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湖二十年

第三十四章 十不抢

    手持利器,易起杀心!

    江小道怀里揣着匣子枪,瞅啥都像个靶子,要不是有江城海在,恨不能当场就开两枪过过瘾。

    江城海仿佛后脑长了眼,头也不回地叮嘱道:“小道,自古以来,淹死会水的,打死练武的,别嘚瑟,捅出篓子,我可不管你。”

    江小道这时才确信,老爹是真稀罕他,于是便有恃无恐地笑着说:“不管我?你可舍不得!”

    “话别说太满,小子,别忘了,你爹我是胡子出身,犯起浑来,比你横!”

    说到此处,江小道被勾起了好奇心。

    “爹,你为啥不当胡子了?我看那王叔,是诚心请你入伙啊。”

    “咋?你想当胡子?”

    江小道仔细琢磨了一会儿,“也没那么想,不过,王叔不是让你当大当家么,在山里头,想干啥干啥,自己做主不好吗?”

    江城海把肩上的狍子往上颠了颠,“你是光看见贼吃饭,没看见贼挨打呀!”

    江小道并不否认,他在城里长大,不仅没见过胡子挨打,其实在此之前,他连胡子都没见过。

    不过,有一样事实摆在眼前,关外的胡子的确越来越多了。

    “只要人够狠,枪够多,不就不怕挨打了么!”

    江城海却摇了摇头,“小道,胡子就是胡子,你别看现在朝廷管不了,那是因为有洋人在,一旦没有洋人,土匪就是打不过兵。”

    江小道不认同,“匪是人,兵也是人,怎么就打不过了?”

    江城海无言以对。

    道理上,他无法反驳江小道,但几十年的绿林生涯,让他对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

    “总之,我所见过的胡子,到最后只有三条路:降、死、隐!”

    “投降?剿灭?隐藏?”

    “嗯!”江城海问,“张矮个子知道不?”

    “知道啊!海城那个保安队的么!”江小道有些不满,“爹,你也太不拿我当回事了,不懂行的空子都知道他这一号呢!”

    “他去年就在新民投了朝廷。”

    江小道一听,顿生鄙夷,当场啐了一口,“真他妈没种,狗腿子!”

    江城海却不以为然,“张矮个子可是个聪明人,明明干的都是土匪的活儿,可他说自己是保安队,这就占了名声道义上的便宜。”

    江小道撇撇嘴,“可我觉得他比不上杜立三,人家多威风,‘包打洋人’,英雄!”

    “打洋人就是英雄了?”江城海不以为然,“那是你没看到他烧杀抢掠呢,都是一门生意,没啥分别,他杀毛子,也不过是因为毛子要占他的地面儿罢了。”

    江小道越听,心里越不明白,“爹,你原先也是胡子,干啥那么看不上吃横的?”

    江城海沉吟一声,没有说话。

    “爹,老崔跟我说,吃横的胡子,有十不抢,那不也是道义么?”

    原来,绿林响马里,也有规矩,有的叫“十不抢”,有的叫“八不夺”或“五不准”,说法虽然不同,但大差不差,都是那几个忌讳。

    江小道听说的“十不抢”,分说:一不抢聋哑残疾;二不抢节妇孝子;三不抢邮差信使;四不抢红白二事;五不抢玄门僧道;六不抢烟花柳巷;七不抢赶考学子;八不抢郎中大夫;九不抢清官告老;十不抢穿巷小贩。

    每种“不抢”,又都能说出种种缘由。

    可江城海却一语点破道:“这‘十不抢’,有一多半,说穿了,压根就是‘水点’,根本没什么可抢的。”

    江小道略一琢磨,心里也有几分赞同,但又问:“那烟花柳巷的窑子为啥不抢?她们可不少挣吧?”

    江城海直截了当地说:“因为胡子都是男人,一进窑子,脑子就全跑裤裆里去了,容易乱套,最乱的时候,自己人都杀!”

    “那红白事?”

    “不抢白事的,倒是有,可劫亲抢斗花子回去做压寨夫人的,我可没少见!”

    “那这‘十不抢’不就是屁话了吗?”

    江城海走不动了,放下狍子,靠在一棵老树上,大口喘气,“本来就是屁话!就是亏心事儿干多了,编个幌子,哄自己玩儿!”

    江小道也跟着蹲下来,说:“爹,照你这么说,绿林就没有好汉了!”

    江城海喘匀了气,想了想,“也有。”

    “在哪?”

    “书上!”

    “水浒梁山泊!”江小道会意,“爹,梁山泊后来咋的了,你知道么?”

    江城海摇了摇头。

    爷俩儿都不知道,因为说书的先生从来不讲后面的事儿。

    “儿子,你真认字儿吗?”

    “那当然!”江小道一拍胸脯,随手找了一根树枝,在雪地上划拉起来,“我给你写我的名儿。”

    江城海看了一会儿,会心一笑,问:“我的名儿杂写?”

    江小道便又在雪地上划了几笔,也不知写得对不对,可看起来四四方方的,确实像那么回事儿。

    “等回到奉天,我买本《水浒传》,你给爹念念,那伙人后来咋的了。”

    江小道一听,当然开心,连忙说:“爹,你买那种带画的!”

    “行!”

    江城海站起身,他确实有些老迈,看了看地上的狍子,眼神里有点力不从心。

    “爹,我背吧!”

    “你扛不动!”

    “你抬起来,放我肩上,再帮我担着点,不就行了?”

    “行吧,来,一二三,走着!”

    “哎,歪了歪了,这那狍子那活儿都杵我脸上了!”

    “哈哈哈,好小子,这回行了吧?走着!”

    “爹,那边有坑,你瞅着点。”

    “看着了,儿子,扛不动就往我这边串点儿。”

    “笑话!其实我自己也能抗,我是怕你没面子!”

    爷俩儿并成一排,肩上各担了半边,山路崎岖,又是雪后老林,一路上,走得自然七歪八扭,晃晃悠悠。

    二人走了小半天,力气没少使,可回头一看,却又似乎并没有走出多远。

    江城海喘着粗气,提醒道:“儿子,走山路,别回头看!”

    “为啥?”江小道不明白。

    江城海淡淡地说:“在林子里转悠,越是回头看,就越容易怀疑自己走错了路,看着看着,人就魔怔了,总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条路,结果越转越迷糊,最后就走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