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牵起你的手

第一章 我的故事

    自序

    拙作是对村上春树先生《且听风吟》拙劣的模仿,同时也是在下的处女作。能够完成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村上先生《且听风吟》和《1973年的弹子球》所激发的创作灵感,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讲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哲学观点。在写作方式上亦如村上先生“极为下意识的冒出来,没有算计,不曾有总体构思的‘自动记录’”的方式一般,尽力描述出在中国我们这一代人(90后),特别是我心中青春和爱情的模样。只是囿于学识有限、文笔稚嫩、叙述单薄,还望读者朋友们海涵。

    笔者

    2023年1月23日

    在我的记忆中,可能是因为海拔较高的缘故,漾泉这座位于太行山脉上的北方城市的春天来的特别晚。令人不悦的是,在春天里我们几乎感受不到“随风潜入夜”的细雨,也几乎享受不了几天“夜静春山空”的静谧,这使得“山城”漾泉这一称号除了被群山环绕外显得有点颇名不符实。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初春时路旁两行随处可见的柳树,倒还能让人领略到“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典雅,只不过这份典雅经常会被滚滚沙尘刮的灰头土脸。

    这一天,灰头土脸的除了山城的柳枝和灌木丛外,还有漾泉一中高二文科A班的一众同学。“他们正在挨英语老师、班主任、年级主任的训。”我思索着,这个句子语法没问题,应该不算病句,可事实是如果没有上下文,或是向读者解释清楚,谁也不知道同学们是在挨一个人还是三个人的训。毋庸置疑,“这位老师训斥的很对,我内心深表同意。”加上这句之后,虽然有了上下文,可严格意义来讲仍旧有指代不明的嫌疑。

    “过个年快把你们过疯了,学习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快收收心吧。”

    “这是他下课前留给我们的忠告,说完就回他的办公室——年级主任室去了。”

    再加上这句就能彻底消除歧义。

    “直接在你刚刚的第一句里加上两个‘兼’字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同桌告诉了我她的最优解,可是这样就使句子变得过于长,而且还很干巴巴,尽管它没有歧义。

    那就改成这样:“他们正在挨帅老师的训,帅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平时除了教英语和管我们班外,他还担任着年级主任。”

    我欣赏这样没有波澜、没有矫饰的平铺直叙,简洁的就是美的。按照她的叙述逻辑,我用以下几行字来描述我所认识的她:子衿是我的同桌,在文理分班之前我们就是同班同学。她平时喜欢把刘海扎起来,露出漂亮的额头,清澈的眼睛看起来很有灵气,眉宇间似乎流淌着智慧和英气。她的嘴巴和鼻子都不大,在一张秀美的鹅蛋脸上显得和谐而优雅。除此之外,她唱歌还很好听,一直担任着班里的音乐课代表或是文艺委员。

    如果漾泉一中举办校花评选,我想我没有理由不选她。

    坏消息是这里绝不会有校花评选这类型活动,只有很多无聊的时光。上课、下课、自习、考试,除此之外再没有多余的其它。我常和子衿讨论,抑或说是闲聊,我说可能不仅仅是这三年,可能我们一辈子都会在无意义中虚度,我们活着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意义?她听了后会摇摇头,然后带着笑容反驳我说,那你所追求意义的意义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我深知自己回答不出。直至在看到子衿拍摄的张蕾端坐在教室里的照片后,我才真正明白了子衿所赞成的观点“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的全部含义。

    尽管有时会思索这些虚无的哲学问题,但鉴于明年6月份的高考,我仍旧把学习列为头等大事对待。此外的大段时间,我都分配给了运动。是内啡肽还是多巴胺使我快乐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像时钟一样滴答才是我所追求的。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中提过,“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而我愿意再加上一句“形式即实质”。因此“运动的形式就是运动的本质”,坚持形式也就是坚持本质。效果还真别提,至少我把一天之中的绝大部分精力都分配给了老师和家长眼中“有意义而上进的事”。

    记忆中,高中时期我的每日日程安排总是在7点起床,在家吃过早饭后步行去学校。去往学校的路上可以欣赏到山城里随处可见的柳树和杨树,还有绿化带里低矮的灌木丛和细嫩的桃树。

    在校门与人群汇合后,大家三三两两的来到教室,7:45学校早读课开始。不得不承认我很喜欢一中的早读课,原因在于学校将短短20分钟的早读课只分给了语文和英语,我认为一是早上的时间最适合大声朗读着《滕王阁序》或是NelsonMandelaAModernHero这样的经典课文;二是这些课文的确很有意思,读起它们时总能感受到两种语言不同的美感。有时,我还会不顾老师和同学们诧异的目光走出教室,站在走廊里朗读、背诵,看起来就像是因为迟到而被罚站。起初,帅老师那疑惑的目光仿佛在说,像我这样爱学习的孩子也会迟到吗?不可思议。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只是不喜欢一大早就待在死气沉沉的教室里。

    探究其深层逻辑的话,真正原因恐怕是我十分不喜欢“合群”二字。一旦有人让我去想“合群”的事情,我的头就会非常大。因此大部分的课余时间,我会一个人呆在教室外露天走廊的一根柱子旁凭着栏杆眺望远方,有时候会琢磨刚刚上课没太听懂的数学题,有时候会和其他同学有一搭没一搭的进行一场“机械式”的闲聊,但更多的时候,我还会在心里默默感慨生活仿佛是无意义的。

    早读课结束后再到下午第三节课(北方有夏令时,具体时间会因冬、夏两季而不同),是乏善可陈的上课时间和午餐、午休时间,除了偶尔因课堂内容太无聊而睡着外,认真学习是我爱具体的人之爱自己的最好体现。在那之后,是学校的“活动课”时间。无论是高一还是高二、高三的学生,都享有这黄金般的45分钟,如果把一前一后的课间休息时间也算进去,可供我们支配的运动或娱乐时间足足有65分钟。对我来说,这段时间里我只做一件事——运动,除了极端天气或生病等特殊原因外雷打不动。

    再细究的话,我的运动时间分为两块。力量训练和5公里慢跑。力量训练又分为俯卧撑、引体向上和深蹲,每天都会换着法的练,先练力量再跑步,冬夏无阻。

    漾泉一中晚上的第一节自习课是没有老师讲课的,同学们会自习,各科老师都会轮流到各个班里辅导作业,这也就是所说的公共自习课。我会利用这段时间到班上住校同学的寝室去洗澡。当然,这种行为如果没有拔尖的学习成绩为支撑的话,很可能早就被帅老师叫家长了。

    可那又如何,运动之后的舒爽感,以及在炎热的夏夜偶尔再来一瓶“维尔康”(一种漾泉本地产碳酸饮料,口味类似健力宝)的畅快感绝对叫人难以抗拒。

    回到教室之后,一般情况下我是无心学习的。“已经努力了一整天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用了很多观点为我的行为开脱。所以有时干脆就不回去了,尤其是夏天。我会再回到操场无所事事的走走,漫不经心的瞅几眼那些长期翘晚自习在操场打篮球的“篮球爱好者”们投出一记记好球。当学校管的严的时候,就干脆找个角落,比如位于教学楼顶的天文台边躲起来发呆。因此,帅老师对我这样“叛逆”的很有个性的学生也很是头疼。

    不过第二节晚自习我会回去,因为老师大多数情况下还会讲课,比如讲作业中的易错题或是预习第二天的内容。

    晚自习结束后就放学了。通常,我会和子衿一起走到校门口再分别,然后独自步行回家。

    无论功课再重,作业再多,我都会在9点前结束学习。没写完的作业是不存在的,因为我非常、极其擅长但又很厌恶应付和敷衍。当我的成绩长期稳居年级前三后,老师们仿佛给了我作业豁免权,使我可以任选那些不喜欢、无意义、无聊的作业弃之不做。

    然后就是酝酿睡觉情绪、进入梦乡,第二天起来又是一个循环,以此类推。至于周末,只不过略微增加了运动时间以及大幅缩短了学习时间。剩下的时间去哪儿了,我至今也没找到答案。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近乎一直维系着这样的日程表。

    回顾那段时间,可能这一“形式”就是最好、也是长辈们眼中最上进的“实质”。但其中滋味,也只有后来在无数个失眠的夜里想起时,才不得不感慨时光的易逝,以及“啊,原来生活竟然是这个样子”等他人看来极其形而上的结论。高中毕业后,我也学着深藏在心底的那个女孩为自己的心里划出了一道线,坚信这就是我的生活,谁也不能替代我作为“我”生活在这个世上。如此,无论面对来自学业还是工作或是人际的压力,我都可以把所有的烦恼和不愉快一扫而光,找到内心片刻的宁静后沉沉的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