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策

第三十六章 看谁沉得住气

    “王翦是个厉害角色,四朝元老历经近百年的战事,军事才能卓越,会是我们的大敌!”

    王权策开口道:“所以本王要想办法让靖武帝把他换下去。”

    “换下去?”

    岳云飞摇头道:“这恐怕不可能吧,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您都说了王翦很厉害,靖武帝又不是傻子,怎么能够将王翦调换下去。”

    “事在人为。”

    王权策开口道:“我们在西方起兵,再加上汉王也是起兵,靖武帝肯定是想着第一时间平叛,可是王翦避而不战,你说靖武帝会怎么想?”

    “他不了解实际情况,也不能理解王翦整体战略,所以会心生不满。”

    “既然王翦在与本王玩心理战,那本王就直捅他京帅。”

    李自卿眼睛一亮,他开口道:“如果我们派人去散播谣言,就说王翦本意是向着我们这一方,当大肆传开后,以靖武帝的性格必然生疑,以靖武帝生性多疑,久而久之他便会把王翦替换下去!”

    “没错。”

    “朝廷现在无将可用,只要任意派,一名将领前来,将领都会想要平灭我们来换取战功;他们必定会出城迎战我们,这样我们的优势才能得以施展。”

    “镇西军向来以少战多,作战勇猛,战力强悍,只要他们出城与我们作战,必要将他们击溃。”

    王权策迅速做出决策,开口下令道:“岳云飞,你派遣影卫向京城的凤栖阁传信,让霓凤栖安排朝中我们的人,散播谣言引起肖靖的怀疑。”

    “是。”

    说干就干,王权策这边锦绸密鼓的行事,而王翦那边还在向这边进行着军粮调遣。

    王权策又开口道:“那就这样定了吧,李自卿你立即发出一则声明,送至雁门关,就说我们可以停战,等候朝廷的决议交待。”

    “王翦不是说我们未等到朝廷决议就擅自起兵?那我们就等朝廷决议。”

    “暂时不用打了,等朝廷决议是否将佞臣处决。”

    王权策笑着道:“正值春季播种之际,农务繁忙,我们军队士兵闲下来可帮助百姓尽快播种,同时也可开垦荒地,待到七月份收割时,这才是正经事。”

    “开荒种植?”

    一众将领面面相觑,这思路的跳跃度也太大了。

    我们不是要起兵造反吗?

    怎么成了下田开荒了做起了农民了呢?

    王权策平静道:“你们想想打仗是打什么?”

    “就是打粮打钱!如今我们就是个光杆。”

    “实际上来说,我们的实力不如朝廷,所以我们必须要趁机积蓄,朝廷的兵力虽多,但同时消耗也大,我们的供给充足,而朝廷供给跟不上,那最终的胜利就属于我们。”

    “王爷英明。”

    李自卿附和道:“此举不但能积蓄我们的实力,同时也能让我们博得声名威望,实际上帮助百姓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王权策被李自卿这么一说心感惭愧,他并没有想这么多,就是为了可以有粮可打,没想到李自卿还想着他的声名和威望!

    王权策也是面不红心不跳的咳了两声说道:“那就按这个部署办吧,我们的宗旨就一条,不利于我们的战事坚决不打,不利于我们声名的事情,坚决不做!”

    “是!”

    众将领命,皆去按照王权策的决议安排。

    要不说李自卿真是个大才子又是的能干的忠良呢!什么事都为主公着想真是难得一遇的良才忠臣。

    而李自卿很快就写出一篇文章,文章内容主要就是对王翦的回应。

    你不是说我师出无名吗?

    好,那我就按照你的说法来,等候朝廷的决议,看你还有什么好说……

    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下,王权策诸多部署很快实施。

    专门为了应对王翦之言传开,王权策也拿出了态度,暂时停战,等待朝廷决议。

    同时他的军队也没有闲着,而是安排下去,帮助百姓开荒务农。

    关隘之内。

    虎威大将军王翦手中拿着纸张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舆论战打响了,王翦本想以王权策无师之名起兵,让镇西军的将士认清现实,可是现在明显镇西军主将归心,现在只能让皇上与朝廷处置左丞相冯跋。

    王翦看着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其下有一个身材中等,年纪接近四十的将领开口道:“这番操作他是又转到我们这边了……”

    “陛下肯定不会把左丞相冯跋交出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听着其下人的议论。

    王翦眉头舒展开来,叹息道:“不愧是王君朝之子啊,能跟这样的人对决,实乃大幸!”

    “大将军您夸赞的可不是时候,现在就我们该想应对之法了。”

    “想什么?我们等就行了。”

    “不是!大将军还等呢?”

    “大将军,陛下又下达旨意了,要求我们主动出击平叛,这已经是第三次朝廷加急下令的。”

    听到此王翦面色微沉。

    “这种战事不能败,只败一场可能就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镇西军是什么?那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军队?”

    王翦开口说道:“只要他王权策愿意,他的麾下人人皆为步卒,这要打起来,什么步卒能扛的住这样的冲锋?镇西军长年与西夏和匈奴对抗,战场杀敌强悍如修罗。”

    “不能主动出击,否则必败无疑!”

    “实际情况是这样,但陛下不会这样认为,他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朝局啊。”

    麾下将领劝阻道:“陛下已经震怒,恐怕不会听您解释,要不我们试探性的进攻一波,如今皇上已经打算从河南边境宇文拓跋的守军调遣进攻,我们将得到十万军晋西军帮助给他个两面夹击。”

    “其实我并不赞成用驻扎在河南边境守军过来。”

    “一旦大军离开河南边境,梁国必然会出兵收复河南北方洛阳一带,到那时我大康再也没有压迫梁国的稻草。”

    王翦低沉道:“王权策已经在开始下田开荒,分地于民了,朝廷那边还在为了堵口杀人!”

    “堵不如疏,你没有个明确的解释,谁……”

    他话说了一半,又没继续说下去。

    随即他又道:“暂不出兵,等驻手河南的边境守军过来,我们再议进攻之事……”

    王翦依旧按兵不动,王翦就是在赌王权策先沉不住气,先出兵。

    同时他也是在等,等待朝廷更多的军队到来,他要积蓄起所有力量,一击必杀!

    这个时候慌了,也就乱了,那自然也就败了。

    王翦很清醒,只要消灭了王权策这一路,那所谓的起兵造反,可直接平息。

    他想的很好,可朝廷却不给他机会。

    靖武帝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命令不断的下达,主动出击平息叛乱。

    王翦一直都在压着。

    也在这时,突然有流言串起,说是王国公府因跟西凉国公府相交,两家相处极好,王翦曾与王君朝签下婚约,跟西凉国公早有勾结,因而才一直压着镇西军不动,其实在于王权策商谈如何平分天下。

    流言越传越烈,让朝中不少人都对王翦产生了不满,尤其是他之前发出的言论。

    说他们争吵为的都是争夺战功而不是为国平乱。

    这些种种也让靖武帝开始对王翦的怀疑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