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我在三国炒武将

第125章 口才一流,演技顶流

    吕布换了个姿势继续蹲着,大口大口啃着兽肉干粮。

    侯成等精骑却按捺不住,一个个眼巴巴的望着城门方向,等着陈卫的回音。

    好在陈卫行动迅速,不一会儿,只身打马回来,滚鞍下马,大声道:

    “禀将军,泰山郡守吕虔携美酒炙肉,亲自前来拜见将军。”

    侯成等精骑闻言,眼神齐齐一亮。

    吕布将手上最后一块干粮塞进嘴里,一边鼓着腮帮子用力嚼着,一边脸上露出饶有趣味的表情:

    “这吕虔……有点意思!”

    说着,又用力嚼了几下,将嘴里的食物咽下,随意拍了拍双手,然后站起身来道:

    “令他过来罢!”

    陈卫匆匆转身离去,侯成带领着一帮子将领,立即“呼啦啦”涌了上来。

    侯成嘴角流着哈喇子,高高翘起大拇指,对着吕布就是一通彩虹屁:

    “老大神威,恐怖如斯!”

    “连脸都没露,名讳都没报,敌军太守就主动求见迎驾。”

    “做人就做吕奉先,大丈夫当如是也!”

    “我若有老大一半威名,纵使死也知足了……”

    听着侯成滔滔不绝的吹捧,吕布眉头微蹙,面上一寒,不悦道:

    “侯成,有的话私底下说说就行了。”

    “你乃一军之将,在你自己的将士们面前,休要折了自己的威严。”

    侯成见吕布这次是真的不高兴了,赶紧面上一凛,沉声道:

    “末将遵令!谢将军教诲!”

    吕布点点头,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说道:

    “往日里命你单独领军作战时,从不曾令本将军失望,也算得上是独当一面,战功赫赫。”

    “为何这几日下来,本将军发现你的脑子已经彻底废了?”

    “行事莽撞,遇事不思量,风风火火、咋咋呼呼,哪里还像个一军之将?!”

    侯成难得认真的思索了一下,略带羞赧的说道:

    “其实吧……这几日是跟着将军行事……”

    “但觉天塌下来都有将军顶着,末将有何可担忧?”

    “所以就……就懒得动脑子了……”

    “末将有罪!”

    吕布被这话给气笑了,没好气的说道:

    “你当真认为,那吕虔是诚心来见?”

    侯成闻言,惊疑道:

    “将军的意思是……此中有诈?”

    吕布微微抬头,遥望龙乡城头,缓缓说道:

    “真也好,假也罢。诚也好,诈也罢。”

    “见一见再说,且先看看这个老家伙的演技。”

    说话间,陈卫已经打马跑了过来,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名身穿郡守官服的中年男子。

    一看就知道是泰山郡守吕虔了。

    吕虔隔着大老远就翻身下马,双手抱拳,深深一躬道:

    “泰山郡守吕虔,拜见左将军!”

    “迎接来迟,望左将军恕罪!”

    说着,直起身,抬起头,然后侧转身子,双手往身后虚迎,望着吕布说道:

    “为表赎罪之意,卑职在城内备得美酒炙肉。”

    “特来恭迎左将军率部下一行,入城稍做休憩。”

    吕布听着吕虔说话,饶有趣味的上下打量着。

    出乎意料的,他此前一直以为,吕虔是一个头发胡子全都白了的老头,所以心底一直称呼吕虔为老家伙。

    没想到此时一见,却发现吕虔虽然两鬓略有花白,但是双眼神采奕奕,胡须漆黑,而且修剪整齐,精神勃勃。

    举手投足之间,还带着一股端正儒雅的风范。

    若是没有股票操盘手记忆碎片的认知,怎么都看不出来,这老……呃,这家伙竟然会是一名专业剿匪二十多年的“老油条”。

    吕布一边有的没的胡乱想着,一边说道:

    “吕大人盛情,本将军领了。”

    吕虔闻言,立即深深一躬道:

    “卑职这就头前带路。”

    “且慢!”吕布微微摇头,意味深长的说道:

    “有一事本将军不明。”

    “吕大人乃是兖州治下的泰山郡守,又是司空大人曹操的人。”

    “为何对本将军如此恭敬?”

    “吕大人就不怕曹阿瞒那司空大人生疑?”

    吕虔慢慢直起身来,坦然道:

    “卑职这泰山郡守一职,虽是经曹大人举荐,但乃是朝廷诏令任命。”

    “卑职这官,乃是朝廷命官,并非曹大人的幕僚私官。”

    “因此,左将军大驾光临敝郡,于情于理、于章于礼,卑职都定当扫地以迎。”

    吕布闻言不语,微微点头,似是十分赞同吕虔的态度。

    吕虔双手一拱,正要再邀。

    吕布突然脸色一变,语如连珠,厉声叱道:

    “然则,本将军不但是朝廷左将军、平陶侯,亦身兼徐州牧一职。”

    “朝廷典籍有言:凡牧守未得诏令许可,而私离治地者,以谋逆论处。”

    “本将军此行乃是私离州部,吕大人却如此盛情。”

    “难道不惧朝廷以‘勾结作乱’治罪于你?!”

    他这一段话,恰恰是昨晚阳关亭外,吕庸对他说的。

    而吕庸的话,其实正是吕虔所教。

    他这一下说出来,可以说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对于吕布疾风骤雨般的责问,吕虔似乎早有准备,面色不变,不疾不徐道:

    “左将军、徐州牧、平陶侯。”

    “左将军在前,而徐州牧在后。”

    “左将军为尊,而徐州牧为卑。”

    “左将军乃国之肱股,而徐州牧仅为地方大员。”

    “卑职此刻所拜见的,乃是大汉左将军。”

    “与平陶侯无关,与徐州牧亦无关。”

    “在卑职眼中,只有左将军,而无徐州牧。”

    说到这里,吕虔脸上突然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轻声道:

    “卑职自见将军以来,将军可曾听卑职叫过半声‘州牧大人’?”

    说罢,不待吕布反应,吕虔脸上突然又露出一丝感慨道:

    “大汉飞将、并州鸠虎,何等威名,何等人物?”

    “如今亲临敝郡,岂止蓬荜生辉?”

    “上天如此垂青,卑职若不能迎往郡内一聚,必将引为此生至憾!”

    听着吕虔的回答,吕布当然知道,这……呃,家伙肯定早就准备好这一番话了。

    毕竟他昨晚先是问了吕庸关于幕后指挥之人,然后又释放了吕庸。

    吕庸回去以后,定然会将此中情形告知吕虔,吕虔必然也就早做准备了。

    虽然明知如此,但他还是忍不住要故意问出来,就是想看看吕虔怎么解释。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恶趣味?

    而吕虔刚才的回答和解释,堪称滴水不漏,完美周全。

    不愧是大户出身,果然熟于文案、明于典籍。

    似刚才这等话语,他麾下那一帮子边境贱籍武夫出身的部下,就打死也想不出来。

    甚至包括他自己,即便能想出来,估计也不会说得这般坦然真诚。

    听着吕虔情真意切的一番解释,吕布忍不住就要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