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贼

第459章 羞与此人为伍

    皇上登基不久,内阁动荡不已,六部更是如走马灯似的变动。

    京师尚且如此,在外的封疆大吏们岂又能坐的做呢?

    “大人,学生认为,这事成与不成,还得看王公子的意思。”

    王元雅对这事并无所谓,能和山西结一段善缘,对自己只有好处,并无任何不妥。

    得了王巡抚这话,耿如杞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山西商路畅通,货品满目,王公子想来是愿意的。”

    徐阶无话可说,不过他看着栏杆上倚着的女儿,突然有了信心。

    再多的外部条件,只怕也挡不住那份儿女之情啊!

    徐小小自然不知道她老爹的心思,她正在开心的接收着这些富豪之女的捐赠。

    “小小,我捐一百两,你……你能不能帮我要王公子手中的扇子。”

    “当然没问题。”徐小小毫不迟疑就答应了下来。

    扇子价值一百两银子,也只有王公子才能卖出这个价吧?

    “我这也有五百两,是我全部的体已,只求王公子一首诗。”

    红衣姑娘深情款款的看着楼下李自成的身影,声音小的可怜,十分的不好意思。

    诗文无价,一字千金,五百两银子,连她自己也觉得太少了,所以她拉着徐小小的双手,将自己的担心传递了过去。

    “姐姐,他一定会给你写的,情义无价,是不能用金银来衡量的。”

    徐小小觉得自己口吐莲花,仿佛化身为乾坤袋,要将这楼上女人们的钱财搜刮干净。

    杜芊听到这里,小嘴一歪,她自然不会去找徐小小帮忙,不过她有信心凭本事让李自成刮目相看。

    要得到男人的心,就要找到男人的需求,这群花痴女人是不懂的!

    杜芊快步离开了那群姐妹,她想一个人慢慢回味。

    公子的婉约之意,只怕是当世第一!

    自己真是班门弄斧,当时他连嘲笑都懒得发出吧!

    想到这里,杜芊有些安慰,他并未许什么彩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难道他对自己……

    真的呢,自己无论是身材还是相貌都不比小小逊色,他,一定是故意的,故意在自己面前展示才华。

    雄性动物求偶之时,不都是喜欢展示实力吗?

    一念及此,她心如小鹿乱撞,低声吟道。

    “天凌阁中,公子多情,碧纱窗下,佳人痴心。”

    正在此时,台上响起了古风曲,杜芊忙收了绮念,将神念回到现实之中。

    茶微满,袅袅熏香短

    墨转淡,仓促了秦篆

    夜欲寒,怨君仍未还

    声声慢,低吟菩萨蛮

    ……

    清风岸,送君出阳关

    影孤单,却道人情暖

    青丝绾,痴心羡红鸾

    轻轻唤,伊人一声叹

    ……

    石桥纸鸢,兰亭竹苑

    与谁共婵娟……

    这场舞蹈结束,余音过后惊雷连连,天凌阁都要爆炸了。

    王公子怎么有如此的才情,这词填的是婉约之极。

    默念着这样的词句,想着王、刘两家争先出价的悬赏,杜芊下定了决心。

    如果那物能投王公子所好,自己只要他一句承诺,这楼里的女人,谁能争锋?

    ……

    “建斗,你真是一个怪人!”

    刚才和李自成打了招呼的方面书生快步走进包房,见房中仅有一人独坐,大为感慨。

    那人专心看书,并不曾感觉到有人进来,楼外如此喧嚣,他却如孤峰自守。

    方面书生名叫杨廷麟,正以贡生的身份就学于京师国子监,以求考取进士功名。

    东虏南下,京师震动,国子监都是热血青年,在刘、王两家学子的倡义下,纷纷振臂大呼,要为国家出力,他便去投好友卢象升。

    卢象升是天启二年进士,初进户部任主事,现在累迁至大名知府。

    各地兵马皆进京勤王,卢象升和杨廷麟忠君爱国,当然不会例外。卢象升散尽家财,招募到一万余兵将。

    从大名到京师短短的道路上,卢象升便看出来,这一万将士根本就顶不上太大用处。

    不要说对战穷凶极恶的东虏,就是平日里行军,那军纪军容便十分的混乱,乱哄哄并不象军队,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卢象升凭借自己的威望,加之杨廷麟在三府之地也有些号召力,才勉强将这一万余兵将士压住,比其它的部队稍好一些,但离精兵差之十万八千。

    听闻遵化城中义勇大社也是临时征调,却能挡住东虏兵锋,卢象升好奇之余,也存了学习的心思,拉着好友杨廷麟前来遵化求取真经。

    不想初到遵化,却遇上这台晚会,卢象升大失所望,不想出去观看歌舞,便一人在屋里看书。

    扬延麟见卢象升看书入迷,心中好奇,便不再说话,而是偷眼瞧去,本以为好友在看什么稗官野史,入眼处却是《将苑》。

    卢建斗居然在这种气氛下还能用心读兵书,杨廷麟大感佩服,自己心思已乱,就算《孙子兵法》也是看不进去的。

    这时卢象升终于感觉有人进来,将眼光从书上抬起,见是好友,轻轻将书合上。

    “伯祥,咱们这就离开遵化,回通州去。”

    杨廷麟一愣,说道:“建斗,咱们刚来遵化,还未曾拜访王巡抚、徐县令及义勇大社,为何就要急急回去呢?”

    叹了一口气,卢象升站了起来。

    “我本以为王成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大才,所以才存了学习的心思,不想今天一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他的重点并不在这次战役上,在乎的只是王家的利益,这种人,不值得结交。

    杨廷麟对这台晚会也颇有些微词,诗词作的再好,也不能退敌,在这里轻歌曼舞,和眼下的局势格格不入。

    不过他没有卢象升这么偏激,开口劝道:“建斗,大胜一场,喝酒观舞,也没什么。”

    “呵呵。”卢象升脸上讽刺的笑容更多了。

    “大胜?”他声音放大了许多,一指远方,“城外的东虏退了吗?何谓大胜?危机解除了吗?”

    杨廷麟知道好友的脾气,最是眼里容不下沙了,摸了摸鼻子,不再说话。

    “东虏现在占据主动,他们这次攻城失败,还有下次,,伯祥你看看,这城里的人却不思进取,只知道花天酒地,特别是王公子,竟然不顾斯文,和名伎同台,我,我真是羞与此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