界,那就是袁绍的地盘,难道你真要投奔袁绍吗?”

    “是啊,营长,袁绍虽是汉朝四世三公之重臣,但袁绍这个人并不比吕布强,他还是个大草包,毫无主见,乱出主意的人。”

    高顺与张辽对袁绍的分析,非常透彻,他们的担忧也是正常的,投奔袁绍那也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不会有好的结局。

    “两位将军,你们跟我想到一块了,袁绍成不了大事,他毫无疑问是个大草包,我也不能投奔他,我刚刚逃离虎口,不会再入狼窝。

    两位将军,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几乎说是微小,没有力量,我是这么打算的,我去投奔我叔,跟他一起建立一个根据地,再去点燃这星星之火,为匡扶大汉的伟大战略转移,开辟一个新的道路。

    因此,我们要对付的敌人很强大,我们匡扶汉室的道路还很长。

    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革命终将会成功的。

    同时,我为什么去河北,一是我有个叔在河北,他的为人我非常清楚,绝对是值得依靠的一个人。

    二是,袁绍这个人自大,他对于年幼的汉献帝,根本就没拿正眼瞧,没把他当一回事,一个九岁小儿,有何可惧。

    他现在要忙的反而是要纠集十八路诸侯讨伐吕布呢,一场对付吕布的大战,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

    所以啊,我现在去河北,那是非常安全的,没有一点危险可言。”

    刘波对高顺与张辽解释道,两个人听着也是频频点头,觉得刘波分析得有道理,像袁绍这种人自命天高,还真就瞧不刘协这小孩能有多大的本领,还能翻起浪花来不成。

    不过,两人对刘波要投奔的这位叔叔是谁,可不可靠,依然是没有底,刘波不说出来,他们也不好多问,只能看一步走一步。

    现在队伍壮大了,原先的木排也就不够用,不过刘波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采用舟桥的办法,找出水性好的士兵,将这十个木排搭起移动的浮桥,让队伍从浮桥上通过。

    这个移动浮桥一搭,高顺与张辽又是佩服得不行,换成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种办法来,而刘波真是聪明绝顶了。当然,这位刘波头顶上头发还茂盛得很,没有一点绝顶的意思。

    大家过了黄河,就到了河北地界,高顺与张辽望着河对岸,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平静,那士兵们也是如此,这又是一次背井离乡,依依不舍之情,那是油然而生。

    “两位将军,同志们,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我从小就生活在河对岸,我也算是背井离乡了,心里很是不痛快。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一定会回来,用不了多久的时间,我就会回来,回来收复我的家乡,再建设我美丽的家乡,我要振兴大汉。”

    “祁连山下油菜花飘香,这神奇的地方,是我的家乡。

    洪水河水滋润万顷良田,幸福的太阳,照耀着村庄。

    扁都口美丽的神话,拨动牧人的心弦。雪花涌动的海潮,舞动着千年的梦想。我爱你,我的家乡。

    美轮美奂尽收你的眼底,这是迷人的天堂。

    戈壁沙滩瓜果飘香,这醉人的地方,是我的家乡。

    星罗棋布拔地而起新家园,塞上好风光,美景似画廊。

    最美民乐富裕的地方,这里放飞希望。

    雪花涌动的海潮,舞动着驰骋的梦想。

    我爱你,我的家乡。

    万千气象在这里荡漾,这是醉人的天堂。”

    刘波还唱了起来,唱起了一首“我的家乡”的歌,唱得非常动情,意境非常优美,让大家更加动容,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歌声飞扬在黄河上空,向远处飘荡而去。

    离开黄河之前,刘波又强调了一下军队纪律,也简单地训练了一下队伍,刘波觉得这是最为必要的,大汉铁军纪律不能丢,纪律一丢信仰一丢,那还跟以前的军队没什么两样。

    高顺与张辽非常配合,他们训练起自己的兵来,那是更加的卖力,那是亲力亲为,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再严格要求自己的士兵,这无疑是一个好将军。

    刘波看到眼前的两人,打心里是高兴的,老天爷也真有眼,眷顾他刘波,给他送来两个良将,那何愁匡扶大汉的事业不成。

    高顺与张辽最为佩服刘波一点的,就是对百姓秋毫不犯,队伍经过的村庄,哪怕是饿死渴死,都不侵犯百姓的利益,不找百姓要一针一线,要一口吃的要一口喝的,这无疑就是铁的纪律。

    不管是士兵,还是领导,整体都一个样,这支铁的队伍不打胜仗都不行。

    “营长,我真佩服你,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么坚强的毅力,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比的,我高顺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跟随在你左右。”

    “是的,营长,我谁都不服,我就服你了,你都渴成这样,饿成这样,百姓们把水送来,把吃的送到你面前,你都不接受,这也太厉害了。”

    “营长,还有百姓们这么爱戴我们,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啊,以前我们只要经过村庄,或者是市镇上面,那百姓们就是唯恐躲之不及呢,见到我们就像是见到瘟神一般。”

    “是的啊,百姓们跟我们就是两个矛盾体,他们怕我们,我们也瞧不起他们。”

    高顺与张辽,还有他们的士兵都无不佩服刘波这铁打的意志,还有爱民如子的纪律与胸怀。

    “同志们,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吃必须吃,但是不能打扰百姓,我们要通过正常买卖,或者其他办法来获得食物,不能是巧取豪夺。

    同志们,不管任何时候,我们坚持一定原则,我们是百姓的队伍,百姓是我们的家人,那我们这支队伍肯定会长胜不衰的。”

    刘波高举右手,意志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