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争霸

第30章 铁器时代

    武器铸造完了以后,开始浇铸工具和日常用具。各种工匠需要用的工具也铸造了一些,日常用具也铸造了一些。铸造铁锹的时候出了问题,因为没办法铸造薄铁板,而且有弧度的尖锹也没办法铸造。最后李恒想了一个办法,还是铸几柄洛阳铲吧,那玩意简单一点。

    除了这些工具,李恒还铸了几张耕地用的犁出来。一种是大一点的,可以给驼马用,一种小一点的,是给羚牛和驴羊用。这个世界的驼马不比前世的马个头小,只是样子长的不同罢了。不过羚牛个子却比较小,跟前世的毛驴差不多大,驴羊还要小一点。

    按照前世的经验,一匹壮马一天可以耕十亩地,一头牛可以耕五亩,一头驴可以耕三亩。这个世界的驼马一天耕十亩地应该也可以,不过羚牛即使驯化好了,一天能耕三亩就不错了,驴羊能耕两亩就不错了。而且必须挂小的犁,要不就把牲口累死了。

    前世牛马耕田用的都是七寸步犁,可以耕二十三厘米深,这个世界的驼马应该也可以用。不过羚牛和驴羊用这种步犁就不行,根本拉不动。即使能拉动步犁,一会就受不了了。所以李恒研究了一种五寸步犁,只能耕十五厘米深。

    这个世界能有牲口耕地就不错了,如果穿越去古代的美洲,非洲,澳洲,牲畜都没有。野生的北美野牛,非洲水牛根本不能驯化,而且也没有马和驴,总不能用鸵鸟和袋鼠耕地吧!

    这个世界的驼马,羚牛,驴羊好歹是家养的,已经驯化过了,只是没有耕过田而已。驼马既可以驮载货物,又可以骑乘,说明耕地应该没问题。羚牛以前只能养来吃肉,是因为羚牛走路慢又体型小,跟驼马和驴羊比起来,驮载货物没有优势。不过人家不是不能驮载,人家性格还比较温顺,用来耕地应该也没有问题。驴羊本来就从小训练驮载,驼货都可以,种田不可以吗?

    于是这几天铁松村里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氏族的山洞里面整天传来敲击的声音,李恒上次买来的驼马,羚牛,驴羊都用绳子栓上一个木头做的东西在地里挖土。那个木头下面还安装了一块价比银子的铁片,随着牲畜往前走,土地就被翻开,不知道做什么用的。

    李恒一共买了两匹驼马,三头羚牛和五只驴羊,开始的时候,它们都不怎么听话,拉着犁乱跑。后面李恒做了一个鞭子,栓起来用力的抽,还让别的牲畜在旁边看着,慢慢就都听话了。

    没有几天时间,这些牲畜都慢慢开始习惯了耕田。跟以前估计的差不多,公驼马一天可以耕十亩地,母驼马一天能耕七亩,公羚牛能耕三亩,母羚牛只能耕两亩,公驴羊也可以耕两亩,母驴羊只能耕一亩半。

    这些牲畜一天最多可以耕三十二亩土地,但是隔两天需要休息一天,要不就把牲口使坏了。铁松村开垦土地前后累计半个月,在这段时间里,这些牲畜一共开垦了三百多亩土地。河边适合开垦的土地有上千亩,这些牲畜就开垦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土地都是用最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开垦的,不过跟往年不同的是,割草用上了镰刀,种鸟谷用的是锄头挖坑松土,割下来的草都被用洛阳铲挖坑埋到了地里面做肥料。今年大家种田都感觉很轻松,还想着来年把河边高地和山谷里面都开垦出来,甚至土梁都想要种上庄稼。

    日子一天天过去,铁松村里多数人都学会赶着牲畜耕田了。铸造的斧头,枪矛,匕首都已经开了刃,李恒试了试感觉还可以。虽然比不上精钢打造的,不过比生铁或者熟铁做的要好很多了。刃口锋利坚固,肯定不可能吹毛断发,不过用来割刺是没有问题的。

    李恒已经在教二狗和石头做铁匠,他只知道大概的知识,至于淬火,退火,回火什么的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只能慢慢尝试才能知道了。技术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没有什么捷径,千锤百炼就行了。

    十件事情做十次是熟练,一百件事情做一百次就是技术了。做的多了,自然能够熟能生巧。

    李恒安排人用斧头砍了一批三米长的竹竿回来,用刀削了一下头部,装在了枪头上面。枪头后面装枪杆的铁套,已经被二狗和石头两个见习铁匠捶打后卷起来了。上好了铁箍钉好钉子以后,李恒拿起一杆试了试,重量很轻,安装的也很牢固。

    之所以用竹子做枪杆,一是轻便,二是可以防止被削断枪头。竹子虽然不能抗击打,不过可以防削断。即使是断掉的竹子,前面的茬口仍然具有戳刺的效果。而木柄的枪就不行,断了就成为木棍了。而且木柄枪很重,体质不好的挥不了几下就没力气了。

    青松部落五十多年没有参与战争,部族一向也不以勇武见长,没有人相信青松部落的丁壮打仗能够胜利,就是李恒也怀疑,他们一腔血勇冲上去,打几下死了几个人,会不会溃散掉。

    战场上不仅逃兵会被处死,就是首领也会被砍头。如果领着这样一群兵,那就是送人头去了。

    秋收以后一个月,通常各部族就会集结出发。青松部落还要耕种田地,时间就更紧张了,根本没有训练的时间。李恒能做到的,就是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武器,不用会别的,只要排整齐,大家一起把枪刺出去就行了。

    大家每天也不练别的,纵队行军,横队突刺就行了。半天徒步三十里路,排队刺枪一百次,就是每天所有训练的内容。五人一伍,十人一什,五十人刚好一队。只有少数勇武的伍长什长配备了铁锤铁斧木盾,还有几个射箭不错的做为远程打击力量。

    至于投矛和标枪,李恒既没有时间打造,他们也用不好。最后李恒让人编了一些藤篓,让每人捡一篓石头带着。逢敌投三轮再突刺,什么也不要想,一直刺就行了。什么时候敌人跑了,才允许停下。

    这个世界的枪矛通常只有两米长,而且是木柄,既短又重运用缺乏灵活。李恒弄的三米竹枪首先是轻便灵活,然后就是比较长。俗话说的好,一寸长一寸强。你能够的到别人,别人够不到你身体,你就赢了一半。竹枪轻便,刺击的频率快,人家刺你一枪够不着,你已经两枪刺过去了,总有一枪能刺到人。

    桑田在铁松市场里又开了一家店,再次看到李恒的时候,不禁大为感叹,正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老师不愧是老师,永远比也不上。虽然在养蚕织绸裁衣上,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师傅却是全才,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就是什么也做不好。

    桑田这次过来,送给李恒一套新款的绸衣,答谢当初传艺的恩情。李恒也不亏待他,让他去库房里面看看有什么用的到的铁器带回去。

    桑田也不跟老师客气,挑挑拣拣弄了一堆,心疼的李恒直咧嘴。不过这一堆东西的价值,也远远比不过那套绸衣值钱。只是现在的铁器比较少,李恒又没机会再去弄铁矿石回来。而且李恒叮嘱二狗和石头,以后即使去弄铁矿石,也要注意不要让别人知道。如果出了问题,他们自己搞不定,可能还会给部落惹来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