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第八十九章、凤翔易取固原难征(四)

    崇祯六年七月,盛夏之际。

    清晨的凉爽被升起的太阳驱散,书上的知了叫的让人心烦,凤翔城东李鸿业端坐马上,身后是整齐的三万大军。

    凤翔城门缓缓打开,首先一队队士兵开出城门,在带队军官的指挥下将兵器置于城外一侧,兵卒则到另一侧集结等待点验;凤翔知府熊应元携一众官员在常明仁的陪同下,缓步走出凤翔城,手托田亩丁册、知府印信跪倒在李鸿业马前:“待罪之臣熊应元携凤翔府大小官员士绅,向大帅投诚,这是凤翔府七县一州田亩丁册,共有田亩七万七千七百三十八顷,有丁三十五万两千三百口,请大帅点验。”

    李鸿业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熊应元身前,从他手中接过丁册和印信交给常明仁,又双手将其搀扶起来,笑着说道:“熊知府率部投诚,救得全城百姓功莫大焉,李某在此多谢了!”

    又好言安抚众官员士绅,才在诸人陪同下步入凤翔城,城防和投降的官兵自然有马祥林等人接收,李鸿业等人一路穿过凤翔大街,向着府衙而去,路上凤翔知县杨大勋在旁边介绍着凤翔城内的一切,凤翔城内有四大街三十二巷,西关、东街到东关号称“十里长街”,商业门类齐全,商号店铺一家挨一家,商贾云集,经贸发达,南来北往人流密集,是关中西部最繁华的城市。凤翔城内和东关富户财东众多,如军仓巷贾家、郑家,马神庙巷冯家,当铺巷方家,府前巷李家,行司巷陈家、郑家、孙家,周家踅巷周家等,都是秦商之中的表率。

    李鸿业听得也是不断的点头,心中想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原以为延安城那些商贾富户就算不错了,没想到这凤翔比之更胜一筹,日后财税问题倒是可以顺利解决了。

    不知不觉来到府衙,府衙大堂之后文武站立两旁,等待着李鸿业的安排,李鸿业坐定主位开口说道:“诸位官员此次献城功劳甚巨,诸位即入我兄麾下当有所奖赏,李某就越俎代庖代兄封赏了,熊知府加侯府参政暂时留任凤翔知府,熊知府对凤翔民情熟悉,我给你拨银十万,粮米三十万石,万望在任上赈济安抚百姓,尽快恢复生产。”

    说着让常明仁将知府印信再次给回到熊应元手中,熊应元感动不已双膝跪地举手接过印信:“属下必不负大帅所托,治理好凤翔。”

    “好!辛苦了!其余各部官员都官升一级暂时留任等到日后再做安排,守备冯将军升明威将军,所部兵马调中军大营,升正兵序列,赏发三月军饷”李鸿业继续说道。

    职位安排完毕后李鸿业又说“稍后诸位跟随军中书吏一起点验官仓府库,晚上本帅在知府衙门宴请诸位和城中士绅,诸位安心任事绥德侯自然不吝赏赐,都去办差吧!”

    常明仁和熊应元带领众官员退了下去,李鸿业又命军需官跟着皂吏准备采买一些酒肉,犒劳军中将士,今天其实是士兵们最为高兴的一天,不用打仗伤亡,餐食还能每人分到一块肉一碗酒,真是美得很。

    傍晚时分,巡抚衙门里灯火通明,除了官员,城中所有的士绅都被邀请参加凤翔新主人举办的宴会,到了真正能够敲定以后命运的时候,众士绅心中还是不免忐忑。献城之前能让对方找上门的无一不是在城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豪族,这些普通家族也只能是道听途说,费尽心机准备一些礼物希望能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随着李鸿业、常明仁、熊应元等一众大员的到场,原本嘈杂的宴客厅瞬间安静了下来,李鸿业站定主位之后,请众人入席,端起一杯酒说道:“诸位官绅贤达,鄙人李鸿业,此次西征主帅,我主起于微末反抗暴政,现已将兵十数万解救秦地故土,今凤翔能免于刀兵之苦,全赖诸位之功,在此鸿业感谢诸位,请满饮此杯!”众人连忙应和。

    “这第二杯酒再请诸君能够同心协力共建陕西,自暴明万历年起,天下刀兵不断,天灾连连,百姓流离失所,我主欲重整乾坤,使百姓安居乐业,这其中少不了诸位的帮忙,之后会有一些鼓励农耕的政策出来,希望诸位贤达鼎力支持,请再满饮此杯!”李鸿业饮尽杯中酒。

    第三次端起一杯:“这第三杯更是与诸位息息相关,我凤翔从古至今都是交通要道、商贾重镇,现在秦地之中物资粮秣短缺,商品匮乏,我主已定重商之策,开放汉蒙边境,以后陕西境内不会再有刀兵,诸位可以安心经商,如能带回如战马、粮食、茶叶、布匹等急缺物资,当不吝封爵之赏,望诸位勉力,请再饮。”

    李鸿业敬完三杯酒之后,吩咐奏乐起舞,一时之间又热闹了起来,现在这些士绅大族们的心也放进肚子里了,不管是谁来总要用到自己治理地方,沟通南北。虽然需要投献一些金银财宝,但是只要家族生意还在很快就能赚回来。

    之后熊应元有跟众人喝了两杯酒,表示自己还是会留任凤翔知府,大家也都是熟人,以后要多加支持之类的话,李鸿业也给熊应元站脚,之后李鸿业就退出酒宴回转行辕,这里的事宜全权交给常明仁和熊应元处理,有些讨价还价的事情李鸿业在反而不合适。

    当夜无事,第二天一大早,常明仁就来到李鸿业行辕,“先生,昨夜商谈的如何?”李鸿业迫不及待的问道。

    “都说无商不奸一点都不错,别看一个个的在面前畏畏缩缩,但是骨子里都透着算计,昨夜酒宴还算是成功,投献和边贸质押银,凤翔十数家商业行会和地主士绅共出银一百八十万两,粮三十五万石,但是土地没有动他们的,现在当以稳定为主,等战事全部结束,再赎买土地较为合适。”常明仁发了一顿感慨之后建议道。

    “嗯,短期之内我们需要他们来沟通南北,筹集物资更甚,土地的事情不急,先收回一些无主之地,稳定住百姓的生活再说。有时间了再慢慢处理他们。”李鸿业点头同意。

    “还有进献的一些东西不适合收入官仓,二爷是存在私库还是运回延安?”

    “哦?都有些什么东西?”李鸿业有些好奇。

    “都是些珠宝、首饰、玉器还有美女!”常明仁回道

    李鸿业思索片刻:“军中不适合带着这些,都运回延安交给夫人处理吧,美女回头我让夫人给你选一个赏给你哈哈哈!”

    “二爷说笑了,某家可有河东狮!呵呵呵”常明仁也开起了玩笑。

    玩笑之后又说起正事,李鸿业说道“不日我就带兵北上会战固原,先生辛苦一下,我给你留下一万兵马接收未降的城池,转运粮草还有主持夏种事宜。授你临机决断之权!”

    “何谈辛苦二字,定当竭尽所能!”常明仁正色说道。

    凤翔已经夺取,剩下的州县基本上就是传檄可定,留下那么多兵马就是为了稳定后方,将后续的事情交给常明仁后,李鸿业率领两万五千兵马北上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