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第一百一十四章 回家的日子

    在粤省的深城和广州逗留了两天,六月七日上午,贾老师乘飞机回到了燕京。

    来机场接他的,是妹妹小当,开的是他自己的那辆奔驰。

    这妮子性格活泼,是最爱粘着自己的那一个,当初选择学校,也选了他教书的燕京师大。

    时隔一月不见,那股子亲热劲,离着老远就能感受得到。

    路上有了这个妹妹的絮叨,对家里这个月发生的大事小情,贾老师了解的也就差不多了。

    今天是星期天,王姑娘放假,以她的性子,贾老师原本以为是肯定会来接自己的,可现在换成了小当,其中必有缘故。但这丫头卖关子始终不明说,他也就不问,反正到家也就知道了。

    惊喜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到了家门口,小当鸣了下车喇叭,最先蹦跶出来的小妹妹王渃嫣,一句:“大哥,你又要当爸爸了!”直接解开了谜底。

    光看外表,王雨嫣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其他人也差不多,毕竟只出去了一个月时间。

    洗漱了一番之后,贾老师才坐下来给老婆号了号脉,从应指的脉象上看,自己来年要添个闺女了。

    王姑娘是第二次怀孕,妊娠反应也并不强烈,但贾老师还是仔细的叮嘱了很多东西。

    之后他又把小娟叫过来,重新订正了一下食谱,有隔壁刘易守两口子的悉心教导,再加上姑娘自己用心,他对这个小保姆的厨艺还是比较放心的,但事关自己即将到来的小棉袄,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见父亲忙完了,少公子阿罗就偎到了贾公子的身边,倒也没有讨要老爹许下的礼物,单纯就是亲近。

    对这个还不到三岁的儿子,在他没有长大之前,贾老师还是很愿意多宠一点的,主要是孩子他妈太凶,少公子在她那里并不得宠。

    王姑娘除了对贾老师和她自己的亲祖母刘老夫人态度好点,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惯着的意思,一众弟弟妹妹,包括少公子在内,都得顺着她。

    哪怕是对上她的祖父和父亲,恃宠而骄了二十八年,也根本不知客气二字为何物。

    贾老师抱着儿子,和家里人聊了聊这一个月的见闻,又让槐花把他从香江带回来的礼物,给弟弟妹妹们分了分,时间已经快六点了。

    一顿丰盛的晚饭之后,把阿罗扔在家里,贾老师和王雨嫣带着老王家的三个小的,开车去了王老领导那里。

    王海东和秦淮茹,已经早早等着了。

    长辈们所关注的重点,自然和那帮小毛孩子不同。

    祖孙三代六口人,在书房里聊了一个晚上,除了实在没法说出口的女秘书,贾老师对此次香江之行,事无巨细的告诉了在座的所有人。

    秦淮茹对有些事不敏感,虽然有儿子和丈夫的提点,但充其量就是听个乐子,可她有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嘴严。

    自己儿子从小到大的所有秘密,就连结婚十多年的老王,也没从她口里套出一句不该知道的。

    王雨嫣未来要在公家口混日子,国内外的大事小情,贾老师从来没有对她设防过,此刻遇到她不明白的地方,还会停下来认真的解释一番。

    从香江市民的生存环境,到当地政府的法规条律;从投资布局的目的,到可能得到的收益,再到将来带动经济的影响;从音乐创作的成果,到文化输出的意义,如此种种,贾老师尽可能的让她了解自己所做一切的手段、目的和长远打算。

    其他三位王家人,听的多,问的多,发表意见的少。

    王老爷子现在是有话语权的,而王海东不久前刚刚从市里调任统战外联部门担任副职,虽然并不分管经济工作,但和老爷子一样,对于自家女婿所说的事情,是极为重视的。

    回到自己家,已经快十一点了,儿子阿罗尽管困到都睁不开眼,可还是坚持着等两人回来,他想跟自己好久没见的老爹睡。

    等心满意足的在贾老师和王雨嫣中间躺下,还没有一首歌的工夫,就沉沉睡了过去。

    有道是小别胜新婚,王姑娘一点也没客气,直接让贾老师把这个碍眼的弄走。

    即便什么也做不成,她也想在丈夫的怀里呆上一宿。

    从第二天开始,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生活仿佛回归了本来的日子,只是贾老师比之前要忙碌一些。

    从香江那边购买的大量书刊杂志,已经托运回来了,给自己任教的三家学校的师长们四处送小礼物之外,他的主要精力,这几天就用在了分发这些书籍上。

    无论是涉及医学的古旧典籍,还是教育方面的前沿文献,或者其他的各类有用的报纸杂志,贾老师这次花了大力气,不但请中文大学和教育学院方面代为购置了一部分,还让公司下属多方采购,以至于从火车站拉回来的时候,动用了一辆解放大卡。

    这些价值数十万港纸的书刊,贾老师只象征性的收了个托运费,其他全部无偿赠送。

    对这种好事,几家学校的老师自然喜闻乐见。

    如果是别的学生,也许有人还考虑一下他是否有这个财力,以后还过不过日子,但事情发生在小贾老师身上,那就不用他们多操这个闲心了,对这个小贾的财力,该知道的都知道。

    当然也不能白拿孩子的,师大的校领导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多次对贾老师的义举,提出了表扬。

    分到书籍最少的央音,却得到了一批新乐器,可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尤其在知道了贾老师的几首新作,并被聘请为两所大学的客座教师之后,学院领导对这位小贾老师的好感,更是上了一个台阶,甚至在小范围内提前讨论了一下,这位同志的职称问题。

    除了忙学校和家里的事情,贾老师利用工作之便,给中医学院的佟晓梅同学,送去了一套参考书籍,涉及中医传统典籍和流传于香江的一些单方秘本,共计四百二十余本。

    这套书籍,被放置学院旁的那个院子里,两人仅研究书目,就用了整整三个中午。

    而师大的苏萌同学,从贾老师的妹妹小当那里,得到了一套化妆品、一套铂金饰品、两套流行夏装,只是一直逮不住贾老师本人,让她在惊喜之余,微微有点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