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魏延疑案

第十一章:三国插曲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掰持一下三国,因为三国在整个中华民族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部分,同时也是被人们存疑的很多篇章,从陈寿的《三国志》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三国演义》对后人乃至至今的人们思想上都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的,中国四大名著三国位列之首,可见其身份地位之高,本书以草根形式来接地气的去分析三国,品三国,从而让大家更能通俗易懂的了解三国是我的初心。每个人的心中只要读过三国,三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整体框架结构不变的同时,我们不聊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波澜壮阔。也不去聊那些伟人伟事,从四维层面带领读者们进入三国,看三国里的那点事。

    那么三国本身究竟算不算一个朝代?不算,它只是在东汉末年,大汉将尽的之时的一个特殊时期,发生的一个特别年份。而这个特别的年份却对中国后世有着决定性的因素,也是汉朝政权交替时的一个节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让一个大汉帝国的405年一夜间崩分离析的?汉朝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出现三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首先要说一说汉朝的特殊位置,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华夏统一之时,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诞生和延续将不再是部落冲突,战国四起的时代。它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有了统一的语言,文字,政治,经济,军事。而秦朝灭亡之时,也是对中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楚汉之争!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也是将华夏民族有了统一的族姓,汉族!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汉朝的经历从强汉开国,到休养生息,从文景之治到汉武时期,再从昭宣中兴,到新莽篡汉,后又回光武中兴,最后到明章之治,又到戚宦之争,才出现了最后的群雄逐鹿。我们细细品读不妨看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在这些时期所发生的事情必有它的原因,东汉末年,十常侍混乱超纲,引的天下民不聊生,贪污腐败作为汉朝毁灭的铺垫正在向历史所写的那样一步一步按照剧情发展延续下去,而加快汉朝毁灭进度条里,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组织,那就是农民!所谓民以食为天,农民秋收耕种为天下和时代续命的先锋者饱受着十常侍混乱朝纲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物价横飞,民不聊生,贪污腐败,买官卖官,导致农民赔钱种地,却无果脯填腹。粮食被群雄割据占为己有,而十常侍祸乱导致天下民众愤慨。

    至此,引出了著名的黄巾起义事件,虽然张角的起义失败了,但是也是动摇了汉朝的政权。如果说我们谈三国说起英雄豪杰,刘备,曹操,孙权,那么能成就他们一番伟业的人必定是张角。张角创建太平道打着半仙之体,预告天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动摇了大汉的根基,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能耐能号召农民起义成立黄巾军来动摇?看书也好,看电影也罢。无非是简略告知各位张角创建太平道。

    东汉末年他们兄弟三人创立了太平道这一组织,主要受《太平经》的影响,加上早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化为自己的教义,广泛向信徒们宣传。太平道的教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中国的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而张角就以教主的身份来布道,据历史记载,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大众的先觉者。他把全国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三十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凡太平道成员及其信徒,若犯有过失,只要跪拜在首领面前,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便给以宽恕。起义后,张角依据《太平经》中关于“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也”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其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义军发展很快。义军攻克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贪赃官吏,将其财产分给百姓。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多已逃之夭夭。旬日之间,天下震动,京师震动。但由于黄巾军的主体是农民,组织不够严密,在政策和策略上普遍掌握不够好。他们除了攻打官府外,还普遍攻打豪强、士家及各种有钱人家。于是,豪强、士家都迅速站出来,配合官府义军。起义约十个月后,黄巾军主力败于官府、豪强的联合。不久,张角也在这期间病死。

    虽然没有起义成功,但是这些参加太平道的农民却才是真正撼动汉朝根基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张角这个人作为一个插曲,希望大家更能很好的解读《三国》张角的失败有他必然的元素,因为宏图伟业不乏战略纲领,没有战略纲领,而只是以起义为名,内部混乱不堪。大家最初的目的是能吃上饭,后来吃上饭了那就想吃肉,久而久之人的权利和欲望提升了一个层次之时,保持不了初心,这个人必然会改变。而改变后不知如何去补救,那么失败是必然的。所以,蜀国是整个东汉末年,或者说三国鼎立时期打理的最好的国家,但是也是最早灭亡的,这又是为什么呢?历史总会在不经意之间惊人的相似。我们在研究魏延这个人时,一定要把自己带入三国这个群雄割据的时期,才能更好的以第三方姿态站在三国外看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