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争霸

第12章 砖瓦窑

    时间过的很快,一晃几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人多力量大,三十个工匠少年搓出来很多绳子,还织成了很多渔网,扎出来很多竹木筏。

    这些绳子,渔网,竹木筏,除了留下了一部分自用外,剩下的都分配给了各氏族使用。

    大的氏族分到了两个竹木筏,还有三张渔网,几捆绳子。小的氏族也分到了一个竹木筏,两张渔网,几捆绳子。这些绳子分为麻线,细麻绳,指头粗的麻绳,还有更粗的麻绳。

    李恒还带大家乘着木筏,在青松河上学习用渔网捞鱼。不过因为这里没有大的湖泊,所以鱼获并不多,只能补充一下食物的不足,改善一下生活而已。要想捞很多鱼,晒鱼干交易,或者吃鱼吃到吐,吃一条扔一条,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事实上每个氏族都有湖泊,不过却大小不同。也不是每个湖泊都有铁松湖那么大,鱼获那么多。据说上游有一处大湖,方圆有好几里大,不过李恒没有去看过。

    听老人讲,很多年以前,下过一次持续很久的暴雨。有一座山地龙出世,把整座山都顶翻了。一座山倒下来后,把青松河都截断了。大水淹没了好几条山谷,湖面最大的时候,方圆有十几里那么大。后来大水又把河道冲开,湖面才只剩下几里。

    传说在山上有一种神鸡,下第一个蛋的时候,会一直往天上飞。鸡能飞的多高,蛋就能往下钻多深,一直到地心的岩浆。蛋在山里面需要岩浆的热量,还要很多年才能被孵化,不过孵化出来就成为地龙。地龙的身躯很大,想要从山里出来,就必须把山顶倒。每次狂风暴雨的时候,就是地龙出世之时。地龙顶翻大山,还要去九天之上度过雷劫,才能成为真龙。

    李恒一边看着大家捕鱼,一边听着虚无缥缈的故事。李恒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神仙,也没有什么修真。不过用于强身健体,争斗厮杀的武功却是有的。不过人类也只能通过锻炼,搬起几百斤的东西,活过百岁的人都是凤毛麟角。

    按照修真的说法,人类需要修炼到力举千斤,寿长百年,才能算是达到了先天境界,正式进入修真的门槛。不过李恒只见过寿长百年的人,却没有见过力举千斤的人。

    人类最多只能搬起几百斤的东西,即使活到一百岁,也会老的不成样子,根本不可能返老还童。所以什么修真和神仙是不存在的。至于地龙出世,只能当做神话来听,估计是下大雨的时候,山体滑坡了。

    不过那处湖泊是真实存在的,就在青松氏族和红松氏族之间,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据说那里的鱼也很多,如果建好独木舟,就可以过去了,竹木筏去那么大的湖泊不保险。

    那处湖泊名字叫青松湖,听说里面还有水怪,湖边还经常有人失踪,据说是被吃掉了。这个世界貌似跟李恒前世的世界并不相同,起码农作物和动物有很大不同,李恒也说不好是不是真的有水怪。

    还有人说青松湖里面并不是水怪,而是当初那条地龙,李恒也只当做笑话来听了。如果真的有龙,这辈子说不定还能吃上龙肉。

    接下来就是制作陶器和独木舟了,由于陶土产在青松谷,所以安排了他们协助做陶器。老氏族的人对独木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他们协助做独木舟。

    不过也只是让他们做一些最简单的事情而已,比如挖陶土,洗陶土,活坯泥,烧断大树和树冠。至于最重要的做陶坯,烧陶器和制做独木舟,都是酋长氏族和铁松氏族的人在做。

    聪明人也可以过来看看,李恒也不阻止,能学多少看你自己。如果你真的很聪明,李恒也不会介意栽培你一下。因为这些技术在他眼里也是低级货色,不用一直保密。

    这次烧制陶器,李恒采用了柴煤混烧的办法。只用柴的话比较浪费人力,只用煤的话不容易点火。用柴需要很多人去捡去砍,湿柴还需要晒干。堆柴还需要很大场地,还要注意防火。

    火石谷的煤很多,储量不好估计,有些地方直接露在外面。这里的煤品质不错,很多还是无烟煤,火也比较硬。可惜的是这里没有金属矿,没办法提炼金属。

    有了高岭土,就可以烧制耐火砖,有了耐火砖就可以建高炉温的冶炼炉。不过如果只是烧制木炭,砖瓦,陶瓷,建窑却用不到耐火砖,用一般的粘土就行了。

    新成立的火石氏族,如果想建房子的话,必须要烧制砖瓦。因为砖瓦砌墙比起石头砌墙,更平整光滑,而且单块砖瓦比起石头也没有那么重。一般石头都有几十斤上百斤,搬运起来很费劲。而砖瓦一块只有几斤,用起来很方便。

    用来烧制木炭,砖瓦,陶瓷的窑并不一样,因此必须建造几种不同类型的窑出来才行。这几天李恒带着人烧制了几窑陶器,又建造了几艘独木舟,就又闲了下来。

    李恒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考虑了半天,决定先建一个砖瓦窑出来。由于氏族的工具比较原始,只是一个土窑,就用了好几天才建成。

    砖瓦窑跟陶窑不同,陶窑比较小,可以用泥和石头砌成。砖瓦窑却很大,没有砖砌的话只能挖土窑,用石头砌的工程量太大。而现成的山洞也不合适,因为砖瓦窑并不是简单有一个洞就行,还需要预留点火口,还有通风,排烟等设施。如果只有一个封闭的山洞,里面的火一会就灭了,根本烧不成功。

    挖土窑的话,部族里面只有石器,骨器,竹木器,铜器和铁器很少,真是费了老鼻子劲了。后来李恒狠心用一根铜矛做簇攒刺,才解决了挖土的问题。

    这边建造砖瓦窑的时候,剩下的人都去活泥制做砖瓦坯。等砖瓦窑建好了以后,第一批砖瓦坯也干了。大家一起把砖瓦坯和燃料一起入了窑,只留下了两个人看火,剩下的人去忙别的事情。

    其实李恒也没有把握烧制出砖瓦,毕竟以前也没有干过。虽然烧陶瓷器和烧砖瓦有共通的地方,不过毕竟是两个行业了。不过大不了就是失败,失败了再来一次就行了。

    等到火灭了,温度也降下来以后,李恒干脆什么都不想了,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吗!

    李恒带人冒着高温,打开了封堵的窑口,一股热浪就涌了出来。尽管大家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过也仍然热的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大家又等了好半天才进去,不过砖头仍然很烫手。好在只有三千块砖,大家一会就运了出来,还码放的整整齐齐。

    这些砖真正完好的只有六七成,有些是火候不行,有些是烧融凝结,有些破碎掉了。不过已经算不错了,开始的时候李恒甚至没有把握成功。

    这些砖制坯的时候,就加入了一些煤粉,相当于是内燃砖。火大了或者是煤粉了多才会有烧凝结和破碎的,火候不行的是温度不均匀,以后再慢慢摸索就行了。这些砖都是红砖,蓝砖虽然比红砖更好,不过却要在窑上浇水,技术上更复杂,目前有红砖已经够用了。

    有了砖瓦,再建窑的话,就可以用砖砌了。挖土窑比较费劲,而且使用的次数又少。砖瓦不仅可以建窑,还可以建房,青松部落的历史,很快就会进入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