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斩妖除魔

后记:妖族

    时光匆匆,数年过去。

    此时的大周,已是万古未有之皇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百姓人人安居乐业,幼童人人练武习文,再无内城与外城之分,更无城池与荒野之别。

    蒸汽机四海推广,解放生产力,各行各业迎来技术革新,机械化工农业已然兴起。

    同样的,妖族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

    在大周皇朝的崛起过程中,妖族出力不小,尤其后期一个个遗迹出世,无数圣境乃至圣境以上的妖族纷纷复苏,加入了大周皇朝,成为单独的妖族序列之后,更是成为了大周人、鬼、妖三军之一,乃是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时至今日,妖族已经获得了人族的友谊,且获得了人族平等尊重的对待。

    甚至,为了妖族,方林父子登仙后还专门前往了九天之上的天宫,拜访青帝,请求青帝废除了这一方天地废除了“妖仆”制度。

    毕竟,青帝才是这方世界的天道,主宰一切,造化一切。

    而对于方林父子二人,青帝也是非常给面子,一口答应,且立即施行,将这道规则改写。

    从此,妖族再也不必沦为仆从,尤其是在违逆本心的情况下,无人可再强行拘拿妖魄,逼迫妖族为奴。

    而大周皇朝大力发展蒸汽机,解放生产力之后,大大促进了农业与工业,十年过去,粮仓遍地,畜牧发达,五谷丰登,世人对环境与资源的利用有了极大提升。

    为此,大周皇朝,不管人族还是妖族,再也无需为食物发愁。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充足的物质之后,在朝廷新设立的妖礼司的大力支持之下,妖族开始开办学堂。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融入人族,在人族的生活中融入自己。

    渐渐地,妖族开始理解人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有了自己的人族朋友和伙伴,开始懂得珍惜和感恩。

    他们的脑子里不再是争抢与杀戮,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时间继续推移,妖族不再局限于妖军之中,文人群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妖族身影。

    科举中,也开始出现妖族举人、进士。

    他们风度翩翩,出口成章,举止优雅,若非身上散发着天生的妖气,且完全无需隐藏,妖族文人与人族文人,几乎已经没有区别。

    朝堂之中,也渐渐开始出现了妖族的身影。

    他们并不觉得自己乃是异类,在其职谋其政,他们会有朋友,有党羽,亦有政敌。

    他们敢于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敢于谏言,不为妖族,不为人族,只为朝廷。

    而人族官员们亦并未对妖族特殊看待,上官维持对下属该有的威严,下官对上官保持该有的尊重,无论种族,只谈官职。

    妖族官员之中,忠心耿耿、廉洁奉公者,一心为朝廷和百姓着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有贪恋权势者,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追求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

    有道貌岸然者,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君子之风,但实际上却心狠手辣,不择手段。

    亦有忠诚正直而又不拘小节者,忠诚于朝廷和百姓,但也不拘泥于一些小节,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可以说,人族官员有多少种,妖族官员就亦有多少种。

    人族官员为了百姓义正严词,妖族官员同样如此,因为大周皇朝的百姓之中,本就包含了数量庞大的妖族。

    妖族与人族并未分隔而居,相反,如今人族与妖族的关系,就好似原本江北人士与江东人士一样,人与妖之间没有歧视,谁也不会因为种族而产生隔阂。

    这便是方林父子成就仙人之尊后,与老皇帝联手共同建造的一个理想国。

    也是父子二人与老皇帝彻底开诚布公后,向其描绘了上一世现代地球的社会特征后,三人共同的美好愿景。

    所谓理想国之不在于疆土之广阔,不在于国家之富饶,而在于消除歧视,和平共处。

    当然,再理想的国度,也无法消除贫困,无法杜绝犯罪。

    因为不管人族还是妖族,只要是开智生灵,就总有欲望,有欲望就会滋生善,也会滋生恶。

    可能因为爱情,有人会对某个人或某个妖或感激涕零,或恨之入骨。

    可能因为前途,有妖会对某個人或某个妖或感激涕零,或恨之入骨。

    可能因为某种因,不管人族还是妖族,相互会结下爱恨情仇的果。

    以上种种,无需详表,无需赘述,现在的大周皇朝,妖族和人族也许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着无数爱恨情仇,但,这一切都已经跟人族与妖族的大框架无关。

    因为权势、富有、爱情等出现的歧视、仇恨,仍旧不可避免,但已经没有人或妖,单单因为人与妖的区别而去爱、去恨、去歧视。

    这一点,没有人会去干涉。

    永远也不存在没有痛苦与悲伤的天堂。

    人间百态,方是人间。

    但此时的人间,是人族和妖族共同的人间。

    大周皇朝也是一个人族与妖族所共有的盛世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