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50万字总结(10月1日随想与感言)
《首席》快写到五十万字了,有些话想跟各位书友说。
首先就是感谢,感谢各位书友能支持小金走到这里。
这是小金的书,也是各位书友的书。
有很多书友都给到了小金宝贵的鼓励和中肯的建议。
尤其是在之前有一段比较迷茫的时间里,是你们的及时沟通坚定了我的信心。
包括一些催更的书友,看到你们评论里让小金“多更,快更,码速,票给了”这些字,心里既开心又愧疚。
开心的是,感觉各位书友催更是对《首席》的认可。
愧疚的是,小金码速实在是太慢了,更新现在也只能做到两章。
不过已经在努力提高中了,希望十月能多更一些。
说完了感谢,跟各位书友聊聊其他的。
1,《首席》为什么更的这么慢(要吐槽的书友可以来这里集合了o(╥﹏╥)o)
《首席》是小金写的第一本书。
文娱的题材其实不好写,套路已经很固定了,而乐坛角度的娱乐文更是如此。
基本上遵循了一个遇到困难--发布作品--众人皆惊、皆喜、皆叹、皆痛哭流涕的模式。
在动笔前,小金规划了四本文娱类的书。
其中有以歌手明星角度出发的,有以制作人角度出发的,也有以经纪人/公关人角度出发的。
小金知道其实选择歌手明星角度出发,剧情演进会更顺畅许多,节奏也会轻快许多。
但小金却一直在想:
有没有可能为书友们营造更多的爽感,带来更新鲜的剧情,塑造更丰满的人物。
基于这个出发点,最终还是选择了《首席》这一本。
可这也给自己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
小金从事的职业虽然与娱乐圈有点接触,但却并不完全了解具体的细节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信息量不够丰富。
因为《首席》写的是“制作人”角度的故事。
剧情的爽感和爆点,
可能不单单只是发布作品后大家的震惊。
也不应该只来源于对歌词、对歌者演唱评价、对榜单变化的感受。
里面还应该有身为制作人,在创作作品过程中的那些事:
所遇到的困难,
所面临的抉择,
想到的解决办法,
以及来自于同行、相关工作人员、作品受众等人物的那些愤怒、怀疑、认可、感动、崇拜和震惊。
也正是因为主角钟选“制作人”的特殊性,和想写出多层面爽感和爆点的原始动机。
导致在码字前,小金经常需要查询大量相关资料,再融合到相应的剧情当中。
这也就拖慢了自己码字的速度(我是真羡慕群里那些日码字过万甚至过两万的大佬,真拼不过)。
比如关于《欧若拉》里序章前引的蒙古语动机。
就是在小金分析了整首歌的旋律和情绪变化之后,才发现的切入点。
关于这一段,光是资料就查了三个小时。
才最终筛选确定了相关的内容,然后才是进行剧情融合。
再比如,
对于《挪威的森林》的编曲,
对于《不再犹豫》里吉他solo的弹奏,
对于《千千阙歌》粤语的填词入榫,
以及《victory》的小提琴跳弓和乐队排布。
等等这些。
小金其实很想给出不一样的、更多的爽感答卷。
可能有些书友会发现,
《首席》里对于作品的“震惊”,很少会只写听者对于歌词的感动或惊讶(实际上这样写是最简单,也最省事的)。
而是更多集中在了作曲、编曲、制作、也包括歌词等等一系列作品相关的内容上。
说句实话,这样写的很辛苦。
在写《首席》之前,小金是一个连主歌副歌都分不清的人。
另外还有一点,
因为钟选是“制作人”,而作品的载体是各种不同的歌手或艺人。
而制作人牛哔的地方,就是捧起这些人。
可要写出这种感觉,就会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摹配角的故事。
这也是小金写的有点慢的原因之一,也会被说水。
别的娱乐文,一些配角几笔带过就好了,反正作品都主要是由主角来演绎。
可在《首席》里,那些配角都是钟选成绩的佐证。
一些跟着每一章剧情看过来的书友可能会有感触,这本书里,几乎很少出现纯粹的工具人。
虽然不敢保证每一個人物角色都丰满如波涛般汹涌。
但至少每一个作品或剧情相关的小故事里出现的人物,都是有血肉有情感的。
……
关于资料的准备,小金是应该做到前面的。
这确实是之前考虑不足也没有做到的地方,未来再发书的话会改进这一点。
2,关于成绩。
目前的成绩,小金只能说符合一个萌新的水平了。
说不上好,也不算太坏。
有书友也提到过这个问题,问小金怎么成绩是这个样子的。
可能,还是笔力不够吧。
也跟上面提到的更新量有关。
对于一个萌新来讲,其实能得到的资源还是有限的。
需要拼成绩,拼更新量。
只能慢慢来了。
最后,不敢求各位书友追订,因为码速确实差了些。
但在此厚颜跟书友们恳求,如果可以的话,不要跳订太多。
《首席》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从歌手角度出发的故事。
书里的爽感,也不是跟着标题里歌曲的名字来的。
在很多看似过渡或是平凡的章节,也藏着一些故事。
或许这些故事,能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爽”。
……
以上。
祝各位书友假期愉快。
月下,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