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诸天讨生活

第一百七十五章 利益交换

    生意在生意人眼里才是生意,有亏有赢。

    贾老师不是传统的生意人,他的眼里只有利益,没有生意、没有盈亏。

    利益是用来交换的媒介,可以换来金钱、声望、地位、女人,可以换来很多想要的东西。

    这次的洽谈就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不论是这几年获得的海外能源矿产股权、份额,还是汽车产业方面的合作机会,只要能换来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就够了。

    在他这一方不特别计较得失的情况下,合作和交换极为顺利。

    半个月后,签署好最后一份协议,合影留念完毕,贾老师婉拒了有关方面的午宴安排,与在休息厅等候的妻子一起出门离去。

    接下来的宴会,尽管因为没有了他的参加而稍显遗憾,终归按照既定方案完成了任务,让参与洽谈的相关部门对成果感到满意,举杯庆祝时,一众领导和谈判成员脸上都是笑意满满。

    贾老师和妻子王雨嫣离开燕京饭店后,没有回白米斜街的家,也没有再见任何人,而是直接去了机场前往淞沪。

    随行的长安公司、东方公司的谈判人员大多情绪不高,在他们看来,目前达成协议的几个项目,自己这一方明显亏了,个别项目甚至亏得一塌糊涂。

    这场所谓的谈判,是他们这些年职业历程中最耻辱的一次,是堪比拿破轮之于滑铁卢一样的耻辱。

    比如在汽车合作项目上,东方公司的持股比例,完全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自己手中比桑塔纳车型高一两个档次的技术,得到的却是比那边西德合作方还不如的待遇。

    相同的例子和损失并不止这一项。

    能怪老板吗,毕竟最先妥协的是老板自己。

    好像不能吧,埋怨老板岂不是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这种暗中弥漫的负面情绪,在抵达淞沪当晚的宴会上,在美酒佳肴、香车美人以及丰厚奖金的润滑下,才稍稍得到了稀释。

    生意是老板的,能发奖金说明老板并没有多么失落,或者说还有别的想法,他们这些高级打工仔,何必操那份心呢。

    王姑娘和贾老师全程一直都很平静。

    临睡前,贾老师在书房里写下了一幅字:

    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

    王姑娘觉得话很俗、字很好,便请他也为自己写一幅,就用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字。

    贾老师觉得王姑娘懂他,慨然应允,为妻子浓墨重彩的写了。

    是夜,秋风阵阵,月色朦胧,夫妻俩难得睡了一晚好觉。

    次月中旬,燕京传来消息,五十七岁的王海东高升一级。

    同一天傍晚,贾老师和王姑娘出现在无锡太湖边,观赏冬日的湖光山色。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他们所处的位置,在鼋头渚东南方向的红沙湾,这里以及周边的一大片土地,已经划归狮城东方文旅集团使用,未来将分成两个部分,用于商业地产和游乐项目——太湖东方水城。

    商业地产的产权为七十年,从土地交付之日算起,也就是九零年开始计算。

    这个项目的设计要求是仿照苏州园林的特色,打造一个大型封闭的园林别墅区,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老贾家人的太湖别院。

    项目预计施工期为五年,未来不对外、不出售,只配套一家中医药研究所。

    太湖东方水城将在参考众多海外影视基地优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地理特点,建造为一座影视世界和游乐城相结合的综合体。

    从设计到施工完成,预计将分为三个阶段,用时十年左右。

    这个项目投资资金多少、盈利与否,根本就不在贾老师考虑范围之内。

    他只想合理合法的拥有一快休闲养老的地方,面积足够大,风景足够美。

    像这样的地块,未来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在姑苏、杭州,在金陵、江城,在蓉城、重庆,在洛阳、长安,都将逐步得到落实。

    这可能是贾老师前不久的燕京之行最大的收获了。

    相比于他自己的满意,在别人眼里,他肯定是亏的。

    现在地价低、人工低,地方上完成拆迁和简单的三通一平之后,交给贾老师,用不了多少成本。以此换取他手中海外油田、矿产的股份,再划算不过了。

    说到底,这种利益交换只是各取所需而已。

    接下来就是各项协议的落实,这些具体工作不用贾老师操心,他再次动身前往香江和狮城,讲学的同时,巡视自己的生意,当然,还有自己的女人和孩子。

    直到临近十二月中旬,他才回到淞沪家里。

    小憩了两天之后,再次登机前往燕京,参加王老爷子八十二岁的寿宴。

    在宴会上,贾老师不仅寿礼丰厚,对待老人更是始终恭敬有加,收到一片褒扬。

    王雨嫣这个亲孙女没有同行,借口是身体不舒服。

    对这种借口,王家的几位长辈默不作声,只有秦淮茹给儿媳妇去了电话,让她多加保重,自己还抽不开身,等孩子们都放假了再去看她。

    前边的事情秦淮茹很清楚,知道儿子性情的她,不认为这小子会亏了自己,必定有什么坑等着埋人。

    但这种想法她并不会对老王明说,哪怕是两口子,哪怕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余年,哪怕有孩子作为纽带,两人之间的共同语言现在也已经少之又少了。

    人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她的这个伴侣,和自己儿子比起来,成色不足。

    就在贾老师准备回淞沪的时候,第四届华倭围棋擂台赛失利的消息传来。

    聂宝安执黑负于羽根泰正,也让我方以2比7的总成绩在这届擂台赛上败北。

    历来都有大神通的记者在机场找到了贾老师,想要采访他的感想。

    出于对这些无冕之王尿性的了解,他客气而又冠冕堂皇的说了几句,表示对未来围棋事业依旧看好,相信成绩会不断提高。

    有细心的记者发现,他全程回答中对聂宝安的称呼是老聂,而不是聂棋圣,这里面似乎有文章可做。

    不管他们如何去写,贾老师从容登机离开。

    回到淞沪不久就是春节。

    秦淮茹带着小妹王渃嫣来沪过了个年,走的时候颇有不舍。

    而等过了正月十五,贾老师和王姑娘分别向社科院历史所和信息所两家单位提交辞呈,辞去他们所保留的最后一份正式工作。

    所里的同事很困惑,院里的领导则有所猜测,辞职报告最终获得了批准。

    至此,两个人除了音协、美协、书协等十几家协会成员、理事的社会身份以外,再也没有任何公职在身。

    对于外人的猜测,他们没有任何回应,也无从回应,因为真实的原因只有一条,王雨嫣怀孕了。

    当初从燕京回来之后,两人就解除了原先的避孕措施,对于套在自己身上的枷锁,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再因为顾忌而保留下去了。

    既然决定要生,那就不要给别人制造麻烦,将来单位里不管处分还是不处分都是伤感情的麻烦事,早早辞职对大家都好。

    至于别人如何去解读,那是别人的事,与他们无关。

    他们要做的,等将来生下孩子,老老实实主动交些罚款好了,哪怕是7487854元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个钱出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