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中漫步

第十三章

    云瑞往回走了一段,一路走便一路想,这次回去要再寻着由头来一趟阿哥所大约不会像今天这样顺畅,毕竟有十阿哥在前面担着,哪个不长眼的敢多问一句?回了毓庆宫且不说时时有杏翎跟着,单是宫中近日正传得热闹的‘英雄救美’这一桩,自己单去找十三阿哥就容易引人注意,只怕落在别人眼里又会传出什么话来。何况香囊一事还没来得及打听,与其择日倒不如撞日,想到这里,心下就有了主意,旋身折返回去重新敲开了阿哥所的朱漆大门。

    再到阿哥所,只觉得路上碰到的太监宫女们眼神都不对,总有种隐晦说不出来的感觉。走到屋外时,已有太监正候着,见云瑞折了回来也不意外,陪着笑忙请安说道:“格格这边请,主子正等着呢!”他这样一说,云瑞虽诧了一诧,头却点得飞快,脚也半点没犹豫地跟着进了屋子。

    十三阿哥半倚在榻上看书,看云瑞进来,便将手上的书放在一旁的几案上,扬了扬下巴,笑着说:“你来的比我预计的更早些。”

    之前加的椅子都已经撤了下去,重新在十三阿哥旁侧置了一把六方椅,里面放了两个软垫,几案上除了他刚才正看的书,有一杯茶和一杯乌梅汤。十三阿哥招招手,接着道:“过来坐着说,我这样看着你,脖子软。”

    云瑞并不同他客气,在椅子上坐下,端起乌梅汤抿了一口,清甜消暑,一时觉得十三阿哥年纪虽不大,竟是个体贴的。他此刻双手抱住后脑,找了个舒适的姿势,半眯眼睛说:“有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他既开门见山,云瑞也不是个扭捏的人,想了想,说:“待九阿哥十阿哥生辰出宫采办时,你能不能想法子让我也跟着去一趟?”

    十三阿哥睁开眼,把身子坐直了些,挑了挑眉看着她,问:“你出宫是有什么事么?”

    云瑞咬了咬嘴唇,这个阿哥爷精明得很,若不说实话定会被他拿腔拿调地调侃一番,反倒落个抱怨,遂老实交代:“七月初九便是我姐姐生辰,以前未进宫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看戏,虽不刻意送生辰礼物,却是其乐融融的。如今她在这宫中只有我陪着,便想着送她个特别的东西,让她高兴一下。”

    十三阿哥笑了笑,接着她的话说:“你姐姐是太子妃,身份尊贵,只怕到时候去毓庆宫送礼的人不挤破门槛也算好的。”

    云瑞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挤破门槛的,看重的是姐姐太子妃这个身份,谄媚讨好的却是太子,又有哪个是出自真心?这个道理她清楚,十三阿哥怎会不明白,可是既然有求于他,态度自然得端正些,遂将几案上的茶杯递给他,软着声问:“这个忙你帮是不帮?”

    十三阿哥接过茶杯,灌了一口茶,很是受用地笑了笑,一耸肩道:“这倒算不得什么难事。”

    他答应得爽快,云瑞颇激动,“真的?”十三阿哥眼珠子转了转,说:“我若帮了你,你要怎么报答我?”

    云瑞心道,果真是个精于算计的,伸手在腰间摸了摸,正是十三阿哥那日塞给她的玉佩。她眨了眨眼,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和蔼乖顺,遂问道:“你那日说的话可还作数?”

    他虽面上有些为难,却不赖账:“自然作数。”接过玉佩又用手指磨蹭一番,道:“等日子定下来,我就让人去知会你。”

    云瑞埋头又喝了一口乌梅汤,出宫的事情有了眉目,便开始琢磨那日埋在梨树下的香囊一事又该怎么开口,此时总不能过河拆桥,张口问他是不是拿走了自己的香囊吧?她觉得应当问得委婉一点,沉默了好一会儿,鼓足勇气问:“听说……我的香囊在你这里?”

    十三阿哥抚着杯子,不慌不忙地续了水,轻轻地说道:“嗯,就是你藏在梨花树下的那个香囊,在我这里。”

    云瑞咳了一声,没想到他应得这样干脆,也不与他绕弯弯:“那日你明明比我先离开……”她停顿了一下,酝酿着后面的话应当怎么讲。

    还没酝酿出个门道,便被十三阿哥将话接了过去:“你走后我又折回去了。”云瑞愣了一下,心中慨叹,债主追上门还能做到这般从容淡定,十三阿哥的脸皮着实有点厚。

    十三阿哥目光在云瑞脸上扫了扫,慢条斯理地问她:“你与董鄂.灵珊相熟?”

    “唉?”云瑞不明白他何以有此一问,一时不解。她与灵珊格格实算不上相熟,只觉得灵珊格格性格活泼,二人倒也能说得上几句话。

    十三阿哥撑着腮继续盯着她看,嘴角往上弯了弯,眼中的笑意逐渐淡去,“那日我折返回去,看见董鄂.灵珊正在那棵梨花树下。”顿了顿:“你说巧不巧?”

    这是云瑞没有想到的,太子大婚那日是她与灵珊格格第一次见面,她自以为离席时没有惊动任何人,灵珊格格出现在那里,她不能确定是尾随还是巧合。

    外面天气极好,天光明澈,日色若金,十三阿哥想起第一次见到董鄂.灵珊。那日的天色与此时一般明媚,她刚随三福晋入宫,不过五六岁的年龄,却将傲睨自若不可一世的官家小姐的毛病习了满身。即使如此,他对她也是没什么印象的。他上面有十余位皇兄,稍长一些的皆已妻妾成群,是以,三福晋的这个妹妹,打从照面起他也并不怎么记得。但要论真正对这位灵珊格格有一些实在的印象,是在康熙三十一年的一场塞外围猎。

    那时十三阿哥尚不足十岁,虽平日能骑善射,但塞外围猎这样需直面凶兽的场合,他亦只能作壁上观。除年纪不足的阿哥们,有幸观赛者皆需圣上恩准,三福晋入宫三年方有这场围猎,是以康熙帝准三阿哥胤祉携家眷前往,董鄂.灵珊便也承了这份圣恩。

    这场围猎,康熙兴致正浓时,与几位同行的皇子比试骑射,仅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与之不分上下,皇帝十分欣喜,两位阿哥各自封赏豹皮一件、麋鹿一双、猞猁狲一双、活兔一双。能与太子同得恩赐,三阿哥一时风光无限。三阿哥素来讲求为人做事低调含蓄,但这份无限的风光却叫董鄂.灵珊险些犯下藐视圣恩的大罪。

    御赐的东西,若是死物,便要细心存放。若是活物,就更需好生供养着,伤了死了都得有个说由。是以,这次赏下的活兔一双,就有专人养着,丝毫不敢怠慢。

    而习了一身官家小姐毛病的灵珊格格,彼时正直年幼无知的年龄,一双兔子看起来可爱又温顺,便正巧入了她的眼,尽管负责饲养的宫女再三劝诫,她皆充耳不闻,反倒是一顿奚落辱骂。宫女虽受委屈,也晓得事关重大,忙将此事回禀了三阿哥。折返时却见董鄂.灵珊不知何故正怒不可遏地将一只活兔高高举起,方欲砸下,幸被前来的三阿哥拦下,否则定当难以收场了。

    这件事情被三阿哥压了下来,仅当事人与极少的两三人知晓,十三阿哥便是当事人以外极少的那两三人。事情虽盖过去,但据他所知,董鄂.灵珊当日连夜就被送回京城,想来少不了一顿责罚了。那件事后,董鄂.灵珊便收了性子,成了现在这副见人都是和言善目的乖巧温顺模样。

    此后十三阿哥每每见到她,总会想起多年前那个嚣张跋扈的灵珊格格,便禁不住心生感慨,在这偌大的深宫中,需如古语: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剐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