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争霸

第7章 独木舟

    很多人都不明白古时候的独木舟是怎么做出来的,既没有斧头也没有锯,而且直径还那么粗。即使是现代社会,砍伐那么粗的大树,也需要很大的电锯才行。

    其实古人都很聪明,他们甚至没有金属工具,弄倒那么大一棵树,只要用火烧就行了。

    李恒让人用陶罐带上火种,直接就上山了。一行人沿着铁松谷往上面走,寻找着高大笔直的大树。大树首先要看直径,然后看是否笔直,最后要看离着河远不远。有虫蛀的不行,松树不行,最好是橡树或者硬木。

    如果离着河比较远的话,烧倒的大树很难弄到河里面,没法弄回去加工。即使是在伐树的地方制作独木舟,制作好了以后也很难弄下水,因为人少的话根本弄不动。刚做好的独木舟水份大,十几个丁壮也弄不动。如果不及时下水阴干,还会开裂漏水。

    很多人会说,不会把下面垫上木头推动吗?那都是平地才能使用的办法,在山上不行。首先是山体有弧度,然后是没有路或者路很窄,然后是路上大树比较多,最后是地面不平还有大石头。如果你想试试,可以考虑去山上去架设电线杆,那酸爽。

    很快,李恒就在河边上选定了一棵大树,虽然距离河岸有一段距离,不过一路下坡比较平坦,还没有植被。如果弄倒以后,下水比较容易。其实独木舟还是就地制作以后下水比较好,主要是如果把树干弄到河里,漂下去还要再捞上来加工。做好独木舟还要下水,工序多了好几道,而且都是搬搬抬抬的重体力活,这点人不一定能搞定。

    选择好了大树,接下来就是在根部用火烧了。并不是用大火,而是用小火把根部点燃,上部糊上泥,一点一点往里面烧。如果火大就弄小一点,火小就用竹筒吹火,只要木头一直往里面烧就行了。

    即使是四面点火往里面烧,也一直烧到了傍晚,才算把树烧倒。大家赶紧打水灭火,不能烧进去太多,也不能把山都引燃了。等把树冠烧断的时候,都已经半夜了。最后大家实在熬不住了,只留下李恒和大匠在这里看火。

    以后这种活,都会由大匠负责安排人干,李恒只是先教他一遍,带一带他罢了。所以别人都能走,他也必须留下来看着,谁让他是管技术的,别人想学还没有机会的。

    烧断了树冠以后,两个人灭了火,才一起回去睡觉了,明天还会有明天的工作。

    一夜无话,早上起来,陶器都已经干了,于是大家先过来烧陶器。烧陶器的木柴都已经架好了,只剩下把陶器放进去烧了。李恒指挥大家干活,大匠在一旁一边观看一边学习。李恒从小接触这些东西,自然是轻车熟路,弄好了以后直接在下面的灶口点火就行了。

    等火小了点以后,这边留下了两个人看火,剩下的人去上游制作独木舟。李恒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带着人又上了山。

    其实独木舟的里面也是烧出来的,不过也不是用大火烧,而是每隔一段用小火烧。烧出来两条火痕以后,中间的木头用石斧剔掉。首先是确定需要开凿的地方,外部用湿泥糊住。需要开凿的地方,每隔上一段距离就要烧出来一条凹槽,连续烧出来几条凹槽以后,就可以用石斧剔除不用的木头了。

    这边用石斧剔除木头,前面继续烧凹槽,等到第一层剔除完了,就继续往下面烧,一直到把内部掏空为止。这些都弄完了以后,独木舟就做完了,直接下水就行了。

    要制作独木舟,是一个很费时间的事情,而且急不来。当大家都知道怎么做的时候,李恒就轮流带着祭司和大匠去看烧制陶器。那边也是很重要的事,需要掌握火候,一般人搞不定。

    其实祭司比大匠更聪明,什么东西看一遍就会,只是人比较懒惰了一点。什么事情大匠没看明白,他就已经琢磨透彻了,还能举一反三。不过这种人却不能做技术,因为他没有定性,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三分钟的热度。

    比如他看问题往往天马行空,能够给你不同角度的解读,给你更好的意见建议,多数时候还是正确的。不过他要自己做一件事情,往往就会一事无成。大匠这个人却跟他完全相反,属于动手能力强,但是并不聪明的人,而且有些时候还不懂得变通。

    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如果真有那种人物,小说就该换主角了。

    晚上的时候,独木舟只掏空了一半船舱,不过陶器却已经烧制好了。大家一起下山,检查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些陶器里面,完好的占七八成,成品率已经很高了。毕竟是第一次烧制东西,已经很不错了。

    新一批的陶器已经制作出来,干了以后就可以烧制下一批了。这是氏族的主打商品,自然要多烧一些做储备。

    利用白天空闲的时间,李恒还带领大家弄了一些粗毛竹和粗木棍,捆扎了一个竹筏和一个木筏,以后在青松河上就可以畅行无阻了。

    运送人员和货物,少的时候可以用独木舟或者筏子,多的时候用独木舟挂上筏子,一个氏族完全够用了。

    之所以制作两种筏子,李恒完全是给大匠传授技艺,如果只做一种,可能他以后也只会做一种了。其实他也喜欢研究,不过等他研究出来,不知道多久以后了。

    第二天,大家伙继续去做独木舟,李恒带了几个人,割了一些山藤,编了几个挑筐,又用毛竹竿做了几个扁担。几个人找了一片风干的粘土,然后挖了一些装在筐里,就挑到了谷口。

    几个人在谷口处找了一个石灰岩的小山洞,就把风干粘土平铺在了洞底。一直铺到了一定的厚度,就开始去准备干柴。等到干柴塞满了山洞后,李恒就堵住了洞口,只留下一个小洞,然后就点着了一把火。

    一时间山洞里面烈焰飞腾,在高温的炙烤下,石灰石开始变红脱落,然后又开始碎裂分解。由于留下的洞口比较小,里面的热量散不出去,高温持续了几个小时。

    在火点燃了以后,李恒就离开了,除了几个做独木舟的人,剩下的人都被他组织了起来。几个男丁去山上伐树,几个男丁去附近搬石头,女人和大孩子用挑筐去河滩挑沙子。

    谷口建堡的时机已经到来了!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被偷袭,只要三五个人驻守,氏族的人就可以去做想做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