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客栈

第二十三章 暗访

    大河客栈在美食界横空出世了!

    开始的时候美食家们还没在意这条消息,网上信息多,都以为是客栈自己炒作而已。

    哪有那么美味的菜,还让人陶醉?!还有找来做戏的厨神也不靠谱,胡子都白了能颠得动锅吗?吹牛都不打草稿了!而且哪有名厨隐藏在民间的?根本藏不住好吗?手下有点工夫的基本上都会加入各地厨师协会,证书啊奖杯啊能放一个柜子。市里,省里的名厨差不多互相都认识,就更别提国家级的了,网上都能查到经历和照片。这个伊老爷子是哪里冒出来的?什么铺垫都没有就到达厨道巅峰啦?你们就可劲吹吧!

    后来又不停有新的消息出现,都是些知名的老饕传播的,这可信度就比较高了。那些爱吃会吃的老饕们,都喜欢和厨子交朋友,在朋友圈里互相点赞,为的就是有好吃的时候别把自己漏下。他们大多自己还会做菜,水平也都不算差。

    这么多老饕,一个个都夸大河客栈的菜好,还呼朋唤友地介绍人去,总不能他们也是客栈的水军,被收买了吧?要知道,钱是收买不了这群人的,只有真正的美味才行!

    美食界就有点震动了,既然震动,那就要有点行动了。

    率先到达大河客栈的是一本美食杂志《味道》的记者,这本杂志在美食界还是很有权威性的,对餐厅和菜品的评价也比较公正。所以《味道》上列为当地前几名的美食餐厅,基本上每天都是高朋满座。如果能入选《味道》年度优秀餐厅,那更是餐厅主厨的一种殊荣了。所以不管《味道》的记者去到哪家餐厅,都会受到很热情的接待。

    这次来的美食记者叫张敏,因为到哪儿都是夹道欢迎,养成了点傲气。她对餐厅和厨师比较挑剔,给餐厅和菜品打的分数,在《味道》的美食记者中算是比较低的。

    来大河客栈之前,张敏照例让小助手先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对方那边一听有记者要来采访,竟然问了一句:“你们什么时间来?我们这里三餐的时间都特别忙,这几个时段最好就不要过来了。”

    小助理告诉张敏后,一下子把她的火给撺上来了,还从没哪家餐厅能指定她什么时间去呢!这个大河客栈,自以为是个网红,就敢拿村长不当干部了?你那点流量和我们杂志的影响力能比吗?

    张敏生了气,还就打算凑着中饭的点儿去,正好也看看客栈餐厅在手忙脚乱的时候,会不会出点什么错,好给他好好爆料一番。

    这天中午,张敏带着摄影记者和小助理就去了,到客栈门口下了车,因为没有约好时间,门口连个接待的人也没有。小助理正待打电话,张敏说:“我们就自己进去吧,也算个暗访,看看卫生和服务情况。”

    “张姐,那我们自己点菜吗?”小助理问。本来他们来采访,一般餐厅会找个清静的包间,有专人陪着,给上一桌自家餐厅的好菜。采访完后自然就一起用餐了,也不用张敏她们花钱。

    “我们今天就自己点!餐厅给我们准备好的菜和他们给客人吃的菜,水平说不定差很多呢。”

    三个人就往里面走去,摄影记者还把摄像机拎在了手上,感觉扛着目标太大。

    一楼的餐厅里果然热热闹闹座无虚席,每张餐桌上都摆着好多菜。如果是情侣,会点上四五个菜,如果是一家人,甚至能点上十几个菜,感觉客人们完全是按照挑战自己的最大饭量来点的。

    张敏马上记下来,这边的服务员肯定有过度推销的问题,看着就不可能吃完嘛,剩下那么多也不环保。摄影记者还偷拍了几个镜头,这里的服务确实有点乱,服务员一人要照顾四五桌,客人们不停地催着菜和饮料,他们来回跑得都出汗了。

    张敏她们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四人桌空了出来。她们没什么经验,这时候才开始研究墙上的菜单。服务员给她们上了茶水,发现她们还要等等才能点菜,又跑去别的桌子忙去了。

    “连个正式的菜单都没有。”张敏又吐槽说,“要是来个近视眼,都没法点菜!”

    她这个说法有点夸张,其实四面墙上都有写了菜名的木牌,字还写的很大。不管坐在哪里,看菜单都还是挺方便的。要是眼睛不好实在看不清,也可以叫服务员给报菜名。

    三人正选着,一个服务员过来,撤下了墙上的两个木牌,一道白水虾,一道生炒黑鱼片。还在排队的客人们马上发出了不满的议论声。

    “又没轮上!每次都吃不到!客栈就不能多买点鱼虾嘛!”

    “服务员说了,这都是早晨从渔船上现买的,都是放养在翡翠湖里的鱼虾,跟纯野生的也差不多了。渔民们打到多少,他们就只能买多少。每年还有好几个月禁渔呢,到时候你排队都没有!”

    “也别抱怨,要不是这样,他们随便到菜场去买点鱼虾来,这菜能这么好吃吗?”

    “我也就是没吃到说一下,唉,赶紧看看剩下的还有什么好吃的。”

    “你看那个,南乳猪蹄,看名字都觉得好吃,记下来记下来。”

    “我和你说,在这里点菜就是要快,心中酝酿好了,一有座位马上报给服务员,要不说不定哪道菜就没了,哈哈。”一个看起来像是个老食客的人说。

    小助理一听也有点紧张,他当即点了三菜一汤,南乳猪蹄,脆藕夹,炒空心菜,还有就是网上红得不行的百味汤。

    这个百味汤里的食材据说虽然还没到一百种,也有好几十种了,难得的是百味调和,完全没有一团乱炖的堆砌感,各种食材的味道融合的非常好。在那碗清水一样的汤里,人们像侦探一样反复地探索着,有没有萝卜?有没有嫩豆腐?有没有菊叶?有没有青虾?喝个汤硬是喝出了福尔摩斯•柯南的感觉。也有其他饭店想仿制一下这汤的,繁多的食材味道无论如何融不到一起,都以失败告终了。

    等菜端了上来,三个人照例先不吃,由摄影记者拍了照片。这个倒是没有引起什么围观,毕竟现在吃饭前先拍照都是个惯例了,也就是这个人用的机器有点大而已。

    菜品卖相极佳,南乳猪蹄又软又糯,用筷子提起来的时候红亮的卤汁顺着肉皮缓缓地往下流,咬上一口,猪皮的胶质就像化在了嘴里一样,感觉上下嘴唇都被粘住了。实在是太香了!小助理马上开始催米饭,可算是明白别的客人为什么催的这么急了。

    脆藕夹也很好,夹在两片藕之间的猪肉十分多汁,咬下去时先是脆,再是软,带着莲藕特有的清香味。炒空心菜上来一大盘,只是简单用大蒜片炒的,但看起来青翠欲滴,吃起来满口都是山野的味道。至于百味汤,大家一喝上就不想发声了,谁也别打扰我,我只想好好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