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义行录

第十八章:完颜亶

    “哎!也不知这大宋,何时能恢复昔日景象!”众桌中,一个汉子起身叹道:“自仁宗以后,这赵家皇帝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若是大宋毁在赵家手里,倒也情有可原!只是,若完在北方蛮夷之手,实乃对不起华夏祖先!我们千百年方才扎根在这片土地,却要眼看落入外人之手!”说着,这人往二楼客房走去,一边走一边吟唱道:“假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看也不必如此悲哀,如今新皇赵构登基,所做之事颇有明君之道,如此看来,大宋倒是有复兴之望。”一个老者和同桌几个汉子也起了身,说道:“如今新帝部署得当,韩世忠、李纲坐镇前线,宗泽也于东京运筹帷幄,我看来,金兵败走当是指日可待。”

    “是啊!幸好我大宋还有不少名将猛将,才让我们免遭亡国之祸。”

    “哎!只不过大宋久历昏君,怕只怕积重难返!如今金兵退到黄河以北,我们虽能依仗黄河天险,不过那幽云十六州,也不知何时能夺回来了!”

    “哎!刘兄,如今众江湖好汉驰援而来,皇帝也有志气,李纲、韩世忠都是上等将领,我们军民一心,何愁赶不走金狗!”

    “哎,早些歇息吧!”

    说话间,饭堂里已然有三四桌已经空了,他们都是住店的客人,吃完了饭,也便回房歇息去了。

    这时,三个汉子表情严肃,手持短枪走了进来,在小二刚收拾好的一桌坐下。

    这三人个子不高,身形圆胖,长相是一模一样。点了酒菜,一人叹气道:“狗日的,想不到李天罡那班人,轻功如此了得,我们寻访蹲守数日,好不容易见得几个形迹,竟呲溜就不见了!”

    又一个说道:“哎,我看他们啊,也定是和我们一样,窝在哪家客栈里了,这伙人也真是鬼精,平常都是分散而处,只有作案之时方才集结,真是好比滴水入海,难寻踪迹啊!”

    饭堂里的人又走了三四桌,或是回房,或是出了店,到附近的客栈里歇息。

    “莫非你们就是传说中的洛东三怪!”一个席中的瘦弱中年,长着几撇小胡子,从自己桌上起身,走到这三个矮胖汉子面前。作揖问道。

    “正是!不知阁下……?”三人异口同声。

    这人说道:“在下苻志远,想不到有生之年能见到传闻中,千里袭夏营的洛东三怪,真是幸会幸会!”

    “哈!原来是一剑破夏营的山西怪剑苻大侠!”三人听得苻志远名号,顿时面露敬畏,起身回礼:“能在这应天府见得大侠,真是三生有幸啊!”

    几个乞丐一听那四人名号,顿时起身,一脸惊异道:“哎呀,江湖上已经久未露面的四位大侠在此!我们丐帮河洛分坛弟子今日见到,真是大开眼界!”

    “我是河洛分坛三袋弟子徐啸天!”

    “我是河洛三袋弟子林若风!”

    “我是河洛三袋弟子柳如风!”

    “哎!区区小人物,何须这天下第一大帮的丐帮挂齿,苻某人惭愧惭愧!”

    洛东三怪异口同声:“就是,丐帮当中真乃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此次金兵南下。若不是丐帮联合韩将军和李宰府奋勇杀敌,这金人,怕是早已经南下到江淮了!”

    “哎!我们丐帮身为第一大帮,国家有难,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构见得旷艳红美貌,不由多看了几眼。但他对饭堂之中的众人也十分好奇,他鲜少出现于市井,对于江湖事,是从来不知的,自然也充满了好奇。

    但他对丐帮还是有些了解的,前线李纲手下本来人手短缺,若不是丐帮众坛弟子近两千里奔东京投军,东京怕是还在金人手里。

    见得丐帮中人,衣衫褴褛脏兮兮的,赵构很是自豪,心想:我大宋如此低贫之辈都为国家誓死拼杀,大宋复兴何愁无望!

    但念头一转,他心里又颇为不爽:“我大宋难道要靠大宋的乞丐来苟延残喘?”

    猛然,饭堂中一个角落里发出一阵轻蔑的笑声来。

    “哈哈哈!想不到这宋国如此狼狈,得靠一群乞丐来救国,真是可笑可笑。”

    众人一闻,甚是气愤,朝那角落看去,只见一桌坐着三个人,两个长相怪异的汉子和一个翩翩少年。

    这少年生的唇红齿白,面容俊秀,一双眼睛清澈如泉,一股儒雅之气扑面而来。

    苻志远看向那少年,冷哼一声。道:“看你一身汉人打扮,颇有书生意气,怎么说出如此无耻的话语来?”

    赵构也不由拍桌而起,又被张浚拉着坐下。

    一个乞丐愤愤道:“身为宋人,说出如此粗鄙之语。真是枉读圣贤书!”

    这少年哼哼一笑,说道:“我可没说我是汉人!”

    饭堂众人一听这人是异族,不由纷纷立起,道:“你是何人?”

    少年笑道:“我乃金人!”地处宋境,明知宋人对金人恨之入骨,这少年竟然毫无惧色。他轻蔑地看着众人。说道:“我乃金国小王爷,当今金国圣上的同胞弟弟完颜丹!”

    “完颜”二字一出,顿时,饭堂里的人刀剑尽出,顿时将那三人团团围住。

    少年身后跟随的两个大汉,一人琼面黑唇,好似地狱里的煞星,另一人,脸面只有一半,一只眼睛、半只鼻子、半对嘴唇,好似另一半的皮肤全被剥下,只留下黑色的疤。

    见众人围了上来,这二人起身,拦在了少年身前。

    “哼,大胆金人,我等恨不得生啖你肉,你竟然还敢来我大宋土地!”楼上本已经入房歇息的住客听得客栈里来了金国人。愤愤拿着刀剑愤愤出了门。

    “哼,怎么,你们宋人就是如此待客?”这少年轻蔑一笑,说道:“国之战,与民无由。两个国家间的战争,怎么可以延伸到百姓身上?我虽是金国皇族,之于金国皇帝,也不过是普通百姓而已。你们汉人有个圣人,叫什么孔子的,就教你们仁义道德四个字,如果你们仗着人多势众来欺负一个外国百姓叫做君子之道仁义道德,”

    说到此处。他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你们宋国人总说我们是金狗,我记得,百年前,你们花金银在辽国手里买了个儿子的名声,前些年,耶律延禧那小子又认了我金国皇帝为义父,如此一来,你们大宋,跟我大金,那可是孙子和爷爷的辈分!你们所说的孔孟圣贤。常说尊老爱幼礼义廉耻。怎么,就这样对爷爷?“

    “你……“一人怒不可遏,骂道:“你个金狗好大……”

    “咦,怎么,我说的不是事实吗?如果你们杀过来,那你们可就是大逆不道!你们不会这么承认的吧?”

    这时候,有个壮汉冲出来,一把抽出腰间佩剑,就要朝那少年刺去。一个乞丐顿时拉住,这少年确是说的事实,昔日辽宋议和,约定大宋称辽为父国,每年献金银财帛数十万求和。后来金人侵辽,耶律延禧为求和,向金国称子臣。

    这少年说得极为轻蔑,可这些江湖汉子竟丝毫拿不出据理力争的话来,手中的长剑紧握,有杀人之心,可真若杀了,那又正如这少年所说,枉言仁义道德了。

    何况这些人中,读书人少之又少,哪怕要据理力争,怕是难如登天。

    赵构早已怒不可遏,但张浚拉住他,说道:“如今金人在黄河沿岸,大宋虽有部署,但若杀了一个金人,那金国必然借此大举进攻。到时候……”

    赵构咬牙切齿,但张浚所说并不无道理,他虽做了大量部署,暂时震慑住了金人,但他也明白,金人大部队并没有全部出动,因为真正攻破东京的三十万主力金兵押着两位皇帝去了上京,如今在南线的金兵只不过是偏师,这才让东京安然无恙。

    如果真的让那三十万金兵也一起攻来,怕是会给大宋带来灭顶之灾!

    想及此处,赵构只得忍了下去,但这些江湖汉子可不会想到这一点。

    他们只觉得宋兵已然震慑住了金兵,证明金兵实力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强大。他们并不知道,金人之所以停步不前,除了是因为主力押送两位皇帝回上京,还因为他们的皇帝失踪了。

    这些江湖汉子更不知道,这个少年就是金国皇帝。

    他叫完颜亶,他自小的向往就是成为汉人当中如秦始皇帝那般的人物。

    完颜亶自小文武双修,登基之后,就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先同宋国结盟灭了辽国,把辽人赶回了漠北老家,后来打宋国,还没动兵,徽宗钦宗就谄媚求和。这让他更是自信了,怀着耍一耍两个皇帝的心思,一面假装接受和议,一面则调兵遣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故事是他从《史记》中学来的,宋人不理唇亡齿寒之理配合灭辽让他看清了宋帝都是懦弱无能之辈。

    于是更大胆的“明度陈仓”,他光明正大地调兵压到宋境,只说是刚统治辽境,辽人太多反抗了,所以派兵镇压。

    不少大臣上奏提醒钦宗,说金兵大有南来之事,但钦宗却相信金人的话浑然不理。

    如此,不出三月,完颜亶就轻松指挥军队打进了东京城。

    他本来想一举南下,宋兵的战斗力实在太弱。但出乎意料的是,宋国的百姓远远比宋国的军队难对付得多。

    完颜亶从来认为强者为王,但金兵一到宋境,就总遭到汉人百姓的拼命抵抗,更让他震惊的是,大多数时候,这些汉人百姓,都不顾生命与金兵玉石俱焚,他对此颇为不解,于是决定来宋地亲自体验一下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