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下的孩子

第37章-抉择,非趋光性移动

    “怎么哑炮了?要不呼噜猫没那么快赢。”小七疑惑道。

    “我看见了,似乎传感器只联接了十来朵捕蝇草花,估计全部都被触发完了,闭合后的花瓣再张开得几个小时以后了,这中间它就哑了。”一一眼尖,看出点儿关节。

    苗小树解释道:“是的,我联接了10朵,每轮只能连续触发10次。”

    一一忽然疑惑了起来,说道:“这……捕蝇草自己干了啥?”然后看着苗小树寻求答案。

    “对呀,水炮没它也能打。不!没它打得更好!我爹修东西时告诉我决不要加入多余的东西,越简单越可靠,凡是多余却保留的,都是别有目的的!那,那……捕蝇䓍绝对不只是干了我们看到的这点儿事儿!”小七也发觉了不对劲,兴奋地一握拳头,满眼期待地看着苗小树。

    “猜得不错!”魏森特有些赞赏地说道:“小树的‘苗苗系统’可不是这两天才搞的,这是他的毕业课题。两年多来‘苗苗’和呼噜猫交手也不知多少次了,以前它打的水炮可没这么快这么粗……”

    “捕蝇草自己调的?”一一问。

    “不全算是吧,这个还是摆脱不了人为设计增大反馈强度的套路,光感器根据触发物体体积传给捕蝇草的信号强弱不同,刺激它形成了不同的叶片闭合速度,然后水炮的射速和粗细也就相应变化了。

    虽然经我们研究,自然情况下昆虫大小对触发捕蝇草捕捉器闭合速度没明显影响,而苗苗系统中因为打中后有营养液奖励诱导而有明显区别,但这个设计其实不严谨,仍然无法真实看出捕蝇草的主动性有多少。”

    魏森特的解释让一一和小七失望不少。

    “呵呵,别失望得那么明显嘛~”魏森特逗了下两个孩子,又用信息助手回放了刚才的投影,说道:“看看桌子。”

    不仅孩子,其他人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去。

    “有框儿!”

    “还有刻度?”

    两个孩子瞬间发现了刚才没注意的特殊之处。

    “那你们说这个桌子为什么要做成这样?”魏森特笑看两孩儿。

    “专门的?”一一听出了点儿话音儿。

    “不是多余的,就得发挥作用,边框,拦着……?”小七抬头向魏森特问道:“车会动?它开的?”

    一一惊叹:“哇!~有多快?”

    “哪有那么多夸张的事情!连蜗牛都比不上。”

    这就没意思了,你弄个向日葵,就算不搞信号和传动放大,也能一天挪动个十几厘米呀。一一兴趣骤降。

    倒是小七看着桌子边框,再看看消防车花盆的位置,悄悄捅了捅一一的胳膊,“花盆为什么现在在桌子边缘,而且是远离窗户的一侧?”

    “嗯?”

    不符合趋光性的特点?两人两次看向了魏森特。

    魏森特看着两个孩子点了点头,感到很满意。他说道:“感应和控制系统不光是联接在了捕捉器上,也联接在了植物的各个部分,也不是只有光电感应和控制传感器,水、热、氮磷钾肥力元素、风力、触觉、振动、声音……各种传感器都有,既感应外界变化,也感应植物变化,然后将植物的反应变化大幅放大,翻译为消防车花盆的各种动作……你们看到的水炮防守呼噜猫其实是人为设置的套路,没啥意思,趋光移动花盆也没啥意思,但正如你们发现的,有两种以上需求需要做出抉择时,它渐渐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化,这个临时的非趋光性移动就是其中之一。以后有时间带你们去看看‘苗苗’去!”

    一一和小七同时点头道:“好哇!好!”

    楼上四人,王云石和罗可可又与魏森特客气两句,夸了夸小树,表示小树做的东西很有意思,有空搬过来玩玩,让小七和一一一起好好玩耍,然后就回去休息了,剩下王木风父女来下来跟楼下几人一起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