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策

第三十一章 交易

    王权策让虞舜华等一众人马休整一会就立刻奔赴西夏境内。

    让王权策没有想到的是西夏虽然没有像大康,梁,晋三国这样拥有繁华的城市,但却有着良好的畜牧和粮食的生产,这也是为什么西夏的战马远比中原的三国的战马高大健硕。

    若是再让西夏拥有中原的人口发展,不用百年时间只需短短十几年就可以远超过大康三国任何一个国家。

    有粮有战马还有牛羊群,王权策不敢想象若让西夏安稳安展十几二十年将来他能否战胜的了西夏。

    连虞舜华等人都觉得西夏简直就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王权策的心中已经暗暗决定若他此次入京推翻肖靖帝位能成,他必先挥师灭了西夏,将西夏纳入版图,这样大康的生产才能赶超梁晋。

    经过影卫的打探,拓跋仁孝盘踞在平凉,所以王权策直奔平凉而去。

    ......

    深夜拓跋仁孝正在帐营中休息,突然一阵风从他身后吹过,虽然此时的冬季已经接近尾声,但天气还是干旱,夜不可能里刮风,更何况拓跋仁孝的营帐紧密的结实,怎么可能会有风刮进来。

    拓跋仁孝察觉到有问题,正准备起身查看却被一柄软剑架在脖子上。

    “谁?深夜闯入我的营帐所为何事?”

    虽说剑架在脖子上,但拓跋仁孝还是镇定的问道来人。

    对于拓跋仁孝的行为王权策很是意外,没想到这位西夏的二皇子,面对很有可能会被杀的情况下却依旧能镇定自若让王权策感觉此人不简单。

    “你是不是与王君朝达成了某些交易?”

    拓跋仁孝先是一愣,随后笑道:“原来大名鼎鼎王君朝的后人喜欢趁夜摸进人家营帐中威胁他人的行为。”

    “我可没空跟你开玩笑,你只需回答我的问题,否则我的剑可不长眼要了你的命我可不负责。”

    “哈哈,我死了你还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吗?所以想要我回答你的问题,就先把剑收起来,这有求人的态度。”

    拓跋仁孝再一次将王权策的恐吓给化解;见威胁不了他,王权策只好将软剑收回腰间。

    拓跋仁孝见王权策将见收起一个转身脱离王权策的危险范围之内。

    “秦王若是想来见我大可从大营大门进来,何必做这种有失身份的行为。”

    拓跋仁孝两手插在袄袖中一屁股坐在火炉边。

    “在你洋攻撤退的前一晚是不是见过我父亲,并且你们之间达成了某种交易?”王权策再次问道,而这一次的语气显然是不耐烦。

    拓跋仁孝察觉到了王权策的语言中夹杂着不耐烦的语气,于是他装出一副思考的样子。

    “啧,那天好像是有一位与秦王相貌相似的人从正门营口来见我,并且与我达成了一项交易。”

    总感觉这拓跋仁孝有些记仇啊!不过王权策并没有去在意,他此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他父亲与拓跋仁孝之间的交易。

    “交易是什么?”

    拓跋仁孝摇摇头并没有说话,这让王权策眉头一皱。

    “你摇头是什么意思?不能说吗?”

    “就是你想的意思?”拓跋仁孝回答道。

    王权策面色凝重,父亲他们之间究竟达成了什么交易?连他都不能告诉。

    “你父亲说了,若是你来找我询问他的去向以及我们之间的交易一律不可以说,我答应了他那自然不能有失承诺。”

    “若是你来找我交易的话,我或许可以考虑也与你做交易。”

    “哦,什么交易说说看,本王倒要看看我与你有什么可交易的?”

    拓跋仁孝笑着说:“我们的交易可多了,比如粮食,比如牛羊,再比如说战马。”尤其是最后拓跋仁孝一字一顿的说道。

    “嗯?”

    王权策看向一直在笑的拓跋仁孝,仿佛眼前这人能看出他的所想。

    王权策确实想过从西夏购买一批战马配置给虞舜华拉练起来的军队,这样他的虎啸骑的战力可以大大提升。

    “如何交易?以物换物还是想要钱财?”

    “秦王果然是爽快人,一匹战马换十把兵器如何?”拓跋仁孝开口说道。

    只见王权策摇摇头伸出五根手指,拓跋仁孝眉头一皱。

    “好,五把就五把,我全要单刀,秦王什么时候交货,我就什么时候将战马送上。”

    拓跋仁孝大腿一拍的说道,他本想多要可是眼前的王权策完全不可能如他所愿。

    西夏的一匹战马在大康完全可以卖到三十五两以上,而一把战刀最多五两银子,拓跋仁孝明显是血亏,可是西夏不产铁矿,西夏想要打造兵器,那就必须向中原购买铁矿,但从购来的铁矿打造成兵器就远远不只五两。

    王权策能用五把兵器换他一匹西夏战马正好满足双方所需交易达成。

    王权策向拓跋仁孝购买了一万五千匹战马,而王权策要用七万五千把兵器与之交换,交换日期是在十日后的陇县西夏与大康的边界。

    回到长安城的王权策向外传信一封,他准备行动了。

    .......

    “放开我,放开我,你们这是干嘛?”一声老汉年迈的声音不停的叫喊着。

    “不会意思我们只听燕王的命令,所以只能委屈许老将军暂时先老老老实实的待在院里吧。”

    肥石一把将押着许世雄送进一座老宅中囚禁了起来。

    “你们这是造反,造反啊,群王揭起大康要亡了,要亡了。”

    许世雄越说越难过,他是四朝老将,经历过大康的兴,没想到现在要经历大康的哀。

    大康就如他的孩儿,他怎么忍心孩子就这么死了呢?

    可是他现在又能做什么呢?老了,不再是曾经那个可拼命的时候了。

    许世雄沧桑的一步一跌的靠坐在阶梯一下,老泪经不住的往下流。

    他对不住先帝啊,他无能为力守护即将破裂的大康国,还不如一死了之。

    “许老又何必伤心呢?大康不是没亡,只不过只当今圣上昏庸暴戾,我们在挽救大康,我们择明君登基是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的百姓,许老又何必感叹大康要亡已呢?”

    “老将忠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

    肥石的话从门外传入许世雄的耳边,许世雄愣了许久才堪堪回顾神。

    “你们择的是那位明君,汉王还是吴王?”许世雄大声问道。

    “都不是,汉王虽然刚武勇猛但却不懂治国之道,我们本想请燕王做这明君,可是王爷不愿让我们帮助秦王孙推翻暴君。”

    “秦王孙?”许世雄想了一会才想起王权策,可是在他的印象中王权策没有展现出明君的作派。

    “我们也不知秦王孙是否做得了明君,可是王爷既然觉得他能做,那我们自然相信王爷。”

    燕王许世雄还是认可的,在大康就一直传着燕王仁爱百姓,以燕王的眼光定是看出了秦王孙之能。

    “许老将军,现在可以安稳的待在院中不寻死活了吧”肥石说完便离开了。

    “不死了,不死了。”

    “唉!”

    老将迟暮战沙场!

    岁月侵袭惹人殇!

    一生中马无人挡!

    迟来禁咒梦一场!

    院里朗朗唱出一句句催人悲老,沧海桑田的戏声来。

    一代英雄就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