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争霸

第10章 樟松氏族

    樟松氏族离铁松氏族并不远,只有二十里路。中午在黑松氏族吃过了饭,傍晚就到了。

    樟松氏族占据了十里长的青松河,还有一条十几里的樟松谷。樟松谷其实是两条大山谷,在下游汇流了在一起,酋长氏族和樟松氏族各自占据了一条。这条山谷的里面很大,面积相当于两条铁松谷。而且里面也比较富庶,山势比较平缓。

    在樟松溪跟青松河交汇处,有一个方圆一里的小盆地,盆地的土地肥沃,是青松部落最重要的粮仓。盆地里也是部落条件最好的地方,曾经的玄鸟氏族和现在的部落,都是以这里为中心。

    烂柯山区里的部族,普遍比较贫穷落后,而且穷山恶水,山陡谷狭,物产匮乏。拥有盆地的部族,可以算得上是天帝的宠儿。因为盆地可以种植粮食,能够养活更多人口。

    盆地里面有几百亩土地,由于一半土地经常被冲毁,所以只有一半土地能耕种。这里是部落最早的农田,一直到后来再也无法承载那么多人口,部落才分为了五个氏族。

    五个氏族有了封地了以后,又开垦出来了一些土地,才缓解了食物不足的困境。正是因为这次分封,部落才实力大涨,从以前的百余人,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人。

    樟松谷的对面叫火石谷,面积要小一点。那里出产一种能够燃烧的石头,所以才叫做火石。氏族的人以前捡回来取暖做饭,却毒死了几个人,就再不敢用了。

    火石谷也被称为诅咒之地,尽管那边的条件其实比较好,不过族人们仍然很少去那里。就是害怕被诅咒,白白的丢掉性命。

    李恒想了想,能燃烧的石头?不会是煤吧!如果不注意通风,的确会煤气中毒挂了。这可是好东西,有了煤不仅可以取暖做饭,还可以冶炼金属,只要找到金属矿,部落的实力就能够增长一大截。

    其实部落也找过矿,还从别的部族里面请过矿师,结果却一无所获。金银铜铁四种金属,没有找到一种。不知道是他的技术不行,还是这里本来就没有矿藏。这些年除了很早就知道的煤矿,只发现了一个陶土矿。

    陶土也就是高岭土,是专门用来制陶器的一种土。可惜部落的人不会制作陶器,所以一直也没有用途。直到李恒带人制作出陶器,部落的陶土才算有了价值。

    部落的陶土产在青松谷二爷的封地里面,二爷的封地在青松谷的最上游,也就是青松河的源头。二爷的封地离着部落最远,差不多有三十里,比铁松谷到部落还远。那里有部落里最高的山峰青松山,有六七百米高。

    青松谷说是山谷,其实是青松河的上游,占据了青松部落近一半的面积,有青松部落三分之一的人口。当初分封氏族的时候,由于老氏族的人不愿意去上游,所以才分给了新氏族。

    多数新氏族的人去了青松谷,目的是为了万一将来跟老氏族发生了矛盾,好有一个退路。即使部落发生了分裂,也好有个容身的地方。

    青松谷里面有四个小氏族,分别是青松氏族,翠柏氏族,白杨氏族,绿柳氏族。其中青松氏族是二爷爷建立的,翠柏氏族是二太爷招赘了老氏族的一个少年建立的,白杨氏族和绿柳氏族是三太爷和四太爷建立的。

    新氏族真正的核心是青松谷,那里占据了新氏族多数的领地和人口。相比之下酋长谷和铁松谷的面积和人口只占新氏族领地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已。

    当然酋长谷和铁松谷却是统治整个青松部落的关键,没有了这两个地方,新氏族想要跟外界交往都会成为问题。因为新氏族在青松河的源头,想要出去要跟外面所有的部族都要保持良好关系才行。如果跟一个部族产生矛盾,对外交往就彻底没戏了。

    青松部落给雄鹰部落纳贡,其实是缴纳一个买路钱而已。如果不缴纳这个买路钱,你想出要去就只能翻大山了。而且翻过山,那边的部族也未必会愿意让你经过。

    给雄鹰部落的纳贡能不能取消呢?答案是不行。首先是人家不让你从领地通过了,然后就是部族冲突。

    各氏族知道李恒来到酋长谷以后,纷纷派出族人过来问好。不过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技术,提前交好下一任的酋长。

    青松谷四个小氏族和樟松氏族人口都不多,各派了一个匠人和两个少年。红松氏族人口比较多,跟黑松氏族一样也派了两个匠人和三个少年。就连酋长氏族也派来一个工匠和两个少年。

    他们还各自带了一些粮食和特产,当做是拜师礼。有瓜果蔬菜,还有一些经济作物。送来经济作物的目的,其实是想看看能不能发展出来一个新产业。

    各氏族派遣的工匠和少年加起来,共计达到了三十人,相当于一个小氏族的人口了。其中李恒从铁松氏族那带来两个少年,黑松氏族和红松氏族各送来两个匠人三个少年,酋长氏族和樟松氏族各送来一个匠人两个少年,青松谷的四个小氏族各送来一个匠人两个少年。

    这些匠人在学习一段时间技术以后就会回到部族,多数少年两三年内也会回到部族。他们要么是氏族的长子孙,要回去管理氏族,要么就会成为工匠,为氏族出力。只有少数会一直留在酋长身边,做为跟氏族的纽带。

    留下的少年就会做为酋长的家臣,负责帮助酋长打理部落事务。这些氏族给酋长送家臣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及时了解酋长的态度,以及酋长重大的决定与举措。如果氏族在酋长身边没有家臣的话,相当于两眼一抹黑,被人针对了也不知道。而这些家臣往往能左右酋长的决定,而且是有利于氏族的决定。

    酋长的家臣,与酋长的利益一致,有些家臣甚至会为了酋长的利益,损害氏族的利益。而有些家臣,也会为了氏族的利益,伤害酋长的利益。

    爷爷的家臣们,一部分在酋长谷,一部分在铁松谷。父亲也有一批家臣,都在铁松谷。不过这次铁松谷遇袭后,爷爷和父亲在那边的家臣都损失惨重。这次各氏族送过来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家臣了。

    由于匠人和少年太多,酋长谷这边无法安置,所以李恒跟爷爷要了火石谷来安置这些家臣。爷爷本来不同意孙子去那片诅咒之地,不过李恒讲述了火石致命的原理以后,爷爷也就答应了。

    爷爷和父亲对技术都不是很擅长,当初各氏族只是送了一些少年,没有送工匠。而且当年各氏族送的少年,也没有这次的多。爷爷那时候各氏族只送来七八个少年,父亲那时候也才十几个,而这次却足有二十个。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部落人口比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李恒比较优秀。

    李恒看着这些工匠和孩子们,心里暗暗说道:既然来了,就不要回去了,来回跑多麻烦,看我怎么留下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