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贼

第342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

    宋应升靠着李自成而坐,只觉得全身都不自在,潜意识想离这些人越远越好。

    可惜他被李自成按住,动弹不得。

    “此诗也就一般般。”

    李自成摇了摇酒杯,淡然说道。

    王志当然不会吭声,宋应升刚欲张嘴,忽然又想到什么,将嘴里的话吞了回去。

    对这人,他已经有了心理阴影,正应了那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吴三桂看了李自成几眼,见他说的认真,并不是故做轻狂,将声音低了几分。

    “竟雄难道还有好的?”

    李自成笑道:“白海棠颜色鲜艳,寓意深长,很容易入诗,何况门、盆、魂、痕、昏的韵,原也不难。”

    “喔……那三桂就等着竟雄的好诗了!”

    吴三桂将尾音拖的很长,虽然再没说别的,但明显有不信之意。

    王志眼睛一转,举起酒来。

    “竟雄,在座都是爱诗之人,不若你也作上一首?”

    “对,对。”吴三桂立即将酒一饮而尽,“不若也作一首白海棠,自然能分高下。”

    看来此时的吴三桂,因为年纪和见识等原因,尚没有太深的城府。

    李自成借白海棠试了他一回,安下心来。

    现在才多大,哪里就能如历史上那般历害!

    马上就要面对后金皇太极,因为历史的缘故,李自成不自觉就将吴三桂划入到后金阵营。

    他轻松摇了摇头,将折扇点向中间绣台,“咱们且看表演,精彩的要来了。”

    吴三桂歪了歪嘴,宋应升也用鄙视的眼光扫了扫李自成。

    就是一个银样蜡枪头,他再次确认,对吴三桂反而起了一些好感。

    却见那位徐老半娘的妈妈又上得台来,将手中的绵帕翻成了一朵红云,尖着噪子说道。

    “苏大家即刻登场为大家演奏,只不过……”

    大家都知道要苏仙子表演并不容易,有好事人立即接口道:“李妈妈,只不过怎么样?”

    李妈妈脸上两团肥肉滚动起来,“小店本小利薄,今夜来的都是大爷,这第一曲嘛,就由各位出价,并附上诗曲,仙子瞧上谁的,就演奏谁的,如何?”

    “好!”

    “正该这样!”

    一群读书人都拿出来最风流的态度,竟相对着绣阁搔首弄姿,以求仙子对自己青睐有加。

    李妈妈早叫人拿上一个大大的盘子,开始接受客人们的赠馈。

    刘家对营销手法的使用已经驾轻就熟,这样简单的小技巧,不但能制造气氛,也能增加不少收入。

    更加顺了王、刘两家之意,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PK.

    PK是无处不在的,欢场上当然也不例外。

    果然很多人在盘子上放下了一些银两,有五两、十两,二十两,但却不曾附曲,他们只是抛砖引玉,知道凭这点银两,不足以打动仙子,只是图一个热闹。

    很多人,都喜欢参与的过程,毕竟胜利者,只有一位。

    李自成大为感慨,自家公司士兵和工匠一月不过二两银子,在这里却连小费都算不上。

    “哗……”

    一听声音,便知有大佬出手,果然,盘中多了一块黄澄澄的金子,看上足有二十两之数。

    现在金银的比例是一比八,那这块金子就值一百六十两银子,算得上不错了。

    不过这人依然没有附曲,想来依然没有信心。

    “三百两。”

    这个数字让宋应升眼色煞白,他腰间所有的盘缠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两银子。

    真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啊!

    王志十分随意地介绍道:“此人是洪山口参将张万春之子张杰。”

    吴三桂呵呵一笑,“此人跟他老爹一样,无甚意思。”

    “伯长,他爹现在很得王尚书喜欢呢。”

    王志对吴三桂十分满意,年纪轻轻文武双全,他想借此让大帅对其多一份了解,相信大帅也会喜欢上这位少年将军。

    张万春。

    李自成记忆中对此人毫无印象,不过对洪山口却记忆深刻。

    那是皇太极三个攻击方向之一。

    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

    心中一动,他仔细看向张杰,见他眼角肿泡,印堂发黑,一看就是酒色之徒。

    “五百两。”

    出价越来越高,这时出价之人也开始附上诗曲,想来对自己有着信心。

    “八百两。”

    “九百两。”

    “一千两。”

    宋应升一听这样的数额,脸色越来越白,他虽然胸有豪情,但在这种销金窟内,没银子完全撑不起胆量。

    吴三桂本来也有打算,不过王志兄弟在这里,知道他们都是金主,因此有些迟疑,不想这价码直接就飞升到了一千两。

    他虽然出身世家,一千两听一曲,对他来说也是难以承受。

    低低呼出一口浊气,他压低了声音。

    “这些银子,都是他爹喝兵血,卖粮食得来的,一千两,真是大手笔。”

    现在卫所的将领喝兵血见怪不怪,王志神色自若,宋应升有些气愤,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张杰拍出一千两银票之后,再也没人跟风。

    银票经过王家在京师试点,已经有了初步的信用功能。

    “伯长,是不是对他不爽?”

    李自成突然开口问道。

    吴三桂下意识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

    “三桂跟他原本不熟,也没有什么过节。”

    见吴三桂说了等于没说,宋应升鼓起了全身的勇气。

    “现在全国大饥,卖军粮,君子不耻矣!”

    李自成知道不光是张万春,就是袁督师也在卖粮,这也是日后不少明粉认定他是汉奸的铁证。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没有一件事是可以用教科书来判定的。

    不过华夏的官员都是读经义长大的,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就是书本上的知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用手中的钢刀作为裁判的工具,也许更适合这个时代。

    “文宁说的不错!”

    李自成将折扇一合,发出‘唰’的一声。

    宋应升见这人支持自己的观点,不知道他又起了什么歪主意,连忙全身戒备。

    看在眼中,李自成感叹读书人心思的简单。

    大部份读书人都是炮灰,一身才学没有机会施展。

    王志只是微笑着饮酒,并不着评价,他知道自己的话是越少越好。

    吴三桂眼珠一转,气愤地说道:“张杰人模狗样,听说玩过不少军户的媳妇,很多人是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