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当皇帝前,其实我是个道士

第三十章,流民之柱

    梅山县城下,林小宁等人忙得跟陀螺一样。流民人数大概足有两三百人,但是林小宁这边人手实在太少了。林小宁师徒不过四人,能够为流民诊治的只有玄清道长一人,元棋顶多能帮着打打下手。至于林小宁和林黑娃两个人,只能出出力气。亲兵队那边总共只有二十三个人,还要分出一点人手来看顾俘虏的土匪们,人手更加紧张。

    也亏得林小宁脑筋转得快,让亲兵队的人砍下大量的树枝,临时用这些树枝做了些担架,将那些额头上画了横线的流民纷纷拖到了城外的那处山坳。

    城墙下林小宁等人忙得不可开交,可那城门却始终没有打开过。城墙上的官兵早就将城墙下的情况上报给了梅山县知县,可那知县依旧不肯打开城门,理由还是那句“恐有南蛮奸细”。

    林小宁等人从中午一直忙活到傍晚,总算是将所有的流民安置清楚。山坳那边暂时成了流民的营地,山坳中间也架上了几口大锅,锅内的热粥咕咕地冒着热气。这些流民也不知道饿了多久,只要亲兵队一喊“粥熟了”,流民们就会立马围上来讨要。

    这些流民完全不管这热粥是如何烫,接到热粥后便呼呼往嘴里倒,当真是天可怜见,实在太惨。

    待夜色笼罩,林小宁等人才得了喘息的空子,一众人等盘坐在地上喝些热粥。玄清道长已然是累虚脱了,老道整个人半躺在临时做的床铺,手里端着的粥碗抖个不停。元棋要接过粥碗喂给老道,老道连连摆手拒绝了。

    “元春,马上就要进入寒冬了。这些人要是还留在这里,必死无疑。”

    老道艰难地喝了口粥,声音颤抖。

    “依师傅您的意思?”

    林小宁吹了吹粥碗上缭绕的热气,喝了口热粥回问道。

    “都带走吧,不带走他们就要死在这里了。”

    玄清道长语气坚定,作为出家人,他完全做不到让这些流民饿死、冻死在这寒冬里,这也是他作为道门中人的使命。

    “咳咳,师傅,咱们哪有那个能力啊?旁的不说,单就粮食来说,咱们也没有那么多啊。”

    老道的话差点没把林小宁呛着,这么多人,而且是流民,一天下来得吃掉多少粮食啊。除了粮食,还得给这些人弄来医药,还要安排住处,还要安排一大堆事情。

    朝阳观根本没那个实力啊,再说了连官府都不管,朝阳观凭什么管?

    “我不管!那是你的事情!”

    玄清道长双目一瞪,怒视着林小宁,大有林小宁要是不答应就跟他没完的架势。

    “我的好师傅,徒儿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啊!”

    林小宁不由叫屈,可手中的粥碗依旧端得四平八稳。

    “没粮食,你去买。没医药,你去买。总之,都由你去想办法!”

    玄清道长彻底摆赖,这些日子下来老道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小徒弟发号施令,也几乎默认了林小宁的领导地位。无论是三庄镇智退匪人,还是在宣州城救回林十三,林小宁的能力他都看在眼里。如今林小宁已然成了玄清道长的依靠,师徒两人的身份似乎倒了过来。

    “哎,好好好,都依你。谁让你是我师傅呢,徒弟我定效犬马之劳。”

    林小宁佯装不痛快,嘴里却应下了老道的要求。

    果然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古人诚不欺我。

    见林小宁如此识抬举,老道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无量天尊,元春,你做的可是无上功德的大好事啊!”

    林小宁虽应下了师傅玄清道长的要求,心里却没有太多的主意。这么多人如何管理就是一个大问题,再加上粮食、医药、住所这些事情都需要安排,这些林小宁从来没经历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玄清道长有句话说的非常对,这么多人他林小宁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冻死在这寒冬时节。官府可以做得出这样的事情,但他林小宁做不出。

    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不管其他的,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就要将这些流民弄回落雁山才行。对此林小宁已经有了腹案,办法还是那一套,能走的就自己走,不能走的就装上马车。反正有五驾马车,紧一紧应该能装下那些不能行走的流民。

    第二天天色刚亮,玄清道长便起身检查那些流民的状况。只过了一夜,那些流民就死去了好十几个,其中有几个人居然是被撑死的,这让玄清道长悲愤难忍。好在剩下的流民暂时都没什么大碍,生病的也并不是特别多,剩下的人只要再休养两日就应该可以恢复元气,只是离痊愈还差着时日。

    流民们对玄清道长感恩戴德,不少人跪伏在地拜谢老道的救命之恩,这一幕和当初在落雁山下村寨里发生的那一幕何其相似。

    天色大亮后,林小宁便将之前在大湾镇俘虏的匪人们叫了起来。那些匪人被叫醒后看着面前神色冷峻的林小宁,个个神色不安,生怕林小宁将他们全部咔嚓了。

    “你们之前都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你们自己清楚。好叫你们知道,我乃道门中人,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不愿对你们动刀子。但是,我把话说在前面。既然是俘虏,就要有做俘虏的觉悟。”

    “但有敢溜走的,弓箭等着你!”

    “但有造谣滋事的,大棍等着你!”

    “但有鼓动生事的,爷有一百种办法弄死你!”

    林小宁语气森然,一众土匪们个个吓得不敢说话。

    “但,吃喝穿用,都不会少了你们的。你们若能齐心为我办事,我也不会亏待你们。表现好的,我自会考虑放他离开。”

    “都听明白没有?”

    随着林小宁的一声大喝,一众土匪们都打了个激灵。

    “听明白了,爷!”

    土匪们这声“爷”叫得林小宁差点歪倒,这群狗才果真是见风使舵的好手。

    “行了,大志,给他们松绑。让他们一部分人去砍伐木材,还有部分人去编绳索,越多越好。”

    让这些土匪去干活,实在是没办法的办法,林小宁手中的人手实在太少了。这三十来个土匪如果能够顺利“劳改”成功,好歹也算是一份助力,况且还能将看守他们的亲兵队用作他途,实则一举两得。

    至于土匪们跑不跑路,林小宁根本就不关心。

    想跑的话,那就让他跑去吧,反而省心。

    但出乎林小宁的意料,这帮土匪居然没一个跑路的,都老老实实地干活,这让林小宁摸不着头脑。后来还是吴大志过来,林小宁才搞清楚原因。

    “我的好道长,他们看到你们对流民都这么好。再加上有吃有喝的,他们才不肯跑。”

    “就没几个要跑的?”

    林小宁不死心,他才不相信做惯了土匪的人还能甘心做苦力?

    “有是有,都架不住你吓啊!又是弓箭,又是大棍的,个个胆子都被吓破了。”

    “淦!”

    林小宁彻底服了,原来土匪也会这么没骨气。

    队伍一直待在梅山城外直到第三天,林小宁觉得流民们都恢复了不少气力,便赶紧催促上路。玄清道长还不愿意,却也知道再多待一分,这些流民的危险就多一分,最后也只好同意。

    那些流民们几乎个个都愿意跟着林小宁他们走,林小宁等人在他们眼中就是“活神仙”,而且流民们也清楚只有跟着林小宁等人走,他们才能有活路。

    眼见流民们都愿意跟着自己等人走,林小宁便让吴大志等人清点人数,将不能行走、受伤的流民全部安置到马车上去,剩下的流民每人发一根树枝当做拐杖。另外又让这些能行走的流民们将绳索连接着系在各自的腰间,这样队伍行走起来也能互相接力,不至于倒地后不能起身。

    待将那些死去的流民堆柴火化时,整个流民队伍顿时哀嚎声一片,哭声震响四野。玄清道长带着林小宁等人给那些死去的流民们念往生经,老道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无量天尊!诸天保佑,魂灵安息!”

    老道饱含情绪的一声祈祷,让整个流民队伍的哭声达到了最高峰。

    等一切安排就绪,林小宁率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吴大志跟在他的身后,整个庞大的队伍开始缓缓离开了梅山县城。流民们也终于离开了这个让他们终生难忘的地方,此生他们都不想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痛苦了。

    队伍行走得很是缓慢,一来是因为人多,二来是因为流民们实在体力不足,队伍中不时有人倒地。幸好林小宁提前让他们用绳子把彼此绑在了一起,不然这些倒下的人就很难再起身。

    坐在马车里的林十三看着眼前这支谈不上队伍的队伍,心中不由杂念丛生。

    “这也许就是能人的气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