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流浪

第八章 打小仗

    人员搭配整齐,刘江开始带领部队出击了,每次带2个班收拾附近的鬼子和伪军,只对下乡扫荡的小股部队出手积累经验,顺便在这些战斗中完善装备,悄悄的增加火力,储备弹药,一周打一,两场小规模战斗,基本上伏击,偷袭的都是一俩个战斗小组的鬼子和伪军,回来大家一起总结经验,改善战术。

    一个月过去整个排面目全变,战士们斗志昂扬,有点精锐的样子了,刘江在这个月的7次战斗中不时的添加缴获的装备、粮食、罐头、武器弹药,这一个月共消灭30个小鬼子,伪军100多人,俘虏80多名伪军,成果巨大,现在部队增加了一个60毫米迫击炮,炮弹20枚,这是刘江自己消耗能量具现,性能超过上海兵工厂仿制的60迫击炮,这种炮全重19.7千克,最大射程1100米,缺点射程稍微近了点,另外操作需要5人,而刘江只派了4人去学习。

    一个掷弹筒,36枚弹药,这是缴获的,全排一门迫击炮,2门掷弹筒火力够用了。另外暂时刘江的排用不上的武器,还上交了一个掷弹筒加10枚弹药,100多支缴获的枪支弹药,1500发子弹,下发给配合的民兵部队50多支步枪,500发子弹。

    具现出来8支汤普森冲锋枪都是按照美制原装进口的货质量很高,“芝加哥打字机”因为采用整块钢材加工而成,非常结实耐用,但重量偏大。快慢机和保险扳手分开,前者调节单、连发,后者控制保险状态,虽然便于区分,但操作起来稍嫌麻烦。另外,采用可靠性较好的双排双进直弹匣,弹匣体采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后部有一个T形突起,与冲锋枪下机匣上的T形槽配合将弹匣固定在枪上。弹匣本身的加工较为复杂,而且受磕碰时容易损坏。外露式弹匣卡笋位于左侧,逆时针旋转卡笋才能解脱弹匣,但旋转面在侧面并且操作部位是平面,带手套时不便操作。当然对于八路军就不存在了,衣服都不够穿,更别说手套了,子弹兑了800发。

    还具现出来10枚德制S地雷,德国s型地雷是跳雷中最著名的一种,绰号“弹跳贝蒂”。s型地雷是不到13厘米高(不含感应器),直径不到10厘米的钢制圆柱体。地雷上部伸出的钢棒包围着主引信。主引信连有引发开关或感应器。德国s型地雷是跳雷中最著名的一种,绰号“弹跳贝蒂”。德国s型地雷由**德国在30年代开发,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部队广泛使用。因为杀伤力大,才被刘江花了200点能量具现出来10枚试用一下,就是代价大,心疼了刘江几天。好在看到能量在具现这么多武器的情况下又回到1000了,才稍微轻松一点。只要有鬼子杀一切都不亏。

    成果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特种作战加上刘江的作弊器,造成鬼子大部分没有防备就被消灭了,最近的一次伏击鬼子1个战斗小组,1个伪军排才正面开火,主要是弹药充足了,刘江也为了练练战士们的枪法,自己学习正面指挥战斗,学习如何优化火力配置,才摆开阵型,打阵地战,这些只能靠战斗中刘江去摸索学习了。

    这一个月连续出击配合民兵作战,又吸收了大概一个班的民兵战士,新一团整个都部队在扩编问兄弟部队在要人都不干,只能自己培养,用李云龙团长的话就是你有本事当排长就要有本事负责人员、武器,要不然我还要你干什么,当然这个月缴获上交的多,刘江乘机把1排独立出来了,李云龙看战果不错,决定扩大特种兵规模,单独成立一个侦察队,由刘江负责,用李云龙的话就是狼行千里吃肉,有本事在老子这里就是老子的宝贝。

    目前整个侦察队有4个步兵班,每个班装备7支三八大盖,一支日军的97狙击步枪(悄悄兑换的)只有4支应该不会太引人注目,2把汤普森冲锋枪,一把轻机枪,这是步兵班的基础配置,火力配置应该在整个八路军都是顶尖了,比鬼子的小分队绝对火力不差,目前打打小鬼子普通小队完全没问题,侦察队直属一个炮兵加强班,掷弹筒2具6人,迫击炮一门10人(为扩编准备)。一班班长王德正式升为副队长,整个排全员68人。

    经过多此侦察和当地民兵部队提供的情报,刘江此次准备正面进攻距离驻地18公里的一个小炮楼,这是一个处在十字路口的小炮楼,驻扎着一个小分队13名的小鬼子,配合的有一个缺编的伪军排。路口时县城出来通向2个镇子之间丁字路口上。日军炮楼来看,在其各个方向的墙体上均留出了大小不同的枪眼。这些枪眼能很好地观察周围情况。

    如果有人从外面攻击,很难通过这些枪眼击毙炮楼中的人。由于炮楼防护性非常好,因此日军只需要驻扎很少的士兵就能够挡住没有重火力的部队,不过对于刘江指挥的部队,小鬼子要失算了,在兑换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时特意兑换了4枚长重弹,对付砖石的小炮楼应该没有问题,另外装备的4支狙击步枪,应该可以压制一部分小鬼子观察孔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