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争霸

第33章 孔雀城

    船队顺水而下,前面两河交汇的地方就是天鹅部落。雄鹰河是天鹅河的一条支流,不过雄鹰河比较长,流域面积不次于天鹅河。

    天鹅河下面汇入了孔雀河,上游翻过山就到了烂柯山区西部,那边有一条大河叫凤河。靠近天鹅部落的是一个不次于孔雀部落的大部落苴部落,过去苴部落还有一个更大的蜀部落。苴部落有五千户人口,是三级部落。蜀部落更有一万五千户人口,是四级部落。

    雄鹰部落的五百部族兵,还有几百民夫和奴隶,乘着独木舟和竹木筏到了天鹅部落以后,汇合了天鹅部落的人,继续向着下游驶去。

    天鹅部落的面积和人口不次于雄鹰部落,而且地理位置更加重要,控制着苴部落和孔雀部落交往的咽喉。这里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不过部族之间互相劫掠很频繁。

    这次孔雀部落出征的地方是褒族,就在山外的平原上。褒族是一个跟蜀部落一样强大的部落,人口一万户,相当于孔雀部落的两倍,是四级部落。孔雀部落和褒族是死对头,几百年以来互相之间冲突不断。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平时互相之间劫掠冲突不断。

    原本孔雀部落最先兴起,落日王先后征服了下游的上千部族,拓地千里。不过却是昙花一现,落日王死后没多久就分崩离析了。

    原本褒族只是落日王手下一个附庸部族,却趁机占据了落日国多数领土,成为了一方霸主。而孔雀部落是落日王弟弟建立的部落,却只能占据着山区来苟延残喘。

    褒族初兴的时候,不断的进攻孔雀部落,由于孔雀部落实力比较弱,失去了平原上全部领土和部族。褒族还深入山里,不断的屠戮孔雀部落,并且劫掠孔雀部落人口为奴。而孔雀部落每当恢复了一些,就进入平原劫掠褒族。所以双方仇恨越来越深,根本无法调和。

    孔雀部落在平原上的领土都被褒族占据,原本的都城也落入了褒族手里。几百年了,孔雀部落无时无刻都想要把故地夺回来。由于失去了平原和都城,好几个二级部落被分割在了外面,互相联系都比较困难。

    孔雀部落目前只能依赖山险来防御褒族的进攻,如果不是关隘易守难攻,孔雀部落早被灭族了。每次孔雀部落大规模去进攻旧都,都会损失惨重,然后几年之内都不能再大举出动,只能分为小股过去劫掠。

    今年孔雀部落又恢复了元气,共计动员了五千部族兵,还有几千名民夫和奴隶。通常部族远征的时候,只能两户出一兵,像孔雀部落这样一户出一兵的可谓穷兵黩武。如果胜了还好说,败了就元气大伤。

    其实李恒对这些部落之间的战争很无语,直来直去的比人多,一窝蜂跑过去,打起来也没有章法,攻不下来的话就被人家的援军击溃。如果这次仍然是这样的话,估计又会损失惨重。

    船队又继续向下游走了一段,到了一个三河汇流的地方,就是孔雀部落的新都孔雀城了。旧都已经被褒族占据,孔雀部落也只能逃到上游,重新建立了一个首都。这里是一个方圆十几里的小盆地,开垦了上万亩农田,比较富庶。

    这个盆地跟无名谷差不多大,不过这里的交通很方便,附近的几个二级部落都以这里为枢纽,这是无名谷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

    孔雀城很小,才只有两百户人口,只是一个大一点的邑,说是小城都有些抬举了。不过这里却是整个孔雀部落的中心,直辖着附近的三百户部民,旁边还有两个附庸的几百户人口的部落。

    孔雀城的城墙只有一丈高,顶部宽度只有五尺,而且也没有什么辅助的防御手段。估计这个时代的小城都是这个样子的,没有什么稀奇的。

    孔雀盆地外面的谷口有一处关隘,叫做落日关,是为了纪念落日王而起的名字。正是有了落日关,里面的小盆地才免受侵犯。几百年以来,褒族虽然无数次的攻打孔雀部落,都没能攻进来。只有小股的武装才能潜进来烧杀抢掠,不过很多都逃不出去,就被消灭了。

    落日关的外面几里就是旧都,人口只有三百户,方二里,城墙高一丈五尺左右,顶宽一丈,城外有护城河。这是烂柯山区少有的坚城,主要是因为孔雀部落经常攻打,才修的这么高大。

    目前来到孔雀城的二级部落只有七八个,山外还有几个部落被褒族的城邑阻挡过不来。褒族为了限制孔雀部落的发展,虽然攻不进去山口,不过在每个谷口外面都修筑了城邑。山里的部落出不来,买盐都成为问题。

    山外面说是平原,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盆地,盆地里面平原面积并不太大,每一寸土地都是珍贵的。为了尽可能的控制更多土地,褒族在每个谷口都修筑了城邑。一是防止山里面的部族劫掠,二是限制山里部族的发展。

    目前聚在孔雀城的各部落的部族兵有三千多人,民夫和奴隶有两千多人。山外的部落只能骚扰一下谷口的城邑,根本不能有利的策应主力的行动。

    当然这么多人根本不可能进入孔雀城里面驻扎,里面也住不下。而且孔雀酋长也担心某些部族不怀好意,万一起了心思,把自己推翻怎么办?就是驻扎在孔雀城附近也不行,心里不太安稳。既然大家是来打仗的,都到前线好了。

    于是大家继续驶向下游,来到了落日关后扎营。

    落日关是一个谷口,两山夹一河的地势。谷口的后面有很多石洞和土洞,都是历次大军驻扎留下的。有些山洞是天然的,有些是后来挖的。有些可以住几个人,有些可以住十几个人,有些可以住几十个人,还有能够容纳上百人的山洞。

    这里是历次战争孔雀部落出征的起点和防御的要点,后面的山洞可以容纳几千人。都是一代代修建的,很多孔雀部落的热血青年,从这里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鲜血撒在了故土上。

    和平时期,孔雀部落和褒族是互相通商的,不过随着孔雀部落开始备战,商人也都跑了。估计褒族那已经得到了消息,开始增援了。

    这次孔雀部落为了夺回旧地,也是下了血本,派人携带厚礼,去了褒族的东方去联络大鹏部落。

    在褒族的东面,还有一个不次于孔雀部落的强大部落。那个部落名字叫做大鹏部落,祖上和孔雀部落是兄弟,都是落日王的弟弟。两个部落都是落日王余部,不过几百年了,互相之间的亲情已经淡了。早期双方还经常联合起来攻打褒族,后来因为失败次数太多,慢慢也不来往了。

    李恒的营地没有跟雄鹰部落他们在一起,因为他是属于工匠营的。目前聚在落日关后的部族兵来自七八个部族,大的有五百人,小的有三百人,共计有三千多人。

    除了这些部族兵以外,还有两千多民夫和奴隶,都是属于后勤系统的人。由于孔雀部落并不热衷蓄养奴隶工作,所以奴隶并不多,只有两百多人,这些奴隶就是李恒工匠营的人了。他们来自各个部落,其中孔雀部落的最多,有一百多人。

    李恒带领五十多个部族兵,驱赶着这些奴隶,来到了划分好的营地。刚刚安顿下来,孔方兄派人过来传话,孔雀酋长请各营首领去酋长洞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