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秀袍泽情

宫墙内,兄弟情

    一行五六人转身向军营走去,走着走着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背着一捆柴累倒在了路边,周强和老林赶紧过去搀扶。中年男子赶紧道谢。老林问道;听小老弟的口音好像是洛阳人氏啊,怎么到凉州来了呢。

    那名男子不禁一颤,自己只是道谢一声就被听出了口音。只能无奈的答道;老兄慧眼啊,实不相瞒我家住在洛阳城东二十里龙王庙。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五年前母亲病逝,我守完孝之后就来到凉州谋生。在此开了个餐馆,平常生意还可以,只是大桂对零人用兵。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就黄了。我只能自己亲自来打柴了。

    说到此是声泪俱下啊,太凄惨了,一个中原的汉子到了边塞竟然这般凄苦。老林问道;你在这边塞谋生如此的危险辛苦,可否想过回到故乡洛阳城啊。

    那汉子回答道;每当有人问起来我的归期,青青山色便埂塞在喉际。何尝不想回到洛阳城,奈何奈何啊。

    这汉子没说完竟然哭泣起来了。

    老林如此年纪,看到比自己小几岁的汉子竟然这般的凄惨也不禁哭了起来。后来老林问这汉子;你既然是洛阳人氏,也开过饭馆,是不是会做牡丹燕菜啊

    这汉子一听洛阳牡丹燕菜立即精神了,拍着胸脯说道;这是我的拿手好菜啊。说着就给老林介绍起了这道菜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老林听到这些不禁泛起了嘀咕,看来这汉子是个好厨子。把这个人弄到三公子身边弄几个好菜,也不至于让这个花花公子在这苦寒之地受到委屈啊。老林说;太好了,我家公子也是洛阳人氏。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还真有些吃不消,你会做洛阳菜。何不到军营里做个火头军,每天给公子弄几个可口的饭菜,也算是不大不大小的功劳啊。

    那汉子一听老林这么说,立即就心动了说道;我从小精研厨艺今天总算是遇到的了知音。我不仅会做有品级的牡丹燕菜,还会做适合洛阳大众的胡辣汤。我的手艺在凉州能算是一绝。

    老林一听对方这么说,感动的老泪纵横的说道;他乡遇故知啊,你这么多才多艺,可以到军中效力,过几天和大军一起班师洛阳岂不是更好吗,也免得你在这边塞之地受尽委屈。

    那汉子一听老林这么讲,立即俯首叩头,喊道;恩人如果能把我这把贱骨头带回洛阳的话,我此生足矣,此生无憾啊。

    老林一听这口音这腔调心里的疑惑算是解开了,望着周强说道;周壮士,这兄弟也是咱们的老乡,麻烦你给他安排到大营里做个火头军。他会做咱们公子最喜欢的牡丹燕菜。咱家公子该补充一些营养了。

    周强不像是老林那么的热心肠,冷冷的说道;军中大营岂是菜市场可比。副都督虽是皇室贵胄,但是到了征西军营。就没有了皇子和兵士的区别。别说是一个皇子,哪怕是皇上御驾亲征,也得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在军中开小灶,我周强第一个不答应。

    老林见周强如此固执,心里不禁埋怨道;你个傻小子,洛阳的人想知道一下公子的行踪,你就让人家知道一下又怎么了。京城的那些人如果一天不知道三公子的行踪,就会一天睡不着觉。

    一点破事儿,居然吵到了刘玉藩的耳中,刘玉藩不耐烦的说道;一个洛阳的老乡,会做菜,让他给我做几个菜怎么了,让弟兄们归家之前喝一份胡辣汤又怎么了。你这事儿哪事的,烦不烦啊。说完往周强的头上敲了两折扇。

    周强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埋怨道;您来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您说到了军中要和将士们同甘共苦。现在您要开小灶,怎么让几万将士们心服。副都督难道就不受军法节制吗,您就不怕受到惩罚吗。

    刘玉藩一听周强这么说心里就来气了,你个小崽子,我千辛万苦来到这里,想吃些什么李新和王硕都不敢说些什么,你个小毛孩子有意见啦。立即说道;我就要把这他带到我的大营中,给我做牡丹燕菜,给将士们做胡辣汤。如果有人想告刁状的话,先去李将军哪里告,再去父皇身边告状。我就不信了,我吃个菜,还能有人摘我的脑袋不成。

    说完狠狠的瞪了周强一眼,气哼哼的走了。周强见此状当然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心里默默的承受。

    周强心里埋怨道;除暴安良,扫清罪孽,您是一直这么教导我的啊。现在到了阵前,您要打破传统,给自己开小灶,以后让将士们怎么尊重您。

    虽然周强心里有诸多的不满,但是他不敢和三公子叫板。因为他跟随三公子四五年了,很知道他的脾性。三公子如果说和将士们同甘共苦,那他一定能做到,至于现在为什么开小灶,一定有他的道理。

    老林看到三公子此番表现,暗地里给他竖起来大拇指,刘玉藩不知道老林为什么要把此人留在身边给自己做牡丹燕菜,但是他知道,老林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目的。想到此只能把周强骂一通了。周强和老林顶几句还是有这份胆子的,但是他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敢和三公子顶嘴。屁股痒痒了,找别的地方挨揍去,现在三公子忙正事儿呢,没时间打他的屁股。但是人家没时间打,不表示他就可以放肆。

    周强见状悻悻的躲在了人后,很怕老林和三公子再找他的麻烦。但是周强想不通,三皇子和老林什么好东西没有吃过,为什么会对一个野厨子做的牡丹燕菜这么感兴趣呢。很可能这人做的还不如周强自己做的呢。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啊,想当年老林开始玩阴谋诡计的时候,周强的父亲还没找到媳妇儿呢。现在周强虽然和老林都是三公子的身边人,但是周强只是跑腿干活的,三公子和老林才是背后支招的。这次只是多养个厨子,周强太年轻了,看不到其中的奥秘。

    副都督和一行几人来到军营,老林赶紧对刚才的汉子;兄弟啊,你怎么称呼啊,你今后什么事都不用干,第一每天中午给副都督做一份牡丹燕菜,其次呢每天早上给军中的这些将官们做份胡辣汤。别的事儿就没有了,你就可以自行安排了。

    那汉子一听一天的工作就这么些活儿,心中很是乐意,不禁感叹道,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刚才还是拾荒人,现在就成了副都督的厨子。但是心中还有一丝的顾忌,拉着老林的手问道;老哥啊,我叫王成。我在军营中是不是也可以领军饷啊,几年之后是不是还可以回家娶媳妇啊。

    两个上了年纪的人问这些东西,在周强这样的年轻人心里倒没什么。没有这些经历就不明白其中的凄苦。这些人没什么追求,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们一生的追求。这些追求貌似很低级,但是大桂天下的兵士有几人不是为了这个追求来参军打仗的。只是这些大好男儿,少数幸运的加官进爵,大多数悲催的汉子就客死他乡了。没有几个人能记住那些客死异乡的名字,大桂这几年虽然国库充盈了。也仅是多给死难者家属一些抚恤金而已。但是如果想把阵亡将士的尸骨迁回故乡安葬的话,一般的家庭是没有这种条件的。所以刚才那汉子说道挣些钱回家娶媳妇儿,在周强和三公子眼里很荒诞,但是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虽然大桂的儿郎们有保家卫国的责任,但是他们更有养家糊口的权力和义务。

    老林见这汉子这么问,说道;王成老弟啊,你和正常的兵士一样,照常领军饷,菜做的好的话你还可以得到些赏钱。你如果以后想回乡娶妻生子了,你提前和老哥说一声就行。

    王成听到老林此番允诺,立即跪倒在地,向副都督和诸位狠狠的来了几叩首。

    老林也感动的老泪纵横,急忙搀扶起王成,吩咐道周边的兵士;麻烦这位小哥,把老王领到军需处报到去。

    王成就感恩戴德的随着一个小喽啰走了。

    王成走后马上就到傍晚了,几个随从将军也都回去各自忙活起来了。诺大的营帐中只剩下刘玉藩主仆三人。众人走后,刘玉藩开始埋怨老林;你这叫弄的什么事儿啊,兵营之中几万人你让我自己吃小灶,你想害死我啊。

    老林叹口气说道;不是小的给您添麻烦,是京城的人想知道您在这边的动向。既然人家想知道,咱们就做个顺水人情让人家知道一些又有何妨。况且牡丹燕菜一直是您的最爱,万一人家做的挺好,那样的话岂不是两全齐美了。

    刘玉藩虽然知道老林留下此人有自己的用意,但是确实没想到是洛阳城派来的人,原来他还以为是敌军的细作呢。三公子故作镇定的问道;洛阳城的人想知道我的行踪,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怎么不说他是零人的细作啊。

    老林解释道;第一口音洛阳人,第二言谈之中虽然漏洞百出但是没有恶意,只是想留在咱们身边而已。所以说这人不是零人的奸细,只是洛阳人想念您而已。

    刘玉藩默默抬头问道;难道是父皇。说完急忙摆摆手。

    老林淡定的说道;不是皇上,是大皇子想知道您的行踪。

    刘玉藩听到这些有些惊诧,惊诧的不是大哥想监视他,惊诧的而是老林比自己更先想到是大皇子。刘玉藩若无其事的问道;先生怎么知道,是大哥派来的人啊。

    老林说道;此人虽然背着一担柴,但是浑身上下细皮嫩肉的,怎么能不让人怀疑。另外我拉他的手,手上有些老茧,这老茧出卖了他,根本就不是长年累月使用炊具形成的老茧。而是经常抚琴写字作画形成的老茧。大皇子一向有这方面的喜好,所以老朽断定,是大皇子想知道您在这里干什么。

    刘玉藩想到此,不禁唏嘘不已,心中感慨道;我的好大哥啊,这么多年了您还是放心不下我。我有五年时间不问政事,不参阅军机要务。您还是不放心我。但是您想对付我的话可以派个伶俐的人啊,您弄个这货到我身边是骂我蠢吗。您不是想知道我的行踪吗,那我就陪您耍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