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声声慢

4 声声慢

    次日,唐霖铃起了个大早,只粗粗捧水洗了把脸,简单挽了个头发,套了件寻常衣裳,就拿着昨儿母妃送来的地契,拉着春花夏荷出了门。

    夏荷这丫头是四个大丫鬟里最机灵的,唐霖铃观察了她几日,天家赏赐,府内开支,流水账本,她总能打理得紧紧有条,是以,今日这实地考察,市场调研,带着夏荷是最稳妥不过。

    唐霖铃第一站便是去平南王和王妃给她的那栋三层“小楼”。

    “乖乖,这叫小楼?”唐霖铃拿着手中薄薄的一纸地契,咽了咽口水

    三层阁楼临江而建,门前翠柳系花骢,雕檐映日,画栋飞云,而且这也并非孤楼,主楼两侧还有南阁与北阁,三座楼阁亭榭连绵相接,飞檐画角,好不壮观。

    拾级而上,主楼风景最盛,背靠护城凝落江,白日依楼而立,能品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壮阔,夜间画舫游船顺江而下,船上歌舞升平,莺莺燕燕,好一番醉梦之色,楼前竹影阑珊,绕过曲径通幽的一小片竹林,便又是一番天地人间,木质阁楼于眼前尽显,寻此楼者,仿若在历经弯弯绕绕之后,终见一处浩阔天地。

    北楼与各处酒肆相连,最是热闹嘈杂,推开北楼们,就能听到不远处街坊的叫卖声,细听,有卖桥头糕的,有卖青团的,有卖驴打滚的,还有的……在喊什么“陈年老酒,飘香十里”的。

    南楼相对幽静,是个忙里偷闲,闹中取静的好去处。碧阑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光与影交相印错,别有一番情趣。

    唐霖铃心中大致有了些盘算。

    “哎,霖铃!你在啊,过来过来,母妃给你寻了些伙计来。”

    刚下楼,唐霖铃就听得平南王妃的声音,她对女儿的事情甚是上心,昨儿个刚提,今早就将事情办了妥当。这不,还亲自将人送了过来。

    “你瞧瞧。”说着,她将手中的一沓契约书递到唐霖铃手上:“母妃都给你筛选过了,这些个伙计都是本地人,招呼客人上菜用的都选了些机灵嘴甜,做事利索的,基本呀都是咱们平南王府的家生子,父母都在给王府做事,卖身契呢也都在我手上,绝对忠诚;后厨忙活的,母妃托人给你寻了五位擅长各色菜系的大厨,不仅会做酒菜,酒水果子也不赖,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但你也知道,这些个老油条自视甚高得很,如何统筹安排,你得多操心;还有打杂的,也都是家世清白的,你放一百个心,他们的家底啊,父王母妃都给你摸得清清楚楚。一并三十人,我同你父王商量了,在你的酒楼还未有流水进账之前,这些人的俸银先从咱们平南王府出。”

    “母妃~”唐霖铃依上母亲的肩头:“这世上对女儿最好的就是您和父王了。您把人都给我选好了,工钱怎好再让咱们平南王府出,女儿不缺钱,并上昨儿个老祖宗和娘娘们赏的,我又从自己的金库里添置了些,如今共凑了300金,足够前期所有的开销了,我问过林总管和张嬷嬷,他们打听过了,这个本金绰绰有余。”

    “唉,也行,但你记住了,娘家永远都是你的后盾,你不仅是瑾瑜那小子的镇北王妃,也是咱们平南王府的郡主,有什么事就和父王母妃说,我们一定替你摆平。”

    “母妃,你们真好。”唐霖铃这才从娘亲肩头起来,正了神色,对站在堂下的众人开口道:“酒楼筹备开张需要时间,这三日,不用你们上工,只做一件事,西街,东街,北街,这街上所有的酒楼,茶馆,果子铺子,凡能入口的店家,你们一家一家去尝,去试,去看,去学,所有的消费有我来承担,先给你们一人发十两银子,届时你们将每日开销仔细记好,向店家索要小票,三日后过来,凭小票来我这里结算,多退少补,但你们需同时递交一份学习反馈,从我们的对手处学到什么,察觉到哪些不足,不会写字的就口述给我听。还有,别太刻意,叫别人看出来,你们只管当寻常顾客过去吃饭就行。”

    下头众人脸露惊讶之色,但都知晓坐在上头的两位是何等的身份,不敢妄言,诺诺称是。

    “你们不要嫌麻烦,一切都是为了咱们这酒楼能更好地经营,生意好,你们自然能拿到奖金,生意不好,我是无所谓,但各位的工钱可就得减了,行了,你们到春花那儿依次去登记领钱吧,现在就可以开始这项工作了。”

    “霖铃,你长大了。”唐霖铃一转头,就瞧见娘亲一脸欣慰的神情。

    “自己的生意,可不得上点心嘛,等生意做大了,也给父王和母妃分点提成。”

    “你呀,现在就说大话,不过母妃相信我的女儿绝对有这个能力,那父王和母妃便等你的好消息,行了,时辰也不早了,今儿个建宁要来府上,我还得回去筹备,你忙你的,母妃得空再来看你。”

    “等等,母妃,建宁长公主要来平南王府?”

    “是啊,怎么了?”

    “我毕竟是晚辈,自个儿开口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母妃您帮我问问,长公主府上有位叫明爱国的书法大师,女儿常听外人夸他的字下笔如有神助,我这酒楼不还缺块牌匾嘛……”

    “你呀,这算盘打的,行,母妃帮你问,你可想好,牌匾写什么了?”

    “声声慢!这回可不是冷冷清清了,词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袅娜,不欲辄尽。这地方也算闹中取静,繁忙生活中自有舒缓节奏,我希望来这儿的人,莫辜负了好山好水好茶汤,能闲下来食四方之食,品一碗人间烟火。”

    “好一个声声慢,母妃知晓了,放心,交给我吧,定让明大书法家给你题一曲声声慢。”

    送走母亲,便是夏荷回来开始理四方打探而来的讯息:西街多为酒楼,但因景致最为出众,适合赋诗作曲,常有文人墨客想要过来寻一处清幽茶馆,品茗展文采,不是没有人打过在这里开一处茶馆的心思,但就如现在的行业垄断,这西街的酒家可不准旁人抢了自家的生意,于是联起手来抵制了那些想开茶馆的小老板。至于那点心果子,多为街边小摊的家庭作坊,质量口感层次不齐,口碑好些的,也因天气阴晴不定而不能日日出摊。东街倒是有专门的果子铺子,但是要价偏高,西街与东街相隔较远,西街的食客也不兴再费那脚程往东街去一趟。再说这儿的酒楼,大多装潢得富丽堂皇,食单上也都是些硬菜大菜,只因西街临近各家名门府邸,不能丢了富贵人家的脸面。只瞧那门面,便可知里头的酒肉兴欢,但长此以往,大鱼大肉吃多了,也是油腻。

    再者,西街坐落于京都中轴线之上,凡赶考应试者,离京入京官职调动者,或是来往各家府上的门客说客,都得经西街而过,可此处酒楼只提供吃食,不提供住宿,所以他们只能再往郊区走,寻那些破落寒碜的驿站客栈住下。可凡此来往者,除了进京赶考的书生外,都是有些银子身家的人,住小客栈自是有诸多不满,不乏找店家寻衅滋事者,于己于店家都不方便。

    “有了这沓资料和数据,我这酒楼的雏形也基本有了。主楼接食客,一层茶水,二层点心,三层酒肉。三层酒肉不用寻常法子煮,清蒸慢炖水煮,保持口感的同时怎么去腥腻怎么来。一层茶室与大厅,西侧正巧四座雅间,那就各名为梅兰竹菊,大厅以屏风相隔成六座茶室,屏风就去做桃木的,上头用丝绢各自绣上松柏梅兰竹菊桃与杏,共八面。”

    “夏荷,你叫人去烧制白瓷茶具来,上头绘制梅兰竹菊松这五类花色,每类花色先烧制两套,我上回从公主府回来,看到南街有青瓷茶具卖,你再去买五套青瓷茶具来。靠江这一面不做遮挡,摆上一个乌木雕花几,到时候请两位会煮茶的师傅来,就在此处做。”

    “至于二楼……夏荷你别急,先记下我的大致想法,细节我们还得核对的。二楼做果子,南面单僻一处厨房来,一层靠北楼的那间大厨房先不用,我自有打算。二楼的碗碟餐具咱们都有水釉制的为主,你各式颜色都采买一些回来搭配各色果子点心,什么郎红,柠檬黄釉,霁蓝釉,焦黄,桃红堆白,青金石釉等等,各买几套,你拉上冬梅一起,她对颜色挺有些见解。这层不设雅间,也是用屏风隔,只是换成黄花梨木的屏风,绢上的绣样改成花鸟鱼木。二层的屏风先去买上十二个。我去想法子弄些名家的工笔山水过来挂着,一定要有花卉盆栽点缀,到时候我们一起去东街的花鸟市场看看。

    “再说三楼,临江一侧雅间共七座,得取几个有文化的名字,分别叫知隐,松青,思浅,晚吟,归穆,岁幽和举安。观景平台去拉一个遮雨的棚子来,再设些精贵摆件,做我们的贵宾室,每日只接待一桌客人,三层剩下的地方便设一舞台,周遭以轻绢相掩,咱去那红芳楼轮番请几个只卖艺的姑娘来,在正中央弹弹古琴或琵琶。三楼的餐具只用青花釉或青花瓷,我们提供的吃食素雅却又能登得上台面,偶尔来那么一两道重油重味的冲冲味儿。”

    等唐霖铃,一番叨叨完,拿起身边的酸梅汤爽口的时候,夏荷这才停下笔开口:“主儿,您这也太强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这开店的打算由来已久呢。”

    “总得先把大框架搭出来,才能往里头加细节,定战略,唉,任重而道远呐。”

    “那主子,北楼和南楼您要用来做什么?”

    “嘿嘿,做大事,方才母妃走了,你还没回来之前我画了两张大致的设计示意图,你明日送去平南王府上交给母妃,请她寻工匠帮忙打造打造,我们先开主楼,这两栋楼重新改结构得花些时日,不急。”

    唐霖铃又细细交代了些事宜,还拉着春花与夏荷亲自去南街置办了屏风碗筷,去东街家具厂挑了各式桌椅,付了些钱,叫店家直接送酒楼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