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邦争霸

第40章 北邑新生

    李恒带人进入了北邑,迅速控制了邑守府,粮库,兵营等地,北邑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对于北山好,李恒也并没有为难,只是禁锢了他的自由而已。对于他这种窝窝囊囊的人,留着并没有什么坏处。

    大局已定了以后,李恒约请了北河部落的酋长过来商量以后的事情。拿下北邑,并不是说以后就没事了。褒城那边的援军可能很快就到,大家需要商量一下如何应对。

    李恒是客军,打不过了还可以跑,而北河部落却跑不了。如果褒城真的来了三五千援军,一下子冲进山,北河部落估计要灭族了。

    双方还需要讨论的是北邑的褒族人地位的问题,要按照北山部落的想法,自然是全部杀光了才好。不过李恒却不会那么干,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一块地盘和一些人口,如果全杀了,自己还怎么玩啊!

    不过为了对方的面子,李恒也退了一步,把褒族人贬为了农奴,以后全部在集体农场干活好了。农奴跟奴隶是不一样的,农奴有一定的自由,只是不能远行而已。集体农场的农奴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比普通农奴累一点,却比奴隶强一点。起码吃穿好一点,而且不会禁锢起来。

    几个北邑贵族出面招降了附近几个褒族村庄,附近的北邑孔雀部落的酋长也过来拜见了李恒。整个北邑附近方圆二十里,都成为了李恒的地盘。加上附庸的北山部落和青松部落,李恒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雄鹰部落。

    北邑有一百户人口,还管辖着附近村庄的两百户人口,其中一半是褒族人一半是孔雀部落的人。北邑的方圆有二十里,是一个二级城邦,比起北河邑还要强出来一截。

    李恒带走了北河邑的一百户褒族人以后,北河邑只剩下了两百户孔雀部落的人。此消彼长之下,北河邑与北邑的差距越来越大了。现在北邑有四百户人口,北河邑只剩下两百户,而且北邑还不计算上奴隶。

    北邑的孔雀部落族人之所以会那么少,主要是因为北邑是后建的,当时建北邑的时候,主体是褒族人。北邑的孔雀部落还是从北河部落分割出来,附庸在北邑之下的。而掳掠的北山部落的人都成为了奴隶,从属于奴隶主,没有自己的部族。

    北邑有一百户六百口人,还有四百奴隶,附近的褒族村庄也有一百户六百口人和四百奴隶,北邑的孔雀部落也有一百户六百口人,不过奴隶却不多,只有一百人。那些部族兵,民兵和奴隶,都是就地征召来的,已经计算了进去。总计共有人口两千七百人,加上李恒带来的一千四百人,北邑现在有人口四千一百人。加上附庸的北山部落的两百户一千三百人和青松部落的五十户三百多人,李恒总计拥有了五千七百人。

    李恒本来有一个营八百部族兵,又收编了北邑的五百人,附近褒族村庄的三百人和北邑孔雀部落的两百人,总计已经有了一千八百人。这几乎是北邑附近所有的青壮男丁了,不过由于局势还不明朗,又不能裁撤。

    北邑只有方一里那么大,原本就居住着一百户六百口,加上四百名奴隶,十分的拥挤。李恒又带了一千四百人,更加不可能容纳。现在李恒带来的人,仍然居住在城外,只有两连的士兵进入城内维持秩序。

    北邑上面几里并没有太大的山谷,想要安置带过来的人,只能在城外了。北邑城外很大,差不多有方两里。跟北邑好像一个葫芦山谷,上面小下面大。当初北邑建城的时候,由于人口比较少的原因,选择了上面的小谷。因为外面的大谷人少不容易防守,而小谷相对封闭一些,防守也比较容易。

    北邑的外谷也是比较封闭的,附近的山虽然不高,不过比较陡峭,不容易攀爬。只是谷口比较大,想要建外城,必须在谷口建一道城墙。内谷的石墙只有十几米长,就完全封闭了谷口,而外谷必须要建几十米的石墙,才能够封闭谷口。

    不过几十米石墙对于李恒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青松部落不知道修过了多少房屋和堤坝了,建一道城墙不过是小儿科。他马上就开始安排在外谷山口筑墙,争取在褒城援军赶来以前,把城墙筑好。

    人多力量大,北邑所有青壮男女都被发动起来,搜集石块,开挖壕沟,准备材料。壕沟挖了两道,外面的是护城河,里面较浅的是城墙地基。李恒准备修建的城墙高五米,顶宽一丈,底宽两丈,内部夯土,两面包上三尺的石墙。

    石墙用简易水泥垒砌,还是李恒亲自带徒弟烧出来的。现在李恒已经成为城邦的君主,很多事情都不用亲力亲为了,即使是核心技术,也都慢慢传给了弟子。

    现在李恒即使不计算奴隶,都有了四百户人,其中褒族人有三百户。如果不把奴隶解放出来中和一下,时间久了根本压制不住他们。所以李恒才努力拉拢北邑孔雀部落和北山部落,多个部落势均力敌,才能形成稳固的统治。

    几天时间过去了,一道城墙横贯在谷口,李恒也终于松了口气。现在即使褒族来三五千援军,自己也都不怕了。自己的情况和以前的北邑不同,自己不是两面受敌,北山部落里面还有广阔的回旋空间。即使自己战败了,还可以进入北山部落里面。

    有了谷口的城墙,李恒的心已经放下了大半。跟北邑老城不同,自己手里有六七十条独木舟,只要守住了城墙,根本不惧怕敌人水军进攻。所以老城要沿河修建城墙,自己却不用。

    接下来李恒开始安排大家修建版筑房和粮仓,这么多人没有住的地方肯定不行,必须让大家有一个窝,才能稳定下来。而这么多粮食也不能露天放在外面,一场雨就全烂了。

    附近还是有一些山洞的,有些里面还很干燥。这些山洞不够这么多人住,不过做为粮仓还不错。老城的粮仓容量有限,自己带来的粮食和收缴贵族的粮食没有对方放,只能放入山洞。

    不过粮仓是必须要建的,以后北邑肯定会大规模垦荒,到时候生产的粮食总要有地方存放。修建版筑房,李恒并没有按照一户三间的标准。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李恒准备把原来平均每户五七口人的局面改一改。

    北邑跟青松部落不同,这边多数都是奴隶,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规划自己的想法。而青松部落不同,自己并不是酋长,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过。

    李恒规定,所有男丁以营连为单位集体建房,一伍住一间房。已经成婚的和即将结婚的可以分到一间房,一伍住五间房子。以后分了地皮自己建房,一伍住一条胡同。

    目前北邑男多女少,青松部落的五十人多数是没有结婚的,工匠营和解放的奴隶多数也没有结婚,有些结过婚的工匠营奴隶,老婆孩子还在孔雀各部落里面。

    男女比例比较均衡的是褒族人,他们多数都有稳定的家庭。有些条件好的家庭甚至有不止一个老婆,甚至还有女奴。这些人主要是褒族贵族,他们占据的资源最多。

    不过在李恒这里,他们只是被征服者,除了自己的亲族和军功贵族,别人没有资格做贵族。所以这些贵族不仅被剥夺了封地和奴隶,除了原配妻子以外的女人也被剥夺了。北河邑的褒族人虽然成为了奴隶,不过李恒并没有拆散他们的家庭。允许他们保留原配,剩下的女人也被剥离出来。

    因为奴隶是自己起家的本钱,他们为自己卖命,不能让他们没有妻子儿女成为一命货。最早跟随自己的青松部落部族兵和工匠营,都必须给他们结婚,成为城邦的主体。后面解放的奴隶,可以再等一等,因为他们必须要为自己表现出足够的忠诚。

    很快褒族成年未婚的女人和侍妾们都被挑选了出来,三百户褒族人里面并没有那么多女人,李恒只能把未婚单身的女奴都一起拉了出来,才凑够了工匠营的人数。

    由于青松部落的部族兵是自己的老部下,所以对他们也格外优待。他们娶的都是褒族贵族的女儿,起码是平民家的女儿,没有娶侍妾和女奴。那些贵族的女儿并不够原来的伍什长们分配,李恒又为他们求娶的北邑孔雀部落和北山部落的贵女。

    李恒为他们举行了还算盛大的集体婚礼,从此北邑又多出了三百户家庭。现在的北邑,除了原来的三百户人口,李恒带来的北河邑一百户褒族人口,已经结过婚的一百户奴隶,又增加了三百户人口,现在的北邑人口没有增加,家庭却达到了八百户。

    现在北邑只剩下了几百个北河邑和北邑新解放的男奴没有结婚,不过他们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忠诚,李恒自然不会故意拆散褒族家庭,来让他们结婚。不能因为你做过人家的奴隶,就想娶人家的老婆女儿,来做为补偿。目前北邑还是以稳定为主,而最核心的,就是让原来的家庭保持稳定,并且不断建立新的家庭。

    如果你表现了足够的忠诚,北邑孔雀部落和北山部落也有不少未婚少女,当然李恒也可以购买或者劫掠一些女人回来,不过首先你要表现出足够的价值出来。

    北邑现在有四千一百人口,人多力量大,在几天时间之内,不仅建起了城墙,还修筑了上千间版筑房。就是老城的茅草房也被推倒了重建,只留下了几栋石头房子。所有结婚的人都分到了自己的一间房子,以前那种一家几代几对夫妻共住一套房的局面没有了。

    新婚夫妻结束了集体婚礼,迫不及待的回去完成孝道。这时候,李恒撒出去的斥候,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孔雀酋长不计伤亡的攻打旧都,旧都已经被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