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雾中的特工

第82章 以父为耻

    “请进。”

    “叨扰了。”

    妇人邀请两人入内,悄悄关上院门。

    “还请移步偏房,厅内有客人,请见谅。”张夫人解释道。

    陈迁对此表示理解,不禁感慨张总队长有位好夫人,遇事不慌,处变不惊。观其公子听闻家父为卖国汉奸,悲从中来,羞愧难言,如此家风,想必张总队长也是一位忠贞之士。

    除夕当夜来访虽然过于唐突,但陈迁事出无奈。

    这里是冀省保安队第一总队张庆余将军家中,在冀东事变过后,张庆余将军一直不愿意当卖国汉奸,与第二总队队长张砚田将军四处派遣亲信去联络国府,几经周折最终联络到宋哲元将军。

    为了家国忍辱负重,甚至儿子也对他破口大骂称其为汉奸走狗,公开登报表示断绝父子关系,家族以其为耻。家中亲人谈及此事皆言张总队长汉奸走狗,必当不得好死!

    张夫人将两人请入偏房,让两人安心等待,待她招待完客人后再来细谈。

    偏房内,陈迁和老四围坐在火炉旁。

    “长官,这婆娘是不是故意诓骗,好叫人将我们擒杀?”

    陈迁坐在椅子上,脱下皮靴,将早已冷透的双脚放在炭火上烘烤。顿时屋内弥漫出一股酸臭味,一旁的老四敢怒不敢言,又不敢脱下鞋子烘烤双脚,只能默默忍受。

    谁让陈迁是长官,没办法只好忍耐。

    “放心。”感受双脚渐渐恢复知觉,陈迁出言道:“老四,你也暖暖脚,陪我走了一路难为你了。”

    “长官言重了。”

    虽然得到陈迁的允许,但老四在金陵本部混迹多年,迟迟不敢脱下鞋子烘烤双脚。有时候长官礼貌礼貌,下属当真可不是明智之举。

    一直等到深夜,屋外传来敲门声。

    张夫人和其公子张玉珩推门而进,手中提着热水壶和木盆。

    “两位先生为拙夫而来,不胜欢喜。怠慢二位,还请海涵,因家中有亲友相聚,为免二位先生抛头露面,置于偏房,实属无奈。”

    陈迁穿好皮靴起身拱手一礼,将自己的特务处证据递给张夫人,对方看了一眼郑重交还给陈迁。

    “夫人客气了,在下受国民政府之命,特来了解情况。观张氏家风如此,张总队长或于伪冀东政府虚与委蛇,不知是否?”

    “这个~~~”

    只见张夫人摇摇头叹息道:“拙夫未传信我等,外界风传已投敌叛国。我们一家人已经许久未见,事变之时我曾修书数封,让其请辞归乡,务农也好,从商也罢,但未得回信。

    我家无一所求,只愿拙夫莫要玷污张氏家门,做那秦桧之流,遭万世唾弃。”

    “在下相信张总队长乃是忠义之辈,定不会做出有辱门风之事。”陈迁回道。

    随后,张夫人纠结片刻,身后的张玉珩悲愤流涕。

    “不知二位长官是否愿意搭救拙夫?”

    “若张总队长一心为公,我等自然回禀委员长。若执迷不悟,还请夫人和公子见谅。”

    “不用长官多言!”一旁因为父亲从贼而悲愤流涕的张玉珩说道:“若父亲执迷不悟,罔顾民族大义,烦请政府将其制裁!

    我张玉珩宁愿无父,也不愿认贼作父。自古父以子之过耻,我当以父为耻!”

    此话一出,陈迁不得不高看张家一眼。为了民族大义,连亲爹都能狠下心求人弄死,不愧是清河张氏子嗣,古之望族,家风巍然。

    “张公子切莫妄言,暂且还不知张总队长现状,不可急于定论。”

    张夫人随即说道:“明日一早,我便携子前往通县。若两位长官有意,不知是否愿往,我愿为二位长官引荐。

    若事与不成,我母子二人愿以性命为要挟,保得两位安全而返。”

    陈迁急忙拱手道谢:“如此最好,麻烦夫人了。”

    “不用谢,我虽为乡间农妇,但尚且知民族大义,不忍见夫君误入歧途。”

    张夫人拱手还了一礼,其子张玉珩也鞠躬一礼,以表对政府不忘张将军的感谢。

    ······

    翌日。

    一行人启程前往通县。

    因为是初一,大多数人都会走亲访友。不少车夫愿意在此时多挣些钱财,连温饱都不能解决,也别提新年喜悦,或是走亲访友。

    抵达县城,陈迁让老四先行一步,赶在自己之前去北平,与已经潜伏进通县的刘小东和彭淑凝取得联系,让其做好准备接应陈迁等人。同时告诉陈恭澍,暂时不要行动,等待自己的情报。

    离去时,陈迁再三告诫老四,让他对此事保密,不能让陈恭澍知晓。

    当初戴春风下达命令时,情报工作就是由陈迁掌握,而行动则由陈恭澍负责。想要对殷汝庚进行制裁,自然需要陈迁的情报,这也是戴春风的高明之处,用陈迁来掣肘陈恭澍。

    因为只有陈迁掌握与金陵本部、北平站、华北特区的联络电台,而没有电台,陈恭澍就是瞎猫。任有一身功夫,在没有金陵本部的准许和北平站与华北特区的情报分享下,根本做不了任何事。

    ······

    北平。

    李屹然租住在西直门附近的客栈内,房间不大,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

    长期以来垫付组织活动经费,饶是他不断兼职也留不住钱。来北平的路费都是花销自陈迁送给唐家老母和孩子的一百元,本来李屹然是打算为孩子存下,以供日后上学读书学费。

    可现在他不得不把这笔钱拿出来,不然连路费都没有,何谈为组织清除叛徒。

    坐在桌旁,李屹然身上盖着被子,双手冻的通红。

    叛徒的资料存于他的脑海中,对方原本是某杂志社的左派编辑,在中央大部队抵达陕甘地区后被派往北平进行工作,为北上抗日打下基础条件。

    可没想到早已叛变组织,成为日特的间谍,李屹然悲从中来。

    这次行动他料想过很多结局,最好的结局是他成功处决叛徒,安全返回沪上。最差的结局则是被当成特务,由组织上的同志亲手杀死自己,背负反革命特务之名。

    不断擦拭手中的驳壳枪,李屹然在房间内练习射击动作。

    他已经通过高书记留下的资料找到对方工作的单位,只不过现在正值新年之际,对方并没有上班。等假期结束,叛徒如约继续上班,李屹然会秘密跟踪掌握行动轨迹。

    而后,只需扣动扳机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