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XJ游记:塔什库尔干(八)

    继续XJ塔什库尔干游记,今天要说的是一篇住宿攻略。分享一下我住在塔县青旅里的那段时间都经历了些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塔什库尔干县城里就只有这么一家青年旅社,所以也无所谓提不提它的名字,因为没得选:凯途(K2)国际青年旅社。它的位置就在“帕米尔旅游区”的广场上,毗邻红其拉甫路的小黄楼的把角别致的弧形建筑的二层。

    其实塔县的县城里头有大大小小的酒店和宾馆不少家,但“青年旅舍”依然是很多旅友的第一选择——住在这里的旅客当然不只是青年,很多有着丰富自驾的经验、年过半百、有一定储蓄、生活得悠闲自在的哥哥姐姐们也喜欢住在这里。

    通常来说,一间合格的青年旅舍都会有一个能同时人容纳多组人群存在、功能区域划分井井有条的大厅:

    吧台可以点快速出餐的简单食物和饮品,这个角落是义工们经常待的地方——这里的义工不一定是中国人。

    有一次我去买水,就发现前台那位长得很像XJ人的小哥事实上是巴基斯坦人,一句中文不会讲,啥也听不懂……但你说“Water”他就知道你要买什么。

    义工这个工作并不能养家糊口,他们其实也是一群出来见识世界的旅者,以20岁左右的年轻人居多,管吃管住但通常不会给钱。这个职位看起来门槛很低,事实上它的要求还挺高的。

    在XJ的青旅里,能做得了义工的人,最起码英文口语要过关,需要能够和入住的海外旅者作简单的沟通。

    这家青旅可以接待海外人士。

    比如我前一篇游记中提到的“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当时我们自组的参观“小分队”里就有个日本的友人,一个年轻的小男孩儿。进了景区之后,大部分人也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逛,唯独他这儿拜拜、那儿拜拜的,或许和宗教信仰有关。

    除了吧台之外,大厅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一个标准尺寸的台球案子。白天和傍晚的大部分时间它都是繁忙的,只有清晨大家忙着办退房的时候才会闲着,我也只有在这个时间段有机会摸一摸久违的木头竿子,磨练一下早已生疏的“球技”。

    台球案四周分布着餐桌和成组的桌椅,方便旅行者随时随地聚个小会。旅游旺季的时候,连餐桌都会坐满人,大家谈论的内容五花八门:南北见闻、各地资讯。再有就是,很多人在这里组队——这是青旅值得一住的最大原因。

    青年旅舍的住客中藏龙卧虎,每一个都不容小觑。大家来自天南海北,每个人都是一本“行走的旅游攻略”。随便听对方讲讲自己路上的往事,就可以丰富自己的旅行知识和人生阅历。

    塔什库尔干面积2.5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意味着人们会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行车的路上,所以有一些自驾过来的小伙伴会在这里搞搞拼车,这样可以把油钱分担出去,缓解一些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有人陪伴的路程总是不会太闷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身上带着一些“小道消息”。比如——带我们去国门的塔什库尔干兄弟在路上跟我们说,他的亲戚家周末要举行婚礼——这种事情往往就会在大厅中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形成一个攻略点:参加塔吉克族朋友的婚礼是塔县旅行路上的“必打卡”之一。

    所言不虚啊,那一次去参加的婚礼令我们大开眼界。一个塔什库尔干的富裕家庭,数百平方米的宅院挤满了几十上百口人,当然,这还只是婆家人的数字,娘家人我们连面儿都没见上。再加上我们这些凑热闹的,最后变成了一场“民族大联欢”的盛宴。

    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会在后面的游记中详细分享。

    除上述之外,大厅里还有两个必备的区域配置:

    一是厨房。厨房里有冰柜和简单的锅灶、油盐酱醋,还有一个提供免费饮用水的热水器。只不过……这里的水从来就没烧开过。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家伙常年维持着80左右的温度,最高也不过是90几度——百公里之外就是海拔5500m的高原,不存在“开水”这回事儿。

    这里的地下水都是雪山融水,喝了也不会出问题。

    还有一个区域,是模仿塔吉克族民居所布置的一个矮塌。这是一个多功能的东西,可以作为客厅来会客,可以聚餐,还可以小憩。榻上的小桌一收走,这就是个床。青旅人满为患的旅游旺季,这个地方偶尔也会临时改建成铺位,供无处落脚的游客居住。

    记得在KS旅行的时候,我见有天台的青年旅社是允许摩友们搭帐篷的。但这在塔县的青旅就很难实现:晚上太冷了,再冻出个好歹那就糟了。

    我们来聊一聊青旅的住宿条件。

    我第二年去塔县的时候,队伍里有一个广东姐姐,家大业大,非常有钱。她看到青旅的房间以后惊呆了:我们那个房间有6张床。其实这都不算最多的,因为8张、10张床那很常见。

    最让她不能理解的是,床上的铺盖是一堆裸着的瓤子,床单和被罩还要住客自己在前台领、自己套,退房的时候还要把这些东西全部拆下来,自己带回到前台去……

    另一个令她不能习惯的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青旅的盥洗室一切都是公用的,而且有时候好几天洗不上澡,因为这里的水是太阳能的。晚上一旦在大厅聊得火热忘了时间,回到房间想洗个澡,那通常是没有热水的。

    所以这也是一个小小的提醒:到了塔县,洗澡要趁早。

    第二天,广东姐姐突然发现这家青旅原来是有标间和大床房的,而且那个房间是带独立卫生间的!啊,激动啊!于是她兴奋地跑到前台,要求住这个房间。结果前台小妹妹告诉她:这种房通常一个月之前就被订光了。其实价格也不高,不是住不起,而是根本排不上号。

    几天之后,我们终于有机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三人间。啊,那种感觉简直幸福得不得了,虽然这个房间没有“独立”的任何东西,条件依然相对简朴,但广东姐姐心满意足。

    再后来我们一起自驾了沙漠公路、独库公路,她也就习惯了。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份来自XJ茫茫大地上的“磨练”,也是一个与世界,与自己,与万物一切的一切“讲和”的过程。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塔县并没有夜生活。这里有着非常好的治安,但是晚上时常很冷,街上也没有什么人,只有一轮明月大大地挂在天上。所以呢,太阳下山就不要出去闲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