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韶

178 风起(1)

    晚膳过后,崔夫人把崔元庭单独留了下来。

    “绾儿对你的心意,你应该看得很清楚的,娘的心思你也知道,如今你又长了一岁,是该定下的时候了。”

    崔元庭垂下视线:“阿娘,我心另有所属,您是知道的。”

    崔夫人抬眸,深深打量着自己的这个儿子。

    这个孩子自幼出色,也很懂事,几乎不费她什么力气,也很少违逆自己,可偏偏却在这件大事上……

    片刻后,崔夫人叹了口气:“你还是中意那个徐灵府?”

    见他默认,崔夫人只好道:“这个人,娘也算是知道了。她跟着你这些时日,也算是助益颇多。不说别的,单论上一次的乱军之围,若是没有她帮着出谋划策,安顿内外,楚邑县的损失未必能控制得这么小。”

    “说来,娘也是感激她的。若是真让乱军进来了,这阖城老幼还有我这把骨头,可就不好说了。”

    崔夫人心里明白,若当日守不住楚邑平安,即使崔元庭人不在楚邑,事后朝廷难免不会追责于他。在这件事上,她得承认灵府的作用。

    崔元庭只默默听着母亲说,并不多话。

    见他一副打定主意的模样,崔夫人蹙着眉头,掂量了半晌,终于道:“罢了,你既然中意于她,娘也不愿违了你的心意。”

    崔元庭这才抬眸看向母亲,眼中露出希冀之色。

    崔夫人见他终于肯与自己对视,不仅好气又无奈。

    “你可以要她,但我有一个条件——”

    “你必须先娶绾倩,且保证永远善待绾倩,将她视为你唯一的正妻。”

    崔元庭听了这话,失望又好笑地叹了口气。

    崔夫人不悦道:“你又叹什么气?我已经让步了,你还不满意?难道还想让徐家女凌驾在绾倩头上?”

    崔夫人眉头皱得老高:“虽然她现在有了朝廷的御封,可无论怎样亲疏有别,她决不能盖过绾倩去!”

    “阿娘!”

    “您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也把灵府看得太轻了。”崔元庭一字一句地沉声道,“您以为灵府她很上赶着想嫁我吗?你以为儿子还能和她谈条件?”

    “不,阿娘,您全然想错了。”

    “我和她之间,是我在努力争取她的选择,老实跟您说,我把全部心意掏出来诚心求娶,她都未必肯理我,就更别说您想的那些条件了。”

    听儿子这么说,崔夫人更加不悦:“什么?这女子竟如此拿乔?”

    崔元庭无奈地摇了摇头:“阿娘,您实在不了解我们。”

    “罢了,我也不愿惹娘不开心。儿子早就和您说的明白,我心里只有灵府,此生若娶妻,也只娶她一人,断不会因任何事委屈了她。阿娘,这件事我心意已决,不必再劝。”

    顿了顿,崔元庭又道:“您也不要拖上绾倩,徒让她空耗年华,这世上好男儿多得是,表妹如此卓越,定有属于她的良缘。”

    说罢,崔元庭恭敬一礼,转身大步而去。

    ……

    进入冬月,楚邑县下了两场大雪。

    随着雪花到来的,还有越来越多来自朝廷和河南府的文书。

    崔元庭的眉头也随着这些文书越发拢在一处。

    终于,在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崔元庭把县衙各房属官佐吏召集过来。

    “今日把大家召来的原因,也许有的人知道,有的人自己猜到了。”崔元庭上来就很凝重。

    “本月乙巳日,魏博节度使田昇不奉皇上诏令,派将攻取洺州、卫州,后又引诱卫州刺史造反。”

    “卫州刺史薛雄不从,田晟便派强盗将他和家属杀光,如今已占据相州、卫州等四州。”

    “不仅如此,田昇还逼迫朝廷派去魏州的监军与他一起巡视新占领的四州,其叛逆之心、狂妄之态令人发指!他的这番举动更引得淄青和成德两镇骚动不已,眼看河北大乱将起,圣上也已下令,命河东、永平、河阳、汴宋各道调动军队做好防备。”

    他肃然地看了在座诸人:“我们这里距离河北并不算远,我估计这一次战火恐难避免。日前我已收到节度使之命,巡守汴宋一带。”

    “咱们楚邑这一年好容易缓了一点元气,我是真不忍见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础就此散去。可是兵祸无情,李县尉——”

    “属下在。”李县尉拱手应道。

    “在县衙外发布告示,告诉百姓,不日楚邑恐受战火波及,未免伤及无辜,请各位乡亲父老暂且向南边躲避,等到一切平息再回来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神色都变了。

    遣散治下百姓是何等大事!

    这意味着崔元庭对将来的这场战乱并不乐观。

    李邺神色肃了肃:“是。”

    布置好诸人的任务,崔元庭将他们遣散,见灵府仍留在原地,他来到她身边。

    “情势不太乐观,纵然河北之乱必将平定,然我汴宋一带地理位置特殊,将是首当其冲的区域。我派几个人保护你们,你,带着徐夫人也去南边避一避吧。”

    灵府也凝重地望着他:“那你呢?”

    崔元庭对她笑了笑:“我当然是留下坐镇,收拾局面了。”

    看着女孩一瞬不瞬地望着自己,他温柔地揉了揉她的头:“放心,这一次我有兵。”

    灵府看着面前男人越发从容不迫的气度,心下一阵悸动。

    她知他文韬武略,胸怀大计,可毕竟刀兵无情,战场凶险,她只觉得心里像漏了底,很虚很难受。

    良久,她才道:“好……”

    ……

    内衙中,听到崔元庭安排人手护送自己和绾倩回衢州,崔夫人很是不愿。

    “我不走!田昇算什么东西,他还能打到这里来?”崔夫人瞥了一眼崔元庭,“该不是你嫌我唠叨你的亲事,找个机会想撵我们娘儿走吧?”

    “娘,您这么说可把儿子置于何地?”崔元庭沉声道,“阿娘可知,田昇是怎么对付不从之人的?”

    “卫州刺史薛雄因不从他的招引,被他杀光全家,磁州将领稍有犹豫,被他拿下后,其部下均被割耳划面,砍手跺脚。我让母亲和绾倩走,就是不想留下任何软肋让他威胁!”

    听了这话,崔夫人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她张了张嘴:“你把我们送走,又遣散百姓,难道是要拼死一战?”

    崔元庭认真地看着母亲:“这是儿的职责所在。”

    “你……”

    崔夫人还欲说些什么,崔元庭打断了母亲的话:“母亲,睢博之乱,我被你与父亲留在了后方,是我心头难解之憾。这一次,身为朝廷命官,讨逆平乱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母亲您是懂得的。”

    眼圈涌上湿意,崔夫人终于颤颤地点点头。

    “阿娘知道了,我儿放心,我们会安全回到老家,你……尽管放心,我和绾儿……等你凯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