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秀袍泽情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渤海王接着说道;按照公子刚才的说法,张家隋家与发麦克斯都有些渊源。你对这些强盗有那些认识啊,本王不想被人追着打了,该主动出击了,不知道公子有何高见啊。

    张家父子一听主动出击,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到底是年轻气盛啊,刚打了个胜仗就找不到北了,自己能吃几碗饭自己心里没数吗,还主动出击,按目前的敌我态势来看能做到积极防御就差不多了。居然还主动出击,是活的不耐烦了吗。当然年轻气盛的不仅是渤海王,还有这个二公子。张少泉听到主动出击就沉不住气了,赶忙说道;王爷明鉴,咱们目前还没有主动出击的资本,虽然这段时间在下一直在想办法在经济上困住异人,掏空异人,但是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见奇效啊。在下认为目前咱们的工作重点还是隋公子练兵整军。而在下和隋小姐继续引民戍边。还望王爷三思。

    隋欣很好奇地问道;刚才公子说道在经济上困住他们、掏空他们是什么情况啊。能否指教一二啊,看看小女子能不能帮些忙。

    张公子一脸歉意地说道;在下好糊涂,竟然忘却了小姐的经商才华。在下的构想是这样的,充分利用咱们的资金和物资丰富的优势。再和对方进行生意往来时形成剪刀差,咱们的东西高价卖给他们,低价从他们那里购买东西。而且要从生活必需品开始,先从经济上困住他们。至于在下刚才说的掏空他们,就要仰仗隋家了。

    渤海王赞叹道;公子好谋略,至于你刚才说的掏空异人仰仗隋家,本王感觉有些不妥。如果本王猜测不错的话,你的计划应该是大肆收购他们的马匹。彻底瓦解他们的战力,同时帮隋强打造出咱们辽东自己的精锐骑兵。你想啊,隋强在辽东领兵打仗,隋小姐在异人的草原上大肆收购马匹。这很容易引起敌人的猜忌,被敌人发现之后就非常的被动,这可是战略物资啊。如果张家出面的话是不是会好一些啊,毕竟二公子和草原上的那些贵族还多少有些交情。况且你还不是朝廷命官。

    风明公说道;王爷多虑了,大肆收买马匹一定会引起人家的主意。但是他们不卖的话也没办法啊。仰仗隋家并不是劳驾隋小姐亲自和那些强盗去交易。无论是隋家还是张家,都有能力做到让他们无从考究这些马到底去了哪里。

    隋欣说道;王爷久居庙堂,可能对现在的商业环境有些不明白。以目前隋家和张家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谁买异人的马,都不会让他们察觉。因为中原九边和各种敌人的边境线绵延两千多里。漫长的边境线就形成民间的互市,在边境附近时不时有汉人在集市上卖些粮食,而少数民族的卖些牛羊。时间久了就会有些外来的商旅在边境线做些生意。当然就包括张家和隋家。老爷子的意思是说,即使隋家买马,也不是成群结队一下子购买很多。而是分批次多据点的购买,之后再运至辽东。当然我还不能让隋家本号的商铺进行这些活动,还得让江南分号的人出面。目的是迷惑异人,告诉他们的战马卖到了江南不会出现在战场上。让他们知道草原上的马匹是到了烟雨朦胧的江南而不是辽东。另一方面我会利用强弟提供的信息,派人去草原,接触一些贵族,让他们主动和我的人进行货物的交换。而且价格忽高忽低,对不同的人开不同的价码。这样的话一来可以分化异人的贵族集团,二来可以形成一种争相出售的情形。

    风明公和张二公子不禁对隋欣竖起了大拇指,老爷子赞叹道;后生可畏啊,小姐好手段啊。

    张二公子说道;如果王爷想主动出击的话,在下一定和隋公子给您拟定一套配合完整的方案。提前告诉四弟让他在大同形成策应之势。

    渤海王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道;本王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想出办法的。现在本王和辽东的众僚属尤其是广大百姓,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壮大军威提振士气,以增强辽东各阶层的凝聚力。同时也向朝廷报个平安。

    张公子说道;王爷所言甚是,在下建议等下个月隋老爷和隋公子来的时候,咱们好好筹划一下。另外在下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王爷。短短月余的时间,张家差不多从中原地区引民四万多人,这些人的吃住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其中六千精壮已经被隋将军收编入伍开始了强化训练。在下不得不承认隋将军的治军才华啊,他针对咱们辽东的独特情形,设置了一套完备的军功奖惩制度。不出三个月辽东的这台战车就可以启程了,虽然眼下单兵作战能力和异人诧异很大。但是独有的奖惩体系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威力。

    张老爷子说道;老夫前不久和隋将军讨论过这种军功制度,眼下正合时宜。但是以后还要不断修改。王爷和随将军都明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套军功制度只适用于战时,待天下太平之后,这套军功制度就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还会成为江山社稷的不稳定性因素。希望王爷能够理解其中的利害。

    渤海王说道;老人家所言甚是,隋强自幼熟读史书典籍和兵家韬略。能从商鞅变法中有所领悟,利用商鞅制定的军功制度结合咱们辽东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新的军功体系。这事儿对于隋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一千多年来历代君王和兵家名士,都知道商鞅的军功制度协助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于是都借鉴这套制度,可是他们都没有成功。原因无非是三种,第一是生搬硬套不注重自身情况,第二没有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适时调整具体的奖惩内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只知进不知道停。第一步隋强做的很好,从实际出发,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提升辽东的战力。本王相信第二步他也能做的很好。至于第三步走的怎么样,那就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首先是本王的责任,其次张公子和隋强都会担负相关责任。

    风明公客套地说道;有王爷掌舵,老夫相信隋强的这套军功制度一定可以实现辽东的兴旺发达。具体这套制度什么时候退出怎么退出,就看王爷的需要了。时间也不早了,咱们边吃边聊吧。

    渤海王听闻风明公的话有些失望,他本指望风明公能做自己的张良,可是张凤明有些推脱。不知道是客套还是说他嗅觉到了什么。渤海王很意外,心想难道老爷子已经知道了筹备修建城防工事的计划,这老头不会是怕让他掏钱啊。唉,想不通就不用想了吧,吃饭是正事儿,让隋小姐也见识一下张府厨子的手艺。

    于是乎渤海王客气地说道;看来今天风明公又准备了些好菜啊,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又让老人家破费了。

    四人按宾主之位坐好后,府中的丫头快速地桌上的果盘端走换成了张公子精心准备的菜肴。隋欣看着满桌子的精致,心里不禁暗自感叹道;张家真是家大业大啊,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真是太有水平了。不用品尝,就是用眼睛观看就让人豁然开朗。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风明公客气的问道;隋小姐对这些菜还满意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尽管说,今天的厨子一定得招待好贵宾。

    隋欣受宠若惊地回答说;张公客气了,府上厨子的水平真的让我这个乡野丫头开眼界了。我一直感觉家里厨房师傅的水平相当可以了,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张公好会享受啊。

    张风明听到享受这两个字不禁有些感触伤怀,端起酒杯望着渤海王说道;王爷咱们喝一杯吧。

    渤海王当然是来者不拒了,只是隋欣礼貌地摆摆手,示意自己的酒量不行,让他们三个继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