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下的孩子

第7章-走计件儿的股东

    “好,明天去了给你们直播。”一一应下了这个事儿。

    ……

    “如果你这头也要到手,那就是4台扫描器”,说到这儿,开心一号愣住了,然后有点儿犹豫地问:“谁知道~信息助手能不能扫描?”

    大伙儿面面相觑。

    有模拟舱的已经自带扫描器,自然不会再去想能不能用信息助手的事儿,没有模拟舱的这几个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到怎么当“空泡车夫”上了,也没想到这茬儿,一时间,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要不……试试?”开心一号看着大家。

    一时间,众人手忙脚乱地开始试。

    ……

    “不行。”“没驱动。”天在水和竹一一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其他人也试出来了,都是令人失望的结果。

    大家都很失望,只有开心一号听到一一的话后有不同反应:“筷子,你说没驱动是什么意思?难道……”然后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一一略有不确定地回答说:“理论上信息助手也行,它本身就有扫描功能,虽然受限于自身体积,扫描元件的功能不够强大,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也不强,稍大一点儿范围的扫描精度就急速下降,但如果扫描小东西,理论上应该可以。我扫描了一颗宝藏糖,试着往《地平线》数据接口上传,结果提示数据规格不相符,建议安装适配的驱动后再扫描上传,但我从游戏官方却没找到适配的驱动,也许暂时还没提供吧。”

    大家刚提起来的希望又破灭了,只有开心一号还不死心:“筷子,能不能试试?”

    一一回答:“这个短时间内试不出结果来,再说试出来又有什么用?只要不能把人一起扫描进去,‘红尘侵染’的时候‘空泡’出现的位置是随机的,传上去也基本等于丢了。”

    开心一号:“同时扫描一个大功率信号发射器进去,定时发射信号,只要空泡出现后里面的东西不被环境影响破坏,咱们迟早能找到,就当是暂时存放在仓库了。行不行?”

    一一:“《地平线》的地图底版是按照真实世界模拟的,范围太大了,找到的概率太小,就算侥幸接收到信号,寻找的成本太高,就算咱们的人当车夫时携带信号接收器并用交叉定位法也不太现实。而且,还有很大可能被别人用信号扫描仪全频段扫描捕捉到,白白便宜了人家。我想,魏教授他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得不采用‘空泡车夫’方案的吧,这样至少不会被别人那么容易发现和提前挖走。”

    “好吧,这条路就算了,搞成了也是让别人占便宜当冤大头。你那颗宝藏糖里还有搞钱的机会吗?蚊子腿也是肉。”开心一号转移了兴趣。

    “没了。谜题都被破解了,只能吃了。”一一遗憾的说。

    开心一号:“那好吧,4台就4台,可这股怎么入?钱怎么分?”

    土豪:“折成钱入股好像不太行,要是有的机器活儿多,有的机器活儿少怎么办?总不能均分吧。”

    开心一号:“计件儿?按扫描上传数据量比例来分?”

    一一:“这个办法好,能解决机器忙闲不均的问题。不过,要记得剔除咱们不需要的冗余扫描。”

    天在水:“冗余剔除先弄个标准吧,要不然,统一发布任务时还好说,分头行动时就怕上传的数据不是大伙儿需要的。”

    开心一号:“这倒是个事儿,不过快开始公测了,咱们先商量个最简单标准吧,以后再一起完善个几次估计就差不多了。就和天在水刚才说的差不多,车队发布的公共需求或者能给车队每个人都带来利益的上传数据算合格数据量,如果是个人需求则交易双方自己商量着办,不算公共的数据量贡献。要是有紧急情况为了集体利益上传数据,咱们事后集体评估一下再计算数据量贡献。先这样,大家看行不?”

    天在水:“有的东西稀缺,有的东西很普通,到处都是,扫描后贡献权重都一样吗?是不是应该区分一下?”

    “这,嗯……等一下,嘶……”,开心一号想了一会儿就开始犯难:“东西种类太多了,稀缺程度也会随着情况发生变化,这标准要定就得巨详细还得动态调整,这可太难了。你有办法吗?”

    天在水也蒙了:“我也是临时想到的,现在想想,这标准制定出来得多大篇幅?动态更新的话还得大家消耗时间来讨论维护。不好搞啊!”

    开心一号:“谁还有办法?”

    ……

    大家都拿不出个办法。

    一一忽然提问:“别的团队没遇到这种问题吗?他们怎么办的?”

    大家思路打开了。是呀,别人怎么办的?

    土豪想了一会儿,哀叹道:“还真没有例子,以前见闻的入股都是算钱的,稀缺和普通的东西价格自然不同,根本不需要折算权重。东西的扫描数据比价和东西直接比价好像也没准确相关性。这类型的折算,没见识过呀……”

    天在水也头疼:“计件儿这法子,我只见过给员工们用的,没听说给股东们用的呀!”

    开心一号:“我想起来了,对不好定价的东西,还有一个处理法子,就是竞价排队!”

    天在水:“好像行。不过好像不能直接用,得改造一下。”

    开心一号:“这样吧,咱们不要考虑扫描实物对象本身的差异性了,只考虑扫描结果的需求紧迫性,以10天为周期,需求紧迫的往前排,不紧迫的往后排,然后排在第一天的等量上传数据权重10分,第二天的9分,以此类推,最后一天的1分。每周期按扫描上传数据量所得分数计算贡献占比和分配收益,怎么样?”

    土豪:“有道理!”

    天在水:“是个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