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穿三国

第103章  借我一双慧眼吧

    确切情报表明,孙权本人不日将到赤壁前线犒劳将士。/.QВm/曹操把蔡瑁召进主舱。屏退左右,嘀嘀咕咕的耳语了一番。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蔡瑁象踩着风火轮一样忙乎去了。

    江南,周瑜接到通知,召集了江东将士,列队迎接孙权的大驾。出于对盟友的尊敬,刘备也亲自率领将士代表出席了欢迎式。

    站在营寨的门楼上面,看着底下如标杆一样挺立的将士们,孙权大爽,亢奋的进行了一场以保家卫国、打倒曹贼为主旨的总动员演讲。

    小西北风呼呼的吹着,旌旗猎猎。演讲末了,孙权站在门楼上振臂高呼:“消灭曹贼!匡护大汉!保卫家园!”

    心狂跳,血液沸腾,将士们群情激动,举起手中的刀剑,应者云集:“消灭曹贼!匡护大汉!保卫家园!”如虎啸似狼吼的声音响彻云霄。

    帅呆了!黄硕用肘尖轻轻碰了一下执扇肃立的诸葛亮,轻语:“怎么样,我的这个点子不错吧!”

    诸葛亮微微颌首:“妙哉,妙哉。”当初黄硕提议借孙权犒军之机,搞一场别开生面的战前总动员。他觉得早就已经开战了,再费心费力的搞什么总动员。纯属多此一举。他从心底里看不上这类的花枪。没想到,黄硕的提议却得到了周瑜的大力支持。他当即就快马传信,把黄硕准备好的演讲稿送给了孙权。

    现在看来,这种战前总动员效果真的超级棒,尤其是最后面那几句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口号,妙不可言。将士们个个精神极度亢奋,跟小牛犊子一般,士气空前高涨。

    不料,场外突然起了不和谐的音符。原来,曹操乘着孙权集结部队搞演讲的空档,竟光天化日的派了一支小分队来摸营。谁知,诸葛亮早就算准了曹操会来捣蛋,早早的命令赵云带人埋伏在暗处守株待兔。

    三下五去二,赵云的枪头就抵住了小分队队长的胸口。

    “别,别,我投降,我投降。”来人吓得脸色煞白,浑身上下象打摆子一样抖个不停。

    赵云厌恶的收回银枪。扎死这样的软骨头,会脏了他的枪。

    旁边的军士立马涌上来,手脚麻利的将小队长五花大绑,和其他俘虏绑成长长的一串。

    没想到自己的屁股还没落座,就有敌将被俘,孙权喜上眉梢,饶有兴趣的邀了刘备一起亲审这员敌将。

    不等大刑伺候,这个小队长就一五一十的全招了:他叫蔡和,是蔡瑁的堂弟。跟着蔡瑁一起归顺曹操后,在军中任偏将军。这次。他接到上峰命令,潜到江南,意图行刺孙权。

    “君侯,末将当初是被迫归,不,投降曹操的。末将上有老,下有小,被蔡瑁那个混蛋胁迫,不得不投降,请君侯明鉴。”看到刘备跟孙权端坐在一起,他立马膝行至刘备跟前,“皇叔,蔡瑁那厮向来骄横跋扈,在外人看来,我们是同宗的堂兄弟,但实质上,在他眼里,我们还不如他家的家奴。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他说一,我们就不敢说二。末将早就受够了那厮的欺压,接到任务之初。就已经打算借着这个机会,诚心诚意的归顺你们。还望两位君侯不要嫌弃末将蠢笨,收下末将。”说着说着,泪眼叭叭,语不成句。

    刘备被他一腔真情感动了,眼角有些润湿,拈起大袖口,揩试眼泪。

    孙权感叹万分,上前亲自为蔡和松绑:“将军为家族所累,才屈服于曹贼。权能看得出其中有太多的不得已。现在将军能弃暗投明,实在是可喜可贺。”

    蔡和感动得一塌糊涂,竟呜呜的哭起来。

    黄硕不由打了个冷战,鸡皮疙瘩落了一地。晕,这些人简直可以去竞争金马影帝了。

    因为两位老大都发了话,所以蔡和投降后,被孙权收至帐下,成了一名杂牌将军。显然,他对这个结果很满意,一天到晚乐得合不拢嘴,做事不遗余力,又讲义气、乐于助人,从来不摆将军谱。因此,很快就和将士们打成一片,得到了大多数士兵的好评,人气指数扶摇直上。

    但是,周瑜和赵云都看不上他。尤其是周瑜,在他主持的军事扩大会议上,竟轻蔑的骂他“二愣子”、“傻大个”,既外表粗俗。又无内秀,连红漆马桶都不如。

    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勾下了头,一言不发。

    “大都督,都是同袍弟兄,你何必如此刻薄!”坐在角落里的黄盖闷声闷气的冒出来打抱不平。

    “放肆!本都督讲话,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老匹夫来说三道四!”周瑜虎目一瞪,呼啦啦的把手里的竹简冲着黄盖狠狠的掷了过去。一击即中,黄盖的额头上开了一朵鲜艳的血花。

    “莽夫!”哼,拜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所赐,他老人家屁股上的棒伤才刚结疤呢,这头上又添了新伤。叔叔可以忍,婶婶也不能忍。黄盖气得跺脚,顾不得擦去额头上的血水,哗啦抽出贴身的宝剑,欲与周瑜拼命。

    众人连忙一边手忙脚乱的把两人分开,一边七嘴八舌的苦劝。

    诸葛亮好言好语的把周瑜拉走了。周瑜啐了一口,怒道:“哼,本都督大人有大量,懒得理你这个老货。”

    气得黄盖再一次狠狠的问候了周郎的十八代祖宗。

    好好的会议变成了一场闹剧,大家摇着头三三两两的离去。

    蔡和掏出自己的帕子递给黄盖:“黄老将军,多谢您为末将出头。”

    “小事一桩。都是同袍,亲如手足,不足挂齿。”黄盖瞅了他一眼。接过帕子,草草的揩去额头上流出来的血滴。

    见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蔡和摇头轻叹:“末将的运气真的差得很。原本以为投靠了主公,能够大展鸿图,创出一番天地。不想,大都督视我如猪狗,在他手下怕是难有出头之日。”

    “哼哼,周瑜那小子算什么!”黄盖把帕子扔还给他,不以为然的说,“老夫才是真正的三朝元老。你能力出众,老夫就很看好你。稍后就找个机会跟主公好好推荐推荐你。相信老夫。你一定会出人头地的。”

    不料,蔡和把头摇得象个货郎鼓一般:“不不不,末将乃一名小小的降将。而老将军德高望重,战功赫赫。末将会沾污了您的名号。”

    听了他的话,黄盖的眼神黯淡了下来,苦笑:“唉,连你也看出来了,老夫刚刚只是在吹牛罢了。什么狗屁战功赫赫!如今老了,主公早就不把我这个糟老头子当一回事了。要不,哪会落到这番田地。”说罢,一扭一拐的独自蹒跚离去。

    看着他沧桑的背影,蔡和的嘴角诡异的轻轻勾起。

    晚上,他提了一壶好酒,悄悄的溜进了黄盖的房间。

    三杯烈酒下肚,黄盖脸颊潮红,有了三分醉意。他紧紧抓着蔡和的双手,恨恨的说:“周瑜小子以为我老了,不中用了,所以才不把我放在眼里。哼,他日,我若得了势,一定要把现在的屈辱加倍还给他。”

    蔡和眯缝着双眼,在一旁添油加醋:“不过是孙家的一个小小的家臣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以老将军的能力,封侯都不在话下。喝酒,咱不跟他一般见识。”

    “封侯!”黄盖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是啊,让朝庭下表封侯。堂堂正正的大汉侯爷,岂不比孙家的小家臣强上千百倍?”蔡和挪到他身边,用诱惑的口吻轻轻说道。

    黄盖怔了一下,仰脖喝尽杯中的美酒,咂巴着嘴巴,大声赞叹:“好酒。”又一连饮了三大杯,竟醉眼朦胧,趴在几案上沉沉睡去。

    呵呵,封侯进爵,哪有人抵挡得住这样的诱惑!蔡和看出了黄盖内心的犹豫和贪婪,暗自欢喜。策反计划成功了一半。

    接下来的两天里,他故意把黄盖凉在一边,继续扮演着“傻大个”的角色。暗地里,却密切监视着黄盖的一举一动。老家伙显然是动了心,这两天茶饭不思,老是走神。

    终于,黄盖忍不住了。第三天晚上,轮到他提了好酒去找蔡和。

    他是个直爽性子,弄不来那些七拐八拐的花花肠子,见四下无人,就开门见山的说:“老夫归顺之后,真的能封侯进爵吗?”

    有戏!蔡和大喜,立马把曹操的原话搬了出来:“末将来之前,丞相发了话,说,‘江东诸将若有归顺者,一律记大功;封侯进爵也未尝不可也。”

    “好!”黄盖最终下定了决心,归顺曹操。两颗头凑到了一起,叽里咕噜的密谋了一通。

    半夜,在黄盖的掩护下,蔡和成功的逃回了对岸。

    看完黄盖的亲笔降书,曹操面无表情的对蔡和说:“卿辛苦了,早些去休息吧。”

    “诺!”没有奖赏!蔡和很是失望,郁闷的退了出去。

    哼哼,休想到老夫面前搞什么阴谋诡计!曹操把降书揉成了一团。不见兔子不撒鹰,是不是真的投降,还须待黄盖率兵投降之后才算数。他曹操是从来就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什么一诺千金。

    舱外,夜黑如墨。曹操打了个呵欠,准备洗洗睡了。

    突然,外面噪声大作。有不少士兵惊呼:“看,看哪,那些是什么?”

    “妈呀,鬼火。”

    “莫不是冤魂索命?”

    ……

    “什么事?”曹操怒气腾腾的快步冲出了房间。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