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槐惹人爱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昏暗的天光下,忘川单薄的背影像是被万里黄沙掩埋了的一捧雪,一片云,随时都有消散的可能。让怀瑾看着从心底里为他担忧,生怕他被一阵风给吹散了。

    只是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忘川竟会对姥姥……难道真的是那样的心思吗?

    思及此,她心底闷着一口气,有些提不上来。

    忘川与奈离之间不是有情有意,怎么又会和姥姥牵扯不清呢?

    唉,但愿是她多想了……

    怀瑾边走边想,抬头无意下竟与忘川的视线对上,黑玉般的瞳孔里,绘着一副夕阳西下的画,隐约可见艳红的霞光。

    她微微一怔,忘川眼底的画似乎对她有着莫名的吸引,她犹豫了下,试探道:“那个,孟婆,就是奈离,她在外面等你,想见你一面。”

    心里的猜测像雪球越滚越大,怀瑾还没忍住,试探子一下。

    反正她也答应了奈离,要帮她问一问的。

    忘川目光柔软的看着纠结的人,一缕长发被风吹乱在额角,只是在听到她提到孟婆的名字时,温柔轻和转而淡漠清冷,沉声道:“我与那人的前缘早已了断,没有再相见的必要。”

    这人把话说得如此洒脱,毫不留情,甚至眼底还有一丝不及掩去的嫌恶。

    可见他是真心不想再见到奈离。

    只是,忘川冷漠的态度与奈离的寻死觅活完全不同。

    怀瑾不禁疑惑起来,她和小十四对视一眼,心想难不成,奈离欺骗了他们?

    忘川看出她的疑惑,低头轻笑几声,愉悦之情显而易见。

    末了,所有情绪化作一声叹息,被风沙吹远,散落在无人知晓的角落。

    忘川眼底的留恋一闪而过,快得让人抓不到,他目光转向一旁注视着自己的地藏菩萨,神情坦然,双手合拾,菩萨已明白他的心意与选择,最终也只是无奈叹息的点了点头。

    忘川这才对怀瑾笑道:“你陪我走走吧。就像当年在那片草原里,我陪着你那样。”

    当年他陪着她在无边的草原里一刻不停的穿行,只为不错过任何一个路过忘川的魂魄。

    没等怀瑾答应,忘川已独自往前慢慢走去。

    白色的长袍与黑发,被风沙吹得凌乱,而他单薄的身躯好似随时都能被风吹散了。

    怀瑾看着他的背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愣了一会儿,眼见忘川越走越远,她才回神,示意小十四留在原处等着,而后就紧走两步,追上那道略显孤寂的背影。

    “你在忘川百十年,不知疲倦的核对看着每一个路过忘川的人,数次耗尽法力,力竭晕倒。我见之不忍,几次劝你放手,可心中的执念早已根深蒂固,任凭我如何相劝,游说,你都不肯放手。

    想那时我心中还曾嘲笑过你白费力气,所作一切都不过是徒劳。那时的我并不能理解你为何要这般执着一个不可能会出现的人。但看看如今的自己,才发现当年的自己,真的是可笑至极。”

    原来他的执念比她的更重,更深。

    这绵延万里的黄沙,就是他心底的执念所化。他被这片万里所黄沙掩埋,不得超渡,却甘之如饴,毫无悔意。

    只因,这掩埋了自己的地狱,是因她而生的。

    千年前她曾对自己说,身在地狱,心在桃源。

    大千世界里,何处会是自己的桃源?

    千年光阴里,他反复的问着自己,一遍又一遍。

    并非没有答案,只是时不是从心底跳出的那个答案不是他敢去接受的。

    因为,他一直都以为自己最心心念念的地方,是莲花台。

    起初是看不清自己的心。

    后来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心。

    最后,他面对自己的真心,却接受了随之而来的结局。

    见始知终……

    无疾而终……

    怀瑾看着脚下的万里黄沙,吹打在身上的风寒冷如冬,她紧抿嘴角,轻声反驳:“哪里可笑了,有思念,才会有执念。再说了,人总是要成长的。当年的你那么单纯,心里只有莲花台,又如何能理解得了在地狱修行千年的你呢。”

    忘川坦言道:“可在千年岁月里,我最喜欢的,却只有那短短的百十年。”

    “嗯?”

    怀瑾神色微顿,抬头看他,想问他指的是不是姥姥在忘川的百十年?

    可当看到忘川清亮如水的眼眸时,所有的话都止在嘴边,什么也问不出。

    他眼底的那副画已经消失了,没有在艳红的夕阳和霞光,透亮的如溪间水,天上月。

    有些话不需要讲得清楚明了,自有懂得人能听明白话里的未尽之意。

    “你能来劝我,我很欢喜。但,也只能到此了。”忘川仰望虚空,声音微颤,“这道劫,我已躲了许久,如今也该是时候了。”

    随着他的话落下,耳边传来熟悉的雷声。

    怀瑾面色苍白的看着头顶昏暗的天幕,渐明渐亮,隐约可以见紫色的雷电。

    她心里似有不好的预感,震惊看着忘川问道:“你,你想做什么?”

    他副坦然应对的模样要醒不想是准备要渡劫的架势,反而是看淡一切,听凭天道发落,死生悔。

    既然注定无结果,就不必在乎结局。

    “你说的,身在地狱,心在桃源,我已经明白了何处是我的桃源。”

    不知为什么,怀瑾下意识就明白他所说的桃源,并非是莲花台。

    “你不想重返莲花台了吗?”

    忘川却释然道:“何处不能修行呢?”

    “可是,意义不同的。你要不再想想!”

    忘川凝视着神情焦灼的人,心头一片微热,“劝人这种事十分的劳心劳力,我曾试过,用了百十年也不曾将那人劝回头。所以啊,你也不用焦急和白费了力气。”

    怀瑾无言,因为明白他指是姥姥在忘川的那些年里,自己苦口婆心的劝告,却始终没能将她执念的心唤醒。

    更何况,她现在也没有立场去劝他。

    “世间事,并无十全十美的时候,九已是极数。其实,早在我犹豫不定时,就已经与莲花台绝缘,只是我心有不甘,不明白自己只是一念之仁为何会落得终身被困于忘川不得出的下场。我不喜欢忘川,那里干净而美好的东西太少,太少了。

    我一直十分后悔救下奈离,更不想再见到她。我想要逃离,想要重返莲花台,我应该是第十朵摩诃曼陀罗华,而不是忘川上的游魂。留在忘川的每时每刻,我的心都会被悔恨所腐蚀,痛苦不堪。直到,她出现在了忘川。”

    怀瑾呆愣的神色闪过一抹不自然,脱口道:“你,你早就看出来了?”

    看出她不是姥姥本人,只是寄居在这个躯体里的一缕异世孤魂。

    怀瑾紧张的捏着手心,睁着大眼看着他。

    忘川笑了笑,眯着眼,心疼的用手指抚过她的眉心,怜惜道:“用不着怀疑你自己,你只是记忆有损,才会不知所归。待到你记起前世的一切时,自然就能明白了。”

    他看得出眼前之人的魂魄有缺失,所以脾气与性格成了另外一个人。但他认得她的气息,认得她眉心间那道从未示人的印记。

    魂魄不曾有变,她仍旧是她。

    “我在忘川几百年,看着凡人一次又一次的争夺着轮回,他们以为自己可以重新开始,但其实每一世里,所求的东西都大致相同。因为总也得不到心中所想,所以久而久之就化作了执念,无论轮回几包,那一点执念也不曾改变过。

    当执念愈加深重,就成了困住自身的地狱。起初我并不懂得,这些生自心底的执念究竟有何意义,得与失,又何区别,为何他们一世又一世的紧握不放,连地狱业火都无法让他们退缩。然而,直到我看到了属于你执念,才隐约明白了。”

    怀瑾怔怔的看着忘川慈悲的脸,有一种他已超脱世俗困扰的洒脱。不禁开口问道:“你,明白了什么?”

    姥姥那样一个千年夜叉,竟也能让忘川从中领悟出道心吗?

    “执念,有时也是一种思念。相思入骨,见始知终。”

    见始之终……

    无疾而终。

    怀瑾哑然,忘川在地狱千年,只因即便是见始知终,却仍让思念刻入他的心魂,痛入到骨髓。

    忘川仔细的看着她,似是想把她的面容,深深镌刻进魂魄内,千万年后,也不会忘。

    “你走不进忘川,是因无经幡为您点灯引路。所以,我想做那道经幡,为你,也为后世所有迷失在地府的孤魂野鬼,指引一条走进忘川的路。”

    修行,不一定非要在莲花台。

    爱她,也不一定非要朝夕相伴。

    他可以修行,也可以在心底深爱着一个人。

    天雷穿过地狱的结界,劈在忘川身上。

    震耳的雷鸣声里,她听到他轻柔的嗓音,“此心安处是吾乡,从此后,我就叫归尘了。”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怀瑾心头蓦然想起这句诗,心头五味杂陈。

    眼前一道绚丽的紫光划过长空,雷劫散尽,怀瑾茫然四顾,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三生石旁。

    奈离依旧还等在原地,看到怀瑾归来她神情激动的飞扑过去,拉着衣袖无声的望着对方。

    她不敢出声,不敢追问,仿佛这样就还能保留心底那一丁点的希望。

    但怀瑾却打破了她的希望。对她用力的摇头,毫无余地,“他说,你们前缘早已断绝,他不想再见到你。”

    奈离怔愣着松开怀瑾的衣袖,无力跌坐在地上。

    她圆睁着眼,死死盯在三生石上,许久后,才反应过来后,随即情绪失控的仰天大哭。

    鬼魂无泪,伤心时,也只能燃烧自己的魂魄,化作点点血泪。

    筹谋千年,苦等千年,她所求的不过只是想再见他一面而已,为何这么简单的愿望都不能实现?

    天道阻她,不可怕,她怕的是,即便自己即将要魂飞魄散,地狱里的人也狠心的拒绝她入地狱忏悔。

    “你,怎会,恨我至此?”

    她想不通,自己只不过年幼不懂事,做错了一件事,为什么连忏悔改错的机会都不给她?

    “他此时去了哪里?是又回莲花台了吗?”

    既然他已经渡过雷劫,想必是有所领悟,佛法已成了。

    莲花台上,一直缺了的第十朵摩诃曼陀罗华,今日终于回归了。

    佛法圆满,是不是她的罪孽也会消除呢?

    怀瑾摇头,回望被红莲业火覆盖着的忘川,她指着扑天的火海中突然长成的一棵菩提树,对奈离解释道:“他回到了忘川,重新开始修行。他说,要做一道引路的经幡,指明的灯。”

    为那些没有经幡引路的孤魂野鬼,指明忘川的路。

    菩提树郁郁葱葱,苍翠古朴,丝毫不惧业火的吞噬。

    “不,为什么?忘川!”

    她好不容易脱离了忘川的束缚,为此甚至放弃了自己金仙的身份,背负天道的惩罚,谁知到了最后,他却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忘川。放弃了佛法修行,放弃了莲花台,放弃了自己摩诃曼陀罗华的身份。

    千年的筹谋,化为乌有。

    一生的希望,尽数消亡。

    她永远,永远无法当面求得他的原谅。

    随着奈离不甘的呐喊,一道赤色雷电“轰隆”落下,奈离神色空茫的放弃了所有的抵抗,眉心一阵剧痛。

    之后,她的意识归于一片虚无。

    悔吗?

    恨吗?

    若再重来,她还会如此选择吗?

    意识消散的那一刻,奈离想,若能再次重来,她定不会让他去往莲花台修行。

    若他不曾去过莲花台,就会一直与自己做一枝让人艳羡的连理枝。

    若他不曾去过莲花台,就不会对自己因厌生恶。

    怀瑾望着虚空下飘散的红色尘埃,说不出是出于什么心情,她喃喃低语:“他现在叫归尘了。”

    归于尘埃吗?

    她觉得心底十分落寞,一口气闷在胸口,咽不下,吐不出的。

    看着菩提树,怔怔发呆。

    一望无际的忘川,被烈火与雷电所覆盖。里面有两道精魂正在历劫中,地藏菩萨心有不忍,道了一声:“我佛慈悲。”旋即将手中托在掌心的宝珠丢入烈火中。

    忘川上的业火终于停歇了,曾经发地片无边无际的红花不复存在,转而新生的绿草,绵延不断。

    新的千年轮回来临。

    只是这一次,忘川之上多了一棵菩提树,枝繁叶茂,绿叶轻轻舞动,生意盎然。

    怀瑾看着菩提树,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看到光了。

    忘川之上,菩提树下,那盏专为自己而点亮的灯笼,照亮地府。

    她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完全不一样的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