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客栈

第三十章 米糕

    怀着对中国功夫的无限憧憬和美好想象,查理黯然离开了。

    同一时间,任梦海又被旅游局叫去市区里开会,主要是创建栖云山文明景区的事情,大河客栈因为名声在外,到栖云山来的游客不少会投宿,就算不投宿,也会跑过来吃饭。客栈周边的观鸟活动也已经成为游客们一个必玩的项目了。所以这次也把任梦海邀请过来一起开会。

    旅游局的领导们在台上轮番发言,任梦海和栖云古寺的法善坐在最后面轻声说话,法善是栖云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对外的事务,这次也被请过来了。

    “任老板,我们寺里一直想请孔居士过来坐一坐,哪怕就喝口茶,我们就万分荣幸了。”

    这也是个老话题了,基本上隔上一段时间,他们都会提出这个想法,但任梦海还是只能无奈地拒绝,“大师,我真的做不了他的主。”

    他在心里疯狂吐槽说,其实孔霓每天都会变为绿孔雀,去你们寺山前山后的晃荡,就为了让游客们能看到一两眼他的风姿,然后在朋友圈狂吹不已。你们自己认不出,那有什么办法。

    “啊,看来还是无缘啊。”法善感慨说。

    “是啊,还是看机缘吧。”任梦海支吾说。

    “说到栖云寺和大河的机缘,倒是有这么一小桩。你们做的那些糕点声名在外,但是能吃到的人却不多,不知我们寺里是否可以在各大节日前定做一些,让我们在香会上散给信众?”

    “这当然可以,这是功德,不过何必从我们店里买呢?我们的糕点配方都算不上难,回去我让点心师傅过来,把做法教给寺里的厨子就是。”

    法善赶紧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谢过了任梦海。

    栖云寺这么做,一是为了和大河客栈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另外也的确是因为大河客栈的名声在网络上已经很响亮了,不少香客买不到大河客栈的糕点,就会到栖云寺来问有没有他们的糕点可卖,弄得寺里也十分为难。

    那些糕点和尚们吃了那么多次,肯定是能仿的差不多的,但那么做就不地道了。所以法善才会想着多买一些来发放,这样还可以增加大河客栈的收入,因为客栈的糕点都是免费给住店客人当早餐,或者就是送来寺里给和尚们吃的。没想到任梦海这么大方,直接就授权他们自己做了。

    等散了会回去,任梦海就吩咐了厨房,让派个人去教栖云寺的后厨和尚做点心,这个又不难,随便一个人去,把点心的配方和制作步骤说清楚就行了。

    可等厨师从栖云寺回来后,却对任梦海说:“真奇怪,做的步骤是一模一样的,可不知为什么,在寺里做出来的味道总归和我们自己做的不一样,感觉我们的更香甜一些。不过也不是很明显,没吃过我们这边糕点的人应该吃不出来。我带了两块回来,老板你尝尝看怎么回事?”

    “那是水质问题吧?任梦海不以为意地说:“寺里的厨房现在还用的是山上的泉水,我们用的是自来水。”

    “那也不对啊,山泉水不是应该比自来水更好吗?”

    任梦海被问住了,他摆摆手说,“那我就不知道了,不管了,反正寺里没意见就行。”

    “肯定没意见吧,他们刚蒸出来几屉,马上就被香客抢光了。自家的大师父们都没吃上呢。”

    任梦海也就不管这事儿了,小时候家里穷,导致他对餐饮的要求不高,伊尹来之前,基本停留在吃饱就行的水平。现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味了,但要他分辨一些细微之处,他还是没这个本事的。

    那个厨师却比较顶真,可能也是受了伊尹的影响,做起菜来精益求精,总觉得是不是自己哪个步骤没有弄对,导致做出来的点心味道改变了。他带着那两块糕点,就去找伊尹请教了。

    伊尹都不用尝,闻了闻味道就知道什么原因了。他告诉这个厨师说:“是因为我们的大米好,这糕点其实就是用大米粉混合了些其他材料做的糕,大米占到糕里十之七八的量呢,味道当然有所不同。”

    “可我们和寺里都是买的周边农家的米,相差这么大的吗?那我去查查记录,看是从哪家进的,赶紧联系一下这家农户签个长约。”王立春正好听见了,过来说道。

    “不用,这米就是特供我们客栈的,别家也买不到。”伊尹说,“是那边小院里项先生种的,他自己开了一块地,收获的粮食就送来我们厨房了。”

    “还真是哎!”王立春掰了一块糕点品了品,“确实是我们的更好吃,有股清香味,感觉这米的品种更好啊。”

    “不是我教错了就行。”那厨师放下了心,继续干活去了。

    王立春拿了剩下那半块糕,就去找任梦海商量,能不能问问那位当代神农是从哪里买的种子。

    任梦海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息壤的功效。息壤中可没有其他土壤里那些多年沉积下来的农药残留,所以种出来的粮食自然胜出许多。但这怎么好说呢?而且项羽所用的种子就是普通的种子公司买来的,和王立春的父母用的是一样的。

    任梦海有点为难,不过还是跑去找项羽了,打算至少商量个统一的说法,好应付王立春。谁知项羽听了他的话,真的取出了一小袋稻米,对他说:“这是用息壤第一次种出来的大米,我留了一些当种子的,应该比外面卖的好吧?分些给小王就是。”

    任梦海喜出望外,把那袋种子给了王立春,让他就别外传了,说这是项羽自己从家乡带来的种子,也没地儿买去。

    “任哥你放心,我不外传,我们家现在也不靠种田过活了。种些大米就是自家吃,这个米清甜,明年种了给我自家人也尝尝。”

    然而好东西谁都喜欢,王立春没传给其他人知道,附近的鸟儿们却全都知道了。大河客栈的后厨,总有一些鸟儿在无人的时候偷偷飞进来,啄破米袋偷吃稻米,每次都被驱赶的满屋子乱飞,羽毛都要丢下好几根,但下次又不怕死的来偷吃了。

    王立春以前还不明白,总觉得这些鸟是不是有点二啊?外面山上那么多新鲜果子、虫子的,你盯着一袋米前仆后继是为什么?现在他懂了,就买了几口大缸来,把稻米都放在了大缸里,缸壁那么厚,鸟儿们啄断了嘴也偷不到了。

    于是这些天王立春经常受到鸟儿们的报复,经常是在路上走着走着,头上非常准确地掉下一坨鸟屎。一天要洗好几次头。他不得已戴上了帽子,又开始一天洗几次帽子,闹了好久也不罢休,最后只能随身带把大伞,一出门就打上,不管是下雨还是晴天。

    “我说我们这儿的鸟是不是都成精了啊?”王立春给闹到去栖云寺上香,让佛祖保佑他别再这么倒霉了,被一群鸟儿追着拉屎。王立春是大河客栈的经理,也经常和栖云寺打交道。看见他愁眉苦脸地来拜佛,和尚们不免关心一下出了什么事。听了原委以后,也挺无语的。

    “算了,估计佛祖也懒得管我这鸡皮蒜毛的小事,我还是打伞吧,就是一个大男人晴天打伞,像怕被晒黑似的,有点娘,太丢人了。”王立春委屈地说。

    就有大和尚不太忍心了,犹豫着问了一句:“你去求求孔居士?也许他有办法?”

    “啊,真的吗?他能有办法?”王立春病急乱投医,马上打着伞下山去了。

    孔霓看见王立春狼狈地站在面前,手里的雨伞上还有几团颜色花里胡哨的鸟屎,忍不住仰天大笑,笑够了才说:“可以了,以后不用打伞了。”

    王立春听了还半信半疑,犹豫再三才出了门,还不时往天上看。谁知孔霓的话是真的,从此再也没有鸟儿飞到他头上拉屎了,最多就是在远处冲他不满地叫几声,那把大伞终于闲置了。

    大和尚们知道以后,又是纷纷感概大德的佛法高深,连鸟儿都能感化。

    孔霓:算你找对了门!这里的鸟都是我罩着的,久而久之确实比一般的鸟聪明些。你想让鸟儿不闹你,求我才是正道,我才是它们的王。哈哈哈哈哈哈哈,实在太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