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客栈

第六十六章 展览

    卫玠的书画展开幕了,展厅设在了东南沿海一带最大的城市建宁,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国家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说是东南人文荟萃之地。

    任梦海把展厅选在这里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建宁离富春市不远,大河客栈原来的一些网上资源、媒体资源可以利用起来。这个城市文化气息很浓,对书画展这一类的文化活动接受度也比较高。

    这里的专家在学术上称得上是国内顶尖,但因为受地域的限制,从地位上说又不如首都的专家。在这种情况下,愿意留在建宁市发展的专家,心气相对比较平和,不至于说发现一个惊才绝艳的,先想着把人家打压下去。

    至于卫玠是不是惊才绝艳,这个任梦海说了可不算,他的水平也判断不了,只能说相信历史上的记载,相信伊尹和比干的眼光吧。

    这一次任梦海找了专业人士来做直播,在杨玉环个人公众号和大河客栈的公众号上同时转播,力图让这名为《魏晋风流》的书画展第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波澜。

    噱头主要有两个,一是展厅的布置。任梦海把上次从孔霓那里得到的羽毛拿了出来,让APP代为加工,最后得到了整整几大箱的纱帛。这个是裘真真的主意,她说含玉阁里有许多织女,她们手艺高超,可以把孔霓的羽毛劈成极细的丝,再一丝丝织进轻纱之中。用这些纱帛来布置会场,让观者一进门就有进入飘渺仙境的感觉。卫玠甚至尝试着把一些作品直接书写或是画在纱帛上,微风一吹,效果简直比宣纸好上百倍。

    第二个噱头就是杨玉环的鼎力支持了,她自出名以来,一直走的是学术路线,留下的多为影像作品,拒绝了很多画家为她画像的要求。这次是首次授权一位画家为其作画,而且不止一张,据说把她著名的几支舞都画了下来,霓裳羽衣舞更是画了一个长卷。

    杨玉环帮人帮到底,她在追逐她的媒体中间,找了一家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台,请他们播放卫玠书画展的广告,又联系了一家口碑很好的网络平台,同时放出了广告。这些广告资源虽然主要是用杨玉环的访谈机会之类来换的,但任梦海还是把床底下的黄金给花的七七八八了。

    没去见过亡鲲之前,任梦海真没这么大方,他总觉得那些黄金是给自己的报酬,应该好好收起来,以后买房买地之类。现在他却觉得要取之于云山,用之于云山的客人,多为族里做贡献!

    真的,亡鲲虽然一言不发,但洗脑的效果实在太强。

    经过这么多精心的准备,魏晋风流书画展,在第一天就引起了轰动。

    看了广告来的人太多了,那个广告短片做得也真是好,开头是杨玉环在跳舞,跳着跳着身形就进入了画中,在纱帛的画卷上,她的面貌神态栩栩如生,又带了几分飘渺之气,真如海上仙姝。这幅纱帛被风卷去后,另一幅写满了草书的纱帛又出现在了屏幕上,虽然认不出是什么字,但那种恣意狂放的劲儿却立刻进入了观众的心中。

    太美了!广告投放的两个星期中,网上预订第一周门票的人数已经超出了展厅可以接待的最大量,展馆方面赶紧和任梦海商量,临时延长了展期。但任梦海也不同意延长很久,大家都能看到,那还有什么神秘感!他要求从现在开始就限量放票,还要保证有一部分当天现场售出的门票,让想来看的观众在展厅外排队买。

    “这就肯定有黄牛了。”

    “黄牛哪里都有啊,你们展厅对付黄牛,肯定也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吧。”

    “有倒是有,不过再延长些展览时间不好吗?”

    “到时候看情况再说吧,万一开头火爆,后力不济也不好。”

    “我们展馆也帮着做宣传,应该不会后力不济的。比如让作者出来和观众见见面啊……”

    “呃,打住!这个绝对不行。作者是不会露面的。”

    “为什么?不是邀请了书画协会的很多专家来吗?难道作者不出来接待一下,联络联络感情?”

    “嗯,作者比较孤僻,简单说吧,他有社交恐惧症。”

    “这样啊,真可惜,难道天才都是这样的?”

    任梦海岔开了话题,要忙的事情还很多呢。卫玠是绝不会抛头露面的,都可以想象,如果他露了脸,网上对于这个画展的风评就会随之变质,什么帅哥画家啦,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非要靠才华啦之类的,都是卫玠深恶痛绝的言论。

    等到书画展正式开幕的那一天,展厅门口排起了长长的人龙。附近经过的人们也有不知道这个展览的,看见这么多人排队免不了要问一问,问过之后,排队的人又多了好些。

    杜小菟是跟着爷爷来看展览的,她的爷爷是建宁市书法协会的委员,这次得到了赠票,就带着她一起来了。因为家里有个书法协会委员的缘故,杜小菟是经常到处看展览的,看多了,欣赏水准上升,口味也被养刁了。

    不过就是个普通的书画展嘛,这波宣传做的好猛!她内心里有点不屑,在她看来,展览好不好,还是作品说话。广告啊,直播啊什么的做的再好,难道就能让一幅烂画变成好画?

    她的这点小心思,在进入展厅时就被打消了。进入展厅参观的人们,在入口处就都停下了,保安不得不提醒大家往前走,不要堵在这里,挡着后面的人。这是因为入口处这里,就陈列着霓裳羽衣舞的长卷,而且是画在巨幅的丝帛之上的。

    丝帛上的杨玉环霓裳飘飘,如欲乘风归去。舞蹈中几部分的关键舞姿都画了出来,微风一起,长卷上的杨玉环好似活了过来一样,翩翩舞动着。但只要观众一定心,又能分辨出眼前这不过是画卷。

    “太神似了,就像真人在我眼前舞蹈一样。”杜小菟对爷爷说。

    杜爷爷赞叹道:“你说的对,关键是神似,走近了看这舞者完全是仕女图的画法,可以说和真人有很大不同的,但神完气足,让你觉得这画中人也是真人,也是有灵魂的。”

    被保安催促着,恋恋不舍地走过了霓裳羽衣图,此时杜小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提起来了。前面还是一幅画作,画的是杨玉环在檐下弹琵琶。这幅画要写实很多,杨玉环的芙蓉面,柳叶眉,拨弦的手指都画的清清楚楚,那顾盼含情之色,又引得观展的人走不动路了。

    这边的厅中都是画作,以杨玉环的舞蹈为主,另有一些花鸟草虫的小品,有白鹭掠过湖面,准确地啄起一条小鱼,也有雨中的竹林,一只画眉在竹枝下躲雨,画家借竹叶被风吹向同一个方向和画眉被濡湿的羽毛,把风雨这个意境完全表达了出来。甚至有幅画上是一条趴在地上的黑狗,把头放在爪子上,有点无聊的歪头看着树上一只粉色的朱鹮。无论是什么题材,每一幅画作都自然娴雅,有一种无拘无束的味道。

    杜爷爷评论说:“怪不得叫《魏晋风流》了,这并非画魏晋时代的风物,而是画出了那个时代的韵味啊。”

    展览是分两个厅的,两厅之间又是一幅巨大的丝帛,这上面画了一只顶天立地的绿孔雀,那孔雀昂首向天,桀骜不驯,正是孔霓的真身画像。

    孔霓贡献出了自己的羽毛,怎么可能不收点回报!而且连朱鹮和尉迟恭都入画了,要是没有他,展厅都能给他掀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卫玠也是认认真真,用了百般的工夫,成品又是画在孔雀羽织成的丝帛上的,可以说相得益彰,把孔霓那个劲儿完全展现了出来。

    “这幅画的风格和整个展厅的画都不太搭啊。”杜小菟虽然看得目眩神迷,还是有自己的判断。

    “可能是画家的得意之作吧,虽然风格不一致也放进来了,这孔雀唯我独尊的样子,也算风流的一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