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文明之幻爱

虔诚的信仰

    魅蚁中,分为红蚁和黑蚁,红蚁主要的能量是力比多,分化我们所说的荷尔蒙构造一个个能量场,被这个能量场覆盖的人们,会渐渐和红蚁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它们又被叫做地界的爱神,它们在爱与美中翩翩起舞,周游在每一个能够为集体带来幸福的角落。然而就像一切的所谓正法都难以统一一样,魅蚁这个种族,也存在以人类负面情绪为食的黑蚁,它们和边界的黑犬达成契约,试图感染更多魅蚁成为黑蚁,扩大它们在鬼宿范畴的领地,以情绪作为入口影响人类。

    这里还需要提及,魅蚁是个笼统的概念,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通过力比多式的进食获取基因信息发展猎物的能力,而它们有的是妖族,有的是人族,甚至也有仙族和神族涣散的魂魄转换为魅蚁,在黑蚁中,它们的能值更多是食欲,红蚁却是使用的爱欲。

    一个前身为神族的魅蚁如果成为黑蚁,他也可以拥有很多食物源的情绪,若他成为红蚁,则是更为纯粹的荷尔蒙能区内获取高度共情,黑蚁的世界更多是杀戮,而红蚁却追寻着爱与美,在蚂蚁森林的世界,鬼宿是它们的能量源,却诞生出红蚁这样矛盾的存在,它们在夜间狂欢,白天和人类一起参与平凡的日常生活。

    一个把维持着红蚁特征平衡的魅蚁,也会在进食的时候使用纯粹的食欲,和黑蚁不同的是黑蚁主要靠对食物的分解获取情绪数据进行生长,而红蚁获取的是纯粹的力比多数据。红蚁相较于黑蚁更为纯粹,却不容易繁衍,它们每一次都要经历刺激的战斗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寻找下一任蚁后,而蚁后的民主意义关系不大,通常,蚁后诞生了王之后,会选出代理蚁后,而真正的蚁后,必然拥有种族的蚁后特性,会在它们进入视域盲区的时候散发出象征力比多的红粉光芒。

    之前的阿和是王的亲卫,他的视角很具备参考价值。魅蚁还有个能力,是多数生物都具备的能力,即是对死亡的预知,它们会感受到自己即将会死去的日子,安于天命地找到蚁后的巢穴潜伏着等待死亡降临。阿和也是如此。他完成了最后一次对王的拥护,死于反叛者对王的追击,扮演王的替身成为了替死鬼。他的死是光荣的,也是对他而言不可避免的,我想,如果他本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那么这件事不会被他作为死亡的征兆预感到了。

    “魅蚁的特性是和南方二宿鬼金羊相称的,它们本质是不存在肉体的,成群结队的魅蚁通过场影响周围人类,在人类间通过施加魅蚁的特质逐渐渗透,和人类共生。”

    如烟说,像那种借助人类向毛多利投去善意目光的人类躯壳,只是在无意识中作为魅蚁传递信息的载体,真正修炼成人形的妖几乎不存在,它们总是借助人类作为载体,因为人类的创造发明,有了语言,妖怪们也学会人类思维,而有些鬼本来前身就是人类,则本身就拥有人类思维,总之,像魅蚁这样介于妖怪与亡灵的生物是很奇特的。

    “朱雀最初和我们青龙有冲突,还是在西王母时期,早在伏羲帝时期,青龙就作为伏羲帝的属神,护佑一方黎明百姓,伏羲帝也是在那个时期通过不懈努力,位列天神,接下来的故事你应该也猜得出来,朱雀神当时是以西王母属神临世,和西王母一起在世间经历那一切,到后来西王母也位列天神。

    “而就在这时候,父权、母权的问题,在天神间扩散,西王母为人好强,有一天她提出一个问题,由她统治的社会和伏羲帝统治的社会哪一个更富饶,伏羲帝则回答她,物质富饶只是最基础,精神上的安宁才是更重要的,你也知道,西王母是人首兽身,当时她气得怒吼了一声,天上瞬间惊雷。

    “那之后,朱雀和青龙就有少部分开始分门别派的存在,甚至说跟随西王母的都是女权,而朱雀神虽然对此原本应当属于人类社会的分歧不管不问,却阻挡不了接下来后生默契般的把伏羲帝、西王母分别和青龙、朱雀挂上勾,甚至他们认为在青龙或朱雀都等同于服从伏羲帝和西王母的管制。”

    毛多利没想到,在他们天神界也会有政治矛盾,不过这也不奇怪,只要和人类思维挂钩,就一定会涉及到利益和权益,想来支持西王母的最初是些女神,到后来就演变成男神为了表现自己起码的绅士风度,也开始支持女权,其实最初,本来支持男权女权并不代表支持伏羲帝或者西王母,却由于伏羲帝和西王母各自在人间的身份,大家逐渐就将其和二者划等号。

    听说,四方神兽有别于其他天神的地方是,他们并不受天界直接管制,而仍旧隶属于女娲娘娘,可当初女娲娘娘补天后,化作了一尊石像,永久地停留在了人间,对于人类而言,女娲娘娘就是一座高山,而对于四方神兽而言,女娲对他们有再造之恩。他们原本都是人世间的妖兽,如果不是因为补天之事,千百年顶梁柱般的站立,它们是不会拥有天神之躯的,当他们最终以人形——女娲的弟子现世,作为灵魂生命的他们在人世间维系着妖界和人界以及鬼界的安宁,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魔界的能量危害世间万物。

    他们等待着女娲再临世的那一天,他们始终相信女娲一定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