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境界妖开始的次元旅行

第五十七章:青娥往事

    “罢了罢了,与其逐字逐句的枯燥说明,还是以术法再现昔日之场景为之更妙”

    青娥衣袖一拂,桌上烛影摇曳不定,借着着蜡烛的光亮,一道光幕在蜡烛上方展开

    不消片刻,透露着雪白的光幕中的雾气散去,幕中场景浮现在众人眼前

    那是一处看着较为偏僻的村落,村中屋户稀稀散散,大概只有几十户人家,缕缕炊烟飘起,村落里家家户户开始了起火生灶

    可却有一家例外,不似其他屋户,家中有彼落起伏的鸡鸣犬吠,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幕中画面由远及近,小茅屋场景愈发清晰

    只见屋中一身穿灰色粗制麻衣,年龄约摸五六岁的幼女,右手捧一封书信,左手中握着一根似是凿的簪子

    信中内容,一部分已被点点水渍模糊,将要看不清字迹

    那小女孩一手捂着嘴,看得出此时她正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那眼中滚滚而出将信打湿的泪珠,无不在显出她心中的伤神与委屈

    “为什么……为什么!!!?”

    “您修道求仙,近乎痴迷,以至于忽略我的存在,即便如此,我也从未生过怨恨之情,每日织布、做饭,日日操劳,从未有过一丝不满,可您不辞而别,独自进山求仙,独留我孤身一人,这是为什么!?”

    画面再次拉进,信中的内容铺满了光幕

    【青娥吾女亲启:

    愿你能原谅为父的不辞而别,前些时日想必你应该知晓,我们邻家王七妻子所说的,王七做梦去崂山学仙之事

    外人看来不过以为是他黄粱一梦,可我却深知,王七所经历并非镜花水月,乃是神游物外矣

    平日里我观他面相,素有仙缘,他自己也向往那神仙之术

    依我估计,那夜王七神魂被仙人召去,正所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那仙山我看亦是如此

    可那王七平日里也素来贪懒,未通过仙人考验,被仙人赶将出来,而他自己所说的穿墙之术,八九不离十,并非杜撰

    若非他心术不正,法术何以至于失灵,导致他现今仍在养伤

    而今,我已决心去崂山访仙求道,常言道,仙人脱离俗尘,超凡脱俗,不受人间情爱之苦约束,我决心放下这尘世中的一切,断绝一切世俗因果,只为追求那无上之道

    事已至此,为父也该告诉你一个秘密了

    其实你并非吾之亲女,只是那一日我上山采药,忽见一处地光华大放,我以为是有宝物现世

    可走进近观方发现,那一个由树叶遮盖的婴孩,而那宝光便是由婴孩手中所拿的簪子发出

    我曾一度生出贪念,欲要将那簪子据为己有,将那婴孩弃置荒野,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这样做时,总会被一些巧合阻止

    最后我决定将你带回家,抚养至今

    而今我已知晓崂山有仙,决意斩断世俗,去追寻那仙道,至于你手中的簪子,我也早已看透,在这封信中与你讲明

    切记切记,往后一定要将这簪子收好,毋要轻易示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祂并非凡物,而你!更是不凡

    当今乱世,战乱不绝,今后你将要一个人活下去,毋要挂念为父,亦不要刻意追寻,一切就顺其自然吧!

    在我的书房中留有的我那些曾读过的关于“道”的书,你若是也想像为父这样,便去细细研读吧,若是不想,便也随你处置

    为父从小求仙访道,虽说在仙道上并无何建树,但却学的一身好医术,通晓一些尔筮观卦占卜之术

    早年间,我曾为一家姓霍的大户人家怯除了他们一家人得的瘟疫怪病

    那之后他们一直想报答我,当时我为了不在日后麻烦,便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如今我已决心访道,这世俗的尘缘因果已与我无关

    在我的书房之中,有当年他们留给我的信物,还有我的一封写给他们的书信,信中内容你也可随意观看

    我以前曾为你占卜一卦,发现你命格不凡,而命中还有一段姻缘,但卦象显示的却有些奇怪,说是姻缘,又有些似是而非,虚实不定

    我观那霍家有一公子与你年龄相仿,品行端正,或许这似是而非姻缘便是与他有关

    若你不想也不必强求自己,一切顺其自然,今后无论做何事,便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做,顺心而为方能活的洒脱,切勿委屈自己

    人的一生与这天地相比,不过秋蝉鸣夏,夏虫焉可语冰

    凡人之身,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之苦,一生哪怕如何辉煌,也不过千秋一梦罢了,就是那帝王至尊,也逃不过这轮回之苦

    因而又何必在其外界的影响下而使自身受诸般委屈,为父今寻仙访道,愿今后你亦能遵从本心而为,人生在世,到底追求何为,谁又能说的清呢,只求不留遗憾罢了!

    而今乱世战火熊熊,那霍家也算是一方豪族世家,有他们帮助,你一个人在这乱世也能生活下去了

    再加上有为父的修书一封,那霍家也是品行端正之族,这也是为父唯一能为你做的事了

    愿你能在今后走出一条自己的道,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路,只要在往后回忆时,不后悔今日的选择,便是极好

    人的一生有无数个选择,或许会有遗憾后悔,但只要是自己内心所渴望选择的,那便继续走下去罢,我究其一生所追寻“道”不正是这样嘛!

    往后愿你的一生能做出自己最想做的选择

    勿念】

    画面到这里戛然而止,光幕又恢复了那白茫茫的一片

    气氛到这里,妖怪贤者八云紫仍是坐在那悠闲的品茗

    作为活了不知多少世纪的大妖怪,见证了多少人间之事,对青娥的身世也是见怪不怪

    至于八云邪,则是意犹未尽的看着青娥,止不住心中的好奇,渴望接下来的剧情

    到这,青娥神色依旧是如方才那番淡然,看不出一丝变化之色

    玉手食指托腮,神色中略带一丝莫名的伤感,缓缓开口

    “那时,我所处的时代,按照而今的话说,便算作是魏晋南北朝中后期了,当时的社会战乱纷争不绝

    那是一个普通百姓食不果腹,粮尽,人相食,饿殍遍野,白骨露于野,野狗多于人,结伴分而食,千里无鸡鸣的时代”

    “礼崩乐坏,奢侈腐化,神州陆沉,万里丘墟,苍生涂炭,皇帝暴虐,民不聊生……”

    “还有那些所谓的世家大族,在那些自命不凡的上流贵族间,以擦脂抹粉为美,男人无本性,阴柔之风盛行,某些文人更是自诩风流,最后男不男女不女,简直比太监还不如,上行下效,致使这种风气盛行不败”

    “更可笑的是,他们还妄想着用迂腐的儒家文化教化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胡人,一边自命不凡,一边鄙视胡人,一边还妄想用儒家文化教化那群饿狼”

    “哪怕后来衣冠南渡,仍是死性不改,不过是一群蛀虫罢了,何以用『人』之一字形容”

    讲到这,青娥眼眸闪烁,看不出是何表情

    “那个乱世,我是因为我父才免受那战乱之苦,当他离开的时候,年纪尚小的我,就如无根浮萍,不知何去何从”

    “哪怕他留下的信中一再保证去那霍家可以使我日后无忧,可那寄人篱下,又岂是我所愿!”

    “加之那时整个社会风气,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只得将希望寄托于神明,崇拜那些神秘莫测的仙人

    而那些王公贵胄更是只知贪图享乐,整日里奢侈放纵,醉生梦死,到老子庄子那里寻找精神寄托,什么清静无为、超脱世外……”

    “更可笑的是,还有许多不自量力的狂妄之士,每日将那五石散当饭吃,妄图通过此来达到长生不老,飞升成仙的目的”

    “一群愚昧无知之人罢了,那五石散非但能将他们成仙,反倒是使身形日益消瘦,骨瘦如柴,寒暑不分,最后不甘而死”

    谈到此处,青娥眉头一撇,嗤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神色中写满了鄙视嫌弃

    那是对于统治阶级的鄙视,还是对那些愚昧无知之人的嘲讽,亦或是两者都有

    “当时社会上下,无不充斥着崇道之风,而道教也是在那时愈发完善,逐渐走向成熟、完善、多元

    什么正一、崂山、正阳、茅山……”

    青娥说道这里,八云邪也适当的插嘴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那青娥娘娘您是属于哪一派的呢?”

    “我!?”

    “哈哈哈……”

    在八云邪讲到自己时,青娥将手中香茗一饮而尽,衣袖一拂,双臂大开,仰天长笑,眉宇间满是骄傲自豪,仿佛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时代

    “自那日伊始,我心中不忿,不明他为何对求道访仙如此痴迷,便去他书房阅览众多书籍

    那也是我第一次触『道』,也正是如此,我才明白了他为何痴迷之因,就连我也深深陷入此道

    最关键的便是,我的仙缘可比他不知高出几何,可以说天生便是注定成仙的苗子

    他燃尽半生修仙求道,却只学了些个药石卜筮之术,最终只得寄希望于寻仙增寿而求其大道

    不若我短短三时便已通窍,接触那仙道之路,置身于大道之中,体验那无穷奥妙!”

    “一朝仙智已将开,而此仙凡自两别,游云渡星镜花月,琅嬛仙境亦枉然”

    忆起初入仙道的昔日之感,青娥至今历历在目,一朝顿悟,两极仙凡分,

    那日自己初入仙途,心境便已然发生巨大转变,什么悲痛、伤苦通通抛却脑后,开始追寻那无上大道,玄门妙法

    『了却人间凡心事,万般皆为长生诀』便是自己的写照

    听了青娥的初入仙道之言,八云邪也是打心底敬佩,内心不停赞叹

    青娥也确实值得他这一敬佩

    五六岁的懵懂女童,经历了唯一的亲人抛却后,非但未绝望无助,反而靠着几本书籍,在未有外力的帮助下,数时辰内便顿悟仙道

    别人穷其一生追而不达的境界与渴望,却被一个稚童凭借几本凡书便达到

    天赋、气运、能力……缺一不可

    在加上青娥娘娘本身的神秘出身跟外界环境影响,可以说青娥的修仙之途,已注定了她的茫茫仙道

    若是简洁一点的话,几个字便可以概括:

    『天生仙苗,仙角面板!』

    “若这般言,那咱倒是有些好奇,青娥娘娘是后续是如何修成仙人,又为何来扶桑这块小岛的了

    要知道,在当时的神州大地能人辈出,洞天福地比比皆是,若你继续留在那,日后发展的成就或许比而今更甚了吧

    以前咱倒是也曾听闻一些消息,说青娥你是因为中原之地像你这种程度的仙人太多,为了展示自己的力量方才来此地

    而这只是其中一种原因,另一原因便是想推广在本土的道教了

    说到这里咱倒是非常好奇,青娥你的这一身道术种类繁多,不似是哪一单一门派,背后却又充斥着每门每派教的影子,这倒是令咱有些不解了”

    妖怪贤者将手中杯盏轻放置案几之上,睿智的眼神中透出一丝不解之色

    关于青娥为何来扶桑这一隅之地,无论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又或是她本人也曾半开玩笑的这般对人讲过

    但自己是始终对此抱有一丝疑惑,或许青娥来到扶桑的目的不单单是如表面那样简单,其中的诸多门道,也只有她自己本人清楚了,正好借此大好时机向青娥了解其中的本质之因

    “哦!?不亏是活了数千年的大妖怪,这种理由对其她人来讲已经足够了,但是对于你这等存在,还是不能令人信服呢”

    青娥微微愣神儿,便自顾自的将右手伸向发髻之上,将插在环形发髻上一根簪子抽了出来

    “说到底,一大部分还要多亏了这件『穿墙之凿』本命法宝,我才能有如今这般成就,也是因此才在冥冥之中来到此地”

    当青娥将穿墙之凿平放在手心时,眼里满满的都是回忆与思幸之情

    看着凑过来的八云邪与八云紫二人,青娥开口解释道

    “我自那日入道,便开始了那漫漫修仙之路,而修仙之路又是何其艰难,除了当初我自己顿悟以外,未曾接受过任何外人的指点”

    “一切皆是自己摸索,直到有一日,在偶然之间,我发现了一直陪伴自己的小簪子,竟然有着穿墙破障之能”

    “说来也巧,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仙道法术的追求,一直都是心驰神往,许多人最渴望得到的一门法术便是『穿墙之术』,亦或许是这『穿墙术』与修仙之道相连,蜕凡为仙,超脱生死……”

    “于是那天起,我每每趁修仙之时,便会研究着神秘的簪子,最后摸清了祂的全部妙用,将之祭练为了自己的本命法宝”

    “为其取名为——『穿墙之凿』”

    “意为:跨越死壁,超脱凡尘”

    “所谓『墙壁』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障碍、隔阂,我辈修仙之道,亦当如此,冲破一切障碍,追寻无上仙道,而我这法宝,不单单仅是穿墙那般简单”

    “也是凭借着穿墙之凿,我方能跨过那『仙与凡』『生与死』的壁障,成现如今的邪仙之名存于世间!”

    一寸寸抚摸手心的宝簪,此刻青娥的温柔,除了对芳香外,这还是八云紫第一次见到青娥这般

    良久,青娥内敛神色,将目光投向八云紫,意为深长的道

    “现在便由我来正式向妖怪贤者解释下,为何我所学的道术如此斑驳,又为何来到幻想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