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许大茂的幸福生活

第二百一十七章 好爸爸不是那么好当的

    “哥,你回来啦?”

    家安抬起右手,讪讪地跟家国打了个招呼,跟个招财猫似的,只是脸上的表情不太欢快,有点一言难尽的感觉。

    家国走到她身边,敲了她脑袋一记,这才在两人身边坐下。

    “你这个小丫头,没大没小的,敢乱排你大哥我,我问你,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我失恋了?”

    家安吐了吐舌头,“呵呵”傻笑了两声,没说话。

    “算了,我是个当哥哥的,就不跟你计较了,不过只此一回,下不为例啊!”

    家国很大度,就这样放过了她。

    小丫头一听就高兴了,挪过去搂住哥哥的手臂使劲摇了摇,“哥,你真是太好了。”

    两只大眼睛笑成了月芽。

    “哎,你可别高兴得太早!”

    家安没想到,她哥的话没有说完呢,还有下文。

    两只月芽又瞬间瞪圆了,“不会又要罚我看书吧?上次那几本我还没看完呢。”

    家安的语文成绩马马虎虎,主要问题就是出在作文这块儿,她一向视作文为洪水勐兽。

    可是,学习这种事,如逆水行舟,越怕就越不愿意学,越不愿意学就越容易退步。

    家安的语文就是这种状态。

    可她又学的是文科,其它的科目虽然学得也不错,但都比较平均,没有特别出色的。

    说起来,她学得最好的其实是英语,只是又不凑巧,英语只有30%计入总分。

    就是因为这样,她的成绩才一直在班上五名内徘回,跟弟弟家康比起来,要逊色不少。

    所以在暑假时,家国就找了一趟小雪表姐,请她帮忙选了一套书,叮嘱妹妹务必要好好看看,期待能以此提升一下妹妹的写作能力。

    只是开学后,家国很少过问这事,所以家安就认为哥哥已经忘记了。于是,就偷起懒来了,都好几个月了,那些书看了一半都没到。

    实际上,家国也真是忘记这件事情了,他刚才要说的话跟这件事其实关系不大。

    不过,既然妹妹主动提起来,他不过问一下就好像说不过去了。

    要是家安知道,自己是做贼心虚,自曝其短,肯定要呕死了。

    家安自觉起立,站在那里听她亲爱的哥哥的爱心训话。

    家国整整说了一刻钟,都没有停歇。

    直到口干舌燥起来才停下,马上旁边就递来一杯水,里面还放了几颗金桔,黄灿灿的,荡漾在水中,颇为好看。

    “哥,渴了吧,喝点水!”

    他抬眼,就见到妹妹一脸讨好的笑容。

    微微转头,就见弟弟状似在看书,实则嘴角带笑,明显正在兴灾乐祸。

    一口茶水入腹,金桔的清香弥漫于整个口腔中,人也跟着神清气爽起来。

    他微微喟叹了下,心下却很欣慰,真不枉费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弟妹在他面前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了。

    这样的感觉可真好。

    不过,他并没有忘记之前想问的问题,他拍拍身边的位子,看向妹妹。

    “坐过来说话!”

    安安顺从地坐下,眼睛眨啊眨,“哥,还有什么指示吗?”

    家国也不拖泥带水,直接进入正题,

    “高考眼瞅着没有几个月了,你有没有决定好第一志愿报哪所大学了?我前后都问你好几回了,你都顾左右而言它。我就不明白了,只是个大学志愿,这有什么不好跟家里人说的?等明年报志愿的时候,你还不是得说?

    早一点说出来,我们还能帮你出出主意。”

    “我就是怕你们会不同意!”

    家安努努嘴,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一直藏着掖着是不行的,迟早要跟家人说。

    算了,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我想考京城外国语学院,学英语!”

    “什么?”

    “怎么会?”

    两兄弟同时表示很惊讶。

    他们一直都以为,家安会跟家国选择类似的专业,毕竟她小时的理想可是当厂长。

    没想到,转变竟然会这么大。

    “我说你们,至于要这么大的反应吗?”

    家安往后一靠,两手抱到胸前交叉起来,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

    “不是,我们有些惊讶罢了,这也没什么,只要你喜欢就好,只是,这太突然了,你怎么突然想起学这个了?”

    家国先反应过来,赶紧找补。

    “这有什么!其实之前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我可不像康康,他是一门心思要搞研究,而且成绩又特别好。

    我嘛,成绩虽说不差,但也没什么特别优秀拔尖的地方。

    想考外国语学院这个念头,最早应该就是在年初的时候,咱们饭馆来了好些外国记者嘛,我跟他们用英语对话,就觉得特别有意思。

    只是当时这个念头还是很模湖的。直到这回暑假去香江,那边遍地都是外国人,跟他们聊天,他们都夸我英语说得好,对吧,康康?”

    家康勐点头,在香江时,大哥经常被姥爷叫走,而他们姐弟则一直粘在一块,一起出去玩的。确实,姐姐的英语口语要比他强上很多,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练的,口音很纯正。

    “再加上,哥哥,你跟表哥都曾经说起过,大学里有很多教材都是翻译的外国的书籍,有些甚至是用的原版。

    翻译的书籍,有些可能是太着急了,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你们理解起来感觉不通顺;至于原版的书呢,虽然是原汁原味的,但对于那些英语不太好,或者压根就没学过英文的学生来讲,那就太吃劲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咱们有很多地方,确实落后人这许多。我就想着,把英文学好,然后当一名翻译,把国外那些先进的资料都翻译回来,供给那些英文不好,但实际水平却很高的同志们使用。”

    在家安说最后一段话时,家国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道明亮的光。

    于是,他沉默了。

    之后,他找了个机会,把家安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了父亲许大茂。

    许大茂一听,拍手叫好,“真不愧是我闺女,志向远大。”

    然后,他又皱眉,“外国语学院可是所好学校,她做什么藏着掖着的?”

    家国倒是有些明白妹妹的顾虑,

    “爸,其实也不怪安安,之前不是一直流行着一个说法吗?文科要看文史哲,理科要看数理化这些基础专业。

    其实当时我报志愿时,说要报经济学专业,我们高中的老师也曾经反对来着,他说我数学好,应该报考数学系的。”

    许大茂这才恍然,毕意不是土生土长的这个年代人,在有些时候或者事件上,他的认知时不时会受前世的影响,有一些偏差。

    不过,家国说的那些热门专业,在不久的将来,要变成冷门了。

    反而像经济,外语这些,会翻身把歌唱,成为新的大热门。

    真没想到,这对兄妹,还真挺会选专业,一选就选了个将来的大热门。

    至于家康,则不在他的考虑范围,这孩子,一门心思要钻研,搞研究,也无所谓冷门热门了。

    安安考外语系,他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只是有一点点担心她的成绩,她虽然在班上排名还可以,可外国语学院可不一般,不下一番苦功,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不过这孩子英语学得相当好,到时应该是个加分项。

    知道了女儿的志愿,许大茂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只是,他能做的有限,只有在生活上给予最大的保障。

    另外,他还请大舅子帮忙,从香江找了不少英文原版的录相带,让家安有空的时候就看看,家国这个当哥哥的也够义气,只要妹妹需要,录相机随时可以给她用。

    三个孩子当中,学习最令他担心的就是家安了,现在他能做的都做了,下面就要靠家安自己努力了。

    家康的学习他是一点都不担心,可就是担心这孩子的身体,实在是太弱了。

    可惜现在没有健身房,更没有专业的健身教练。

    他只能给这孩子买回来一根跳绳,强制他每天在屋里跳绳锻炼,让家安当监工,当然,这份工作是她主动要求来的,学业再忙,她也要空出这点时间来。因为看着整日老气横秋的弟弟满头大汗的样子,实在是让令她心情愉悦了,她就是晚上熬夜也乐意。

    跳绳这个运动是许大茂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一个主意。

    现在冬天了,外面太冷,康康身体又弱,如果让他在户外锻炼,一出汗,风一吹,很容易就会感冒。

    可室内就不一样了,有炉子呢,屋里暖暖的,直接就可以穿单衣跳绳,出了汗也不怕,可以用毛巾擦干。只是这样还不能出门,要等身体的热气散完,毛孔彻底收缩回原状后再出门,这样就不会着凉了。

    真别说,许大茂这个办法还真管用,等到了寒假的时候,京城已经经历过多次的寒流,接连下了很多场大雪了。

    家康破天荒的,竟然没有感冒,脸色也明显红润起来,一看就是气血比之前旺盛了许多。

    娄晓娥虽然很忙,但几个孩子她还是很关心的。

    家康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为此,她还特别称赞了许大茂一回,说他真愧是远近闻名的好爸爸。

    许大茂一惊,他还是头一回听说这事儿。

    真不知道是哪里说起的,娄晓娥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她已经不止一回听街坊们提起过,说好些孩子都特羡慕双胞胎,羡慕他俩有个好爸爸。

    至于原因,她估摸着,不外乎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许大茂从来不打孩子,遇事儿他都是跟孩子讲道理的,这和当下的大部分爸爸都有些不同。试问这些上学的半大小子们,有哪几个没挨过打?当然了,不会一个个都跟二大爸刘海中似的,一天三顿照着饭点揍孩子。但在一般人看来,孩子闹脾气了,或是闯祸了,屁股上拍个两巴掌,这是很平常的事情。

    第二件事,可能就是因为许大茂太大方了,零用钱给得比较充足,双胞胎想要买学习用品什么的,从来就没为钱发愁过,就这一条,就能让很多孩子的羡慕加嫉妒了。

    听完她的分析,许大茂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当个好爸爸就这么简单吗?

    ……

    这个寒假,对于许家的三个孩子来说,应该是个忙碌的假期。

    双胞胎不用说,还有半年就要高考,时间紧得很。

    而家国,他之前就曾经说过,想要考研究生,大四就要考试了,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当然现在得赶紧行动起来了。家里也没有人反对,许家现在不缺钱,不急着让孩子进社会工作赚钱。况且,研究生可是个了不起的名称。这年头,大学生已经很稀罕了,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研究生是什么。许家二老在了解了研究生为何物后,那是相当地支持。

    只不过,许大茂却发现,家国没有他想像中的忙碌和用功。

    于是,他找了机会,想跟儿子谈谈心。

    没办法,谁让他是个公认的好爸爸呢。

    不谈不知道,一谈吓一跳,原来家国已经放弃考研了。

    倒不是说他怕吃苦不想考,也不是他成绩不行怕考不上。

    主要原因却在他学校的导师。

    在得知道他想报考研究生之后,导师特地找他谈了话,并不是鼓励他考研,正相反,他是来劝他放弃的。

    用他导师的话来讲,经过之年的十年,国内的高知份子已经断了层了。现在国家急需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才,他们年轻,有知识有文化,还有冲劲。

    所以,他最适合的地方是在社会,而不是学校。

    他学的是经济,并不是那些理论学科,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像他这样的专业,最好就是尽快的学以致用,为新时代的发展添砖加瓦。

    如果他工作以后,还是很想考研,也是可以的,可以考在职研究生,工作学习两不误。

    家国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更重要的是,他的导师是经济系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教授。

    他既然这样说了,家国是无论如何都要尊重他的意见的。

    许大茂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他倒是没觉得什么,就像教授说的,可以上在职研究生。现在这个年代的京大毕业生,已经是个金字招牌了,毕业后分配的工作肯定不会差的,尽快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对家国来说,也不是坏事。

    娄晓娥跟他的意见相同,都是尊重儿子自己的心意。

    有两个人很不高兴,那就是许父许母两人,他们好不容易弄清楚了研究生是怎么回事之后,一心期望着大孙子考上个研究生给他们长长脸。没想到就这样黄了。

    雪上加霜的是,许母才刚刚从大女儿那里得知,大外孙因为上大学太迟,年纪大了,也放弃了读研,明年春年就毕业分配了。

    双重打击之下,老太太整个人都有点蔫蔫的。

    许大茂可是费了好大的精神,费了很多的唇舌,才把老太太给哄好了。

    唉,好爸爸不好当,可好儿子也不是那么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