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煤老板的那些事

第九十二章 新学期开学给山区孩子捐助

    又是一年开学季,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有好多压岁钱,买了平板,买了手机,还有更有钱的,亲戚给送了无人机。

    时代在发展,小孩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穷人的孩子还是一样穷,连上学都是奢望,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不收学费了,只有书本费和住宿费,但是很多孩子还是出不去这个钱,他们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太不容易了.

    林总和陈晓雨决定从“点石成金”基金会拿出一部分资助贵州山区的贫困学生,上次新建了五所爱心家园,别的地方的村民都羡慕有爱心家园的村庄,很多家里比较贫穷的小孩从爱心家园吃饭的时候,会把吃饭时候的馒头省着不舍得吃,然后装着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吃,他们说家里需要看家护院,不能来爱心家园住,平时还得种些粮食和蔬菜。

    这次来贵州山区是林总陪着陈晓雨一起来的,他们俩说过要一起同甘苦共患难,这次是为了给别人带去温暖,是做好事。

    贵州离山西离山西比较远,他们坐飞机到贵州飞机场,然后坐大巴车到县里,再坐中巴车到镇里,贫穷的还是都是在山上的,没有钱在镇里买房子,最后还得走山路走3个多小时,陈晓雨从小在山里长大,她知道路难走,这次来的时候穿的是旅游鞋,衣服也穿得比较普通,就是运动服,这样让村里的人看着也会比较接近环境比较舒服,林总也是运动鞋和运动服。

    刚开始走的时候,路还比较好走是拖拉机可以走的那么宽的路,不过路因为长期没有维修,坑坑洼洼的,下雨的积水在路中间堆积,黄泥巴的路遇上水很滑。陈晓雨提醒林总,走山路的时候不要打电话,容易摔倒,结果陈晓雨自己没有看路,一个踉跄脚一滑就滑到积水里,林总心疼不已走过里就拉着晓雨,让晓雨把鞋子脱下来,看一下脚有没有受伤,陈晓雨脱下鞋子,肌肤的雪白露出来,脚扭的地方有一点红,倒是不肿。

    林总舍不得,蹲下去让陈晓雨上背上背着,陈晓雨说:“泉哥,你能背的动我吗?再说你年纪也比较大了,还是稳重着点。”

    林总说:“晓雨,我看上去很老吗?不过背你我还是背得动的,一米六的小个子才100斤左右,我天天早期锻炼,咱们还生了昊辰呢,这点你应该放心吧。”

    陈晓雨被林总说脸红了,林总背着陈晓雨走了十几分钟的路程,路越来越窄了,只能供骑自行车和人走路了,陈晓雨让林总放下自己,自己能走。

    林总把陈晓雨从肩上放下来,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边走一边感慨,这里的生活条件太差了,山里的小孩要到镇里上学,每天要走三个小时的路,还有很多小孩因为交不起书费而不上学,真希望多一些上学的小孩,都考上大学,走出这些大山,到大城市里生活,或者上完大学回来支教,带更多的小孩走出大山。

    走过了很长一段的崎岖山路,前面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只有一根独木桥,陈晓雨小时候走独木桥一点都不害怕,她记得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在离家20公里外的村庄里上一年级,也就是现在的学前班上,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在姑姑家住,周五晚上放学了就直接从学校回家,那天走到半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溪水沿路漫过小溪旁,漫过路边的小草,唯一经过的一条道上的独木桥也有水漫过,雨伞根本撑不住,刮起了大风,陈晓雨和比她大两岁的堂姐,两个人一起手牵着手走,翻过大山,跨过小河,两个人互相鼓劲,互相加油,大家的时候,母亲看见回来了眼泪都流下来了,她怕陈晓雨她们俩被小溪水冲走。

    这次走独木桥,林总牵着陈晓雨的手,两个人脚和桥呈现90度脚,横着走,林总知道陈晓雨有心理阴影,他告诉陈晓雨,你放心,跟着我一步步的挪动,一定可以走过去的。

    他们俩就这样手牵着手,互相依靠着走过了这座漫长的桥,也是幸福的桥,走到桥的对面,陈晓雨深吸一口气,她说小孩子这样天天上学走两趟也太危险了,遇上下雨的天气更滑。

    陈晓雨有点脚软,林总拉车陈晓雨在路边的草地上坐车休息。

    林总说,那咱们给他们建一座桥吧,陈晓雨点头同意,准备给这个山区里新建一座宽敞的水泥桥,让那些孩子上学走路不在提心吊胆。

    他们俩有继续翻山越岭的走了三个小时左右,才来到一个可以见到几户村庄的山村,这坐山村里不到10户人家,但是都是因为家里比较贫穷,好几个适龄的小孩都没有去上学。

    走了半天的路了,也确实有点饿了,林总说咱们找一个人家歇歇脚,问问实际情况吧。

    在村头一户人家,推门进去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奶奶在洗衣服,她看见我们进屋,招呼我们坐下,给我们倒了一杯水。

    我和老奶奶说:“大姨,我们是从山西来,听别人说这个村里好几个小孩都没有去上学,因为家里没有钱供她们上学,想让她们在家里帮忙干家务活,我想来资助这几个孩子上学,您能带我到村长那里吗?让他带我们这几家需要上学的家里走访。

    老奶奶说,村里的年轻人都去广东那边打工了,这几年厂里的效益也不好,寄回来的钱就更少了,只够我们平时吃喝,上学那么贵的事情我们怎么敢想啊。

    陈晓雨对奶奶说:“大姨,现在上学九年义务教育都不收学费了,只是需要书费,所以小孩子还是可以上学的。”

    大姨带着我和林总到了村长家,村长家里也很穷,凳子只有两把,还有一张桌子,衣柜都没有,更别说有其他的家用电器了,他们平时去山上干活就是砍柴和种粮食,种的粮食够吃,但是根本卖不出去,这里没有道路运输。

    村长带着陈晓雨走访了失学儿童王艳茹家,艳茹正在大门口用脸盆洗衣服,手上的肥皂只有一小块了,要不是艳茹是小孩子手小可以抓住,我们大人都抓不住这么一丁点的肥皂,在城里这么小的肥皂块早仍了。

    艳茹看见我们过去很腼腆,绕绕后脑勺,给我们搬了连个凳子出来坐,村长就坐在门口的大木桩上。

    我们问她为什么不上学,她说:“奶奶年纪大了,父母生完她以后都出去打工了,好几年才回来一次,家里没有人照顾奶奶,也没有钱上学。”

    林总和村长说:“你们劝劝那些没有上学的小孩子,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的都送到爱心家园去,小孩子上学交不起书费的,统计一下,我每年都会汇钱过来,直到资助她们上大学。”

    村长和村里上不了学的小孩子很感激,陈晓雨和林总知道这条路刚开始走,以后要坚持下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