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我一生好吗!第二部

第一卷 20

    五月末校园原本要举行一场篝火晚会,作为对一个学年的告别。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篝火晚会的主题由“青春是我的色彩”变成了“向灾区人民祈福”。这是一场发生在千里之外且将载入史册的大灾难,山河同泣,举国震惊。然而宿舍里竟有人欢欣鼓舞,大放厥词,说死了十几万人正好减轻人口负担。出于天生的悲悯之心和正义感,陈新跟那个大放厥词的家伙吵了一架,这一架吵得双方都莫名其妙。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傻大军给陈新打来电话,亢奋十足地说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商机,陈新问什么商机?大军说道:

    “你没看新闻吗?四川发大地震了,房屋都震塌了,咱们过去捡破烂砸钢筋卖,保准发财。”

    大军的想法有时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只要稍稍一琢磨就发现十分不靠谱。

    “怎么去呀?路都塌了,开飞机去吗?”陈新没好气道。

    “骑我家的三轮摩托,我拉满油带你们过去。顺便咱们再批发点药品食物过去卖,这都能赚钱。”

    “阿彪也跟你一起去吗?”

    “他不去,他快要考试了去不了。”

    “我也去不了,我还要打工呢!你去找钱海龙吧!他兴许能去。”

    “兄弟,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又不坑你,咱们是兄弟有财一起发嘛!”

    这也许不算是发国难财,但绝对不能算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至少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是,相反对于那些在地震中死伤或是失去亲人的人们来说,这终究是个大灾难。灾难面前,有奇迹有感动,但总有魑魅魍魉的货冒出来制造不和谐之事。比如这两天号召全校师生捐款一事,原本提倡的是自愿捐款,但执行到学生会的那些小干部们手上,再执行到各班的班干部身上就变成了强制性的捐款了。一开始要求是每人至少捐五元,后来又提高到十元。看似不多但要知道学校里有很多学生的日开销是不足十元的,比如陈新就是。这种变了味的强制性做法很是让人厌恶,在陈新眼里,学生会那些成员的诸多表现简直就像黑社会,整日摆着一副人五人六的模样,尤其穿上西服后就更加的像了,不如就叫他们垃圾会得了。

    不过对于刚才大军所说的后半句话是毋庸置疑的,大军是那种永远不会坑害任何人的一个实在人,他说的有财一起发也绝对出自真心。但恰恰是这样的人,所以陈新认定大军这辈子发不了财。

    刚挂掉大军的电话没多久,钱海龙就激动地闯进陈新的宿舍,果不其然就是冲着大军刚才说的那事来的。陈新不甚厌烦果断拒绝后没一会功夫,大军又打来电话,说自己又想到一个大商机,马上奥运会不是开幕了吗,可以去BJ卖矿泉水去,一天卖个千儿八百瓶水,保证能发财。陈新只觉得彻底无语,大军跟钱海龙当初投胎要是投到一块儿就好了,因为他两真像一对亲兄弟。

    地震后的那段时间里,祖国大地每天都在上演着一个个的奇迹与感动。看着新闻里的那些感人画面,再想想八月即将举行的奥运会,陈新由衷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进步,心中顿感慰藉。但当陈新将心中的感慨与钱海龙分享时,钱海龙却毫无共感,并反问这跟咱们有啥关系?国家就算强大了咱们还不是穷的掉渣。国家就算进步了可贪官污吏黑社会不照样横行,城管还不是照样经常打人。钱海龙说的很是事实,但陈新并不苟同,觉得这钱海龙同学实在缺少爱国精神。但当陈新将此话题与阿彪和大军谈论时,阿彪的反应与钱海龙一致,倒是大军愿就此话题做深层次分析,并做出二十年后的分析。大军说二十年后中国就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那时候的中国将实现全民小康,生活更加富足。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会更加的劳累,压力会更加的大。至于其原因,大军不语,只教陈新等到那时便知。

    端午小长假陈新又去了南京一趟,南京这座城市着实令人着迷,六朝古都,依山又傍水,将来若能在此地安家落户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眼下暑期将至,陈新打算就在南京托二姐三姐找个短期工做做,至于啥工作无所谓,只要给钱就行。原本陈新是计划和班上的一些同学跟随学校的组织去苏州上海那边工厂里上班的,可后来打听得知,这竟然是学校里的个别老师勾结中介以实习的名义介绍学生去工厂做一些跟专业一点关系没有的工作并从中抽取介绍费的操作,实在太不要脸了。学校有这样的无耻之徒当老师,就好比老宋那样的败类,除了祸害学生还能干啥。陈新决定等毕业以后一定要写一封举报信寄给教育部举报他们。

    端午之后便是期末考试,一眨眼的功夫一学期又过完了,一学年也过完了,快得如做梦。期末考试是需要极度重视的事情,因为下学期增加了部分专业课,可不像基础课那样随便画画便能及格那么简单。虽然拿奖学金已经无望,但拿助学金也必须满足无挂科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重视。为了确保不挂科,很多同学早早便到考场占据有利地形,并提前在桌椅上抄录好答案,考试时只要不遇到十分变态的老师,基本上是可以放心地抄的。而在这次考试当中,最受大家褒奖的便是那位从琅琊学院外聘教高数的女老师,因为她出的试卷在考试前就已经连同答案一模一样地打印给大家了,一场考试全班同学十分钟便全部交了卷。这样的老师只能说太理解学生了。

    考完试每个宿舍照例会吃一顿散伙饭,不少情侣照例会打一场散伙炮,钱海龙也不例外,为此又跑来跟陈新借二百块钱开房,这一次陈新有点冒火了,质问钱海龙:

    “你当初泡胡晶晶不是图她给你花钱的嘛!怎么到头来还是你给她花钱?”

    “她也给我花过钱呀!请我喝过两次汽水,还请我吃过一次早饭。”钱海龙诚实地答道。

    望着钱海龙猪头一样呆萌的脑袋,陈新简直无语,盘算下兜里的银两,总共也才三百多一点,

    “给你一百五,够了吧!”

    “那怎么能够,开完房还要吃酸菜鱼呢,晶晶最喜欢吃酸菜鱼了。”钱海龙不满地叫嚷道。

    “吃你大爷的酸菜鱼,老子去南京路费都不够了。”

    “你不够我也不够哇!我去苏州的路费还得再想办法呢!”陈新觉得钱海龙这家伙已经是色令智昏,说再多也没用,好像他对胡晶晶是动真心了,未必是如之前所说是冲着胡晶晶的家境而来。想到这里,陈新无奈地抽出钱包把里面仅有的两张百元钞票递给了钱海龙,钱海龙拿到钱欢欢喜喜便要离开,陈新突然问道:

    “对了,你怎么要去苏州了?”

    “你还不知道大军家出事了吗?他爸手底下有个干活的小工摔死了,现在手上的活都停了没活干了,所以我只能去苏州了。”听闻此言陈新深感诧异,赶忙掏出电话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大军家有事父亲往往第一时间就会知晓,从父亲口中得知,原来是大军爸手下一小工中午喝多了还来上工结果从楼上摔了下去当场殒命,而这个小工还是第一天来上班,是旁人介绍来的,真是倒霉透顶了。

    陈新又给阿彪打了个电话,阿彪也闲了段时间,好在最近陈新妈又给阿彪介绍到了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包工队,这才有了点活做。陈新问阿彪高考估了多少分,阿彪自信地认为三百分绝无问题。学费攒了多少?差不多两千来块,学费肯定要指望助学贷款了,但生活费绝对够了。陈新告知阿彪自己马上要去南京找活干,到时候要是有工钱高的就让阿彪一块过来,阿彪满口答应,对于阿彪而言,恨不得立马就能离开金山县那个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