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多少事

第一百零六章:封无路

    气势磅礴,逼得剑修连连退避,却能借力打力,屡屡化险为夷。又是奋力一剑,竟然将周宇的气势拨毁,一时无力可用。

    剑修乘势追击,周宇拨枪应敌,一时间竟然有些攻守异性之势。

    周宇抵挡不及,只好抽身远走,剑修哪里肯放,紧紧追赶,一剑便刺向后心!却再难进半分。痴痴懵懵对上周宇的目光,直到肩头鲜血缕缕落入地面,才反应过来,真如两世为人。

    “回马枪,果然名不虚传。”

    “你不该追来的。你若一心拖延,半柱香时间不是难事。你瞧出来了吧,为什么?”

    “我想试试。”

    “你叫什么?”

    “封无路。无路请缨的无路。”

    “真不再考虑一下,我觉着让我娘教你挺好的。”

    “我有师傅,我要等我师傅回来。”

    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什么师傅教出来什么样的徒弟。封无路还说自己师傅傻,他也不见聪明多少。

    “要不要留在京城?皇家禁卫之中,应该有你立身之地。”

    封无路依旧摇头:“我哪也不去。”

    周宇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他不得不抬起头来与之对视。那双眼分明不谙世事,是少年模样。

    周宇转身走向擂台外,从自己休息的桌案处找出一个小瓷瓶,隔空遥遥丢给他:“记得上药,我尽力了,这一枪收不住。”

    封无路点了点头,揣着瓷瓶下了台去领银子。这是官家发的彩头,只要斗过了第一关的禁军,就可以领一百两银子。一百两银子,说少,寻常百姓家一辈子也见不着这样的富贵;说多,就封无路揣怀里的那瓶,不知能换多少张一百两的银票。

    封无路走后,比斗照常进行,一直摆了将近半月时间,愣是一个过关的散修都没有,周宇也有些头疼了,这般做派会不会引起江湖势力的反感?

    当然,她的想法,大不了是把她换下来或是缩短时间要求,要她手下留情是万万不能的。

    待到擂台高束,演武停止,京城再见不着一点鹅毛的影子,已是上元花灯节。

    今日不宵禁,二更时候,一路上还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天下百姓都来过节。两旁边也有买是也有卖,路当中是也有舞狮也有杂耍。你看那两人披那锦缎,直把个雄狮舞得活灵活现。你看那路中央,耍猴的艺人叫那古灵精怪的小家伙骑独轮学作揖,憨态可掬。夜幕里铁树银花映那汉子浑身汗如水淌,星空下有多少灯火长明。

    八贤王府的出游队伍分成三截,朱旭拉着二妮跟良儿往前跑,看不尽的繁华盛京。王爷与王妃在后边走,不徐不疾,不骄不躁。朱雪瑶原本陪在爹娘身边,叫那大街小巷奇珍异怪琳琅满目迷了眼,渐渐落在了后边。

    “师傅,你放我下来吧。”

    良儿有些窘迫地扶着自家师傅的肩头想要下来,街上尽都是些小娃娃骑在自家爹爹肩头,他都这么大了,更学了字习了武,不能跟小孩子一样了。

    朱旭没有听他的,只管走路。今儿是十五,离茶道会只有半个月了,路上不急赶着,慢些走就要五天不止,再加上总要提前个两三天到场,自己留在家里的时间也就这几天了。到时候是自己跟阿爹去,妹妹跟阿娘留在家里,良儿也留下。一直到五月盛会结束,算下来,就得一百天。他跟良儿从来没有分开过,更别提这一别就是百日。

    山长水远,天高海阔,走时春未至,归途已无春。

    你看那月明正照离人意,真是可奇可怪。

    “师傅,良儿要那个!”良儿话刚出口,就忍不住捂住自己的嘴,这一下叫他险些坐不稳,摇摇晃晃就要掉下来。

    朱旭伸手扶了一下,问他:“要什么?”

    良儿重新开口:“师傅,我要那个小人儿。”

    朱旭顺着良儿手指的方向,是个烙糖画的摊子,铁勺作笔,糖水作墨,三两笔真勾勒得有模有样的。

    “好啊,良儿要画个什么?”

    “画个师傅!”

    什么话!糖画儿是要吃的,你还想吃了师傅不成?小孩子单纯,童言无忌,朱旭没做计较,只是托辞糖画师傅手艺有限,画不成人的。

    “那师傅要什么样的?”

    师傅啊,师傅不爱吃糖。

    朱旭没去弗了良儿的兴致,挑挑选选:“我来个小喜鹊儿吧。”

    “那良儿要画个树!”

    这都挨着吗?你问我要什么样儿的,我还以为你要选个一样的呢,闹了半天这都不挨着。

    良儿可不管朱旭怎么想的,抱着个只有枝枝丫丫没有树叶的糖画儿,欢欣雀跃。朱旭捏着那一片糖,看看糖又看看二妮,看看二妮又看看糖。

    “世子哥哥,怎么了?”

    “没,没事。”

    朱旭终究没把手里的糖送出去,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甜甜腻腻的,一点儿也不好吃。

    他朱旭是什么身份,什么脾气?尚书敬酒我不喝,侍郎走神我掀桌,郡守敬茶我挑刺,总兵点将我唱歌。他连赴皇宫宴会都敢拒酒,可这会儿徒弟吃糖,他不得不陪。

    “师傅!”

    正月二十三的清晨,良儿拼命拽着朱旭的衣袖,不依不饶。他到今日才知道,明日自家师傅要跟师公一道出发去参加茶道会,居然不打算带着自己!

    朱旭私心不想让良儿去,什么天下英杰,什么少年天才,他不在乎,他不愿意让这么小的孩子背负上不属于他的沉重期盼。

    “良儿,你乖乖在家,师傅很快就回来了。”

    你骗小孩呢!这一走就是三个多月,说什么很快回来?

    “师傅,为什么不能带良儿,良儿哪里做的不好吗?”

    “没有没有,良儿做的很好。”

    “那师傅为什么不愿意带良儿?”

    “因为师傅希望良儿能开开心心地张大,不像让良儿的天赋与本领变成良儿的束缚。”

    “良儿不明白。”

    “良儿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孩子,若是到了茶道会上,天下人都看见,到那时,天下悠悠众口,江湖期许都要压在良儿身上,师傅不愿意。”

    “良儿不怕!师傅要良儿如何便如何。天下人怎么说,良儿一点都不在乎!”

    王爷开口:“叫他跟你一起去吧。当年阿瑶也是这般模样。”

    “阿爹!”

    王爷拍了一下朱旭的头,又揉了揉良儿的脑袋:“你是个软弱的性子,所以总想着把身边人,尤其是比你矮些的都护在身后。可这孩子跟你不一样,叫他去就是了。天下人悠悠众口,压不倒他。”

    “师公!”

    良儿很高兴,师公开口,师傅也得乖乖听话。

    “再说,你把你的徒儿看的过重了。茶道会上,最上头还有我们这些人顶着,下边还有你师姐,再往下就是玉剑宗、龙虎山、大袋宗的小辈,还有冯家的那个小子。不单你徒儿一个是成材的。再说,真有个什么,我还没老呢,叫天下人只管冲我来。”

    朱旭无可奈何。阿爹是阵战厮杀出来的,最是血气方刚,与自己不同。阿爹说的没错,自己是个软弱的,所以总想护着别人的软弱。阿爹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总想着放手看别人也如他那般顶天立地。

    朱旭把良儿拉在自己身前:“那你听师傅话吗?”

    “听!”

    “那等到了茶道会上,你不许私下与人见面,有任何人因着任何事由要找你,都要由师傅领着。”

    “知道了!”

    听师傅的意思,是愿意领着自己一块儿走了。

    “再有,天下谁人贬你你莫要放在心上,夸你你也莫要听信,只当没去过茶道会,没听过那些话,还跟往常一样。”

    “嗯!良儿只听师傅话!”

    屁话!刚才师公帮你教训师傅的时候没见你帮忙?

    吃过了早饭,安抚住了徒弟,这边还有一茬呢!

    朱旭带着良儿在院子里练武,阿瑶就在边上,也不说话,只静静地看着。

    从记事起,她与哥哥最长的一次分别,就是前年哥哥伴随太子去宋国顺带收个徒弟的那回,也没有三个月。

    朱旭丢下良儿自个儿挥剑,走到妹妹身边,也不说话。兄妹两个面对面沉默以对。

    到底还是朱旭先开口:“不过三个月嘛,很快就回来了。”

    这话要是有用,怎么没能劝住你自个儿的宝贝徒弟?

    朱雪瑶没说话,静静地点了点头。她与良儿不一样,良儿是挂在自个儿师傅身上了,她不行,她得留在家里陪着阿娘。

    “其实我之前也跟阿爹说,干脆叫上阿娘,咱们一家子一块儿,也挺好的。”

    “咱们一家子不该都离京。”

    “陛下又不在意这些。”

    “总要有个说法。”

    这个平日里比她哥哥更无法无天的小姑娘,真遇上事了,比她哥哥更能顾全大局。更何况,她如今亦有不能离京的理由。

    正月二十四一早,朱旭睁开眼,就瞧见自家宝贝徒弟凑了上来:“师傅!”

    “良儿,今儿醒得早啊?”

    良儿傻笑着想敷衍过去。叫朱旭一眼看穿,这傻孩子,一晚上没睡。

    朱旭无奈:“你呀,一会儿路上睡吧。”

    这几日,不独王府,天下各国、江湖各派皆动。八方风动,四海云集,天下共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