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角的小徒弟

第55章 太平道教

    第二天,刘烨起来早早醒来,叫醒在同一个房间的张恒,二人在居住的小院中各自锻炼了半个时辰,直到满身出汗,方才停止,洗漱了一番,吃过媚娘送来的早餐,便来到主院中,正是昨天几人和张角聊天的大厅前方的院子。院子里早已站满了众人,为了维护秩序,跟随刘烨过来的30名破军士卒被张宝安排在院中两侧,院中虽然人多,倒也井然有序。

    刘烨和张恒在院中看了一会,昨日大厅中的张曼成、波才、彭脱、卜巳、张牛角、褚飞燕几人在站在院中,几人身后也是跟着各自的弟子,刘烨和张恒分别以小辈的礼和众人打了个招呼,众人也是纷纷微笑回应,并且给刘烨张恒介绍身后的弟子,在这些弟子中,刘烨倒是也发现了有些印象的名字,特别是张曼成的两个弟子,其中一个叫马元义,此人长相清秀,颇有读书人的气质,对刘烨两人也是极为热情,另一人名叫赵弘,赵弘倒是一脸严肃,不过看起来也是精明能干之人。

    众人在院中等了一会,张角便从偏厅走来,身后跟着一名道童打扮的弟子,来到正厅门口,微笑的看着众人。

    众人见到张角站定,纷纷拱手抱拳,异口同声的说到,

    “见过道师”

    张角等众人行完礼,伸手虚台了一下,众人见状,才纷纷站直了身体。

    随后张角转身,率先踏入正厅。

    正厅此时已是经过布置,正主位两侧靠下方分别摆了一个位置,作为副主位,再下方的大厅中则是把左右两侧的座位都撤下去了,变成了一个个蒲团,正中铺在地上,今天来的人不少,看蒲团的数量倒也足够安排众人。张角走到主位,面朝门口,正经的跪坐了下来,张宝和张梁分别在张角的左右两侧副主位也神情严肃的跪坐。刘烨在张宝的下方第一排最侧边面朝张角跪坐,张曼成、波才、彭脱、卜巳、张牛角、褚飞燕几人也是在第一排的蒲团面朝张角跪坐而下,张恒则是在刘烨身后,其余诸人弟子也分别在各自的师傅身后跪坐而下,这等样子却是有些像道家仙师给门下弟子讲经的情形。

    众人坐好,各个神情严肃,眼睛看着张角,大厅中一片安静,大厅外破军团的士卒也是神情严肃的站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一开口,众人心中便一惊,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接下来的事情,但是真正开始的时候,还是心里一阵打鼓,随后心中又一阵火热。

    “吾师华南仙人,传下《太平经》,令吾以济世救人为念。多年来天下大变,灾祸横生,瘟疫日益严重,民众无不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念及于此,每日心急如焚,然细细思之,一人之力终归有限”

    张角说完,停顿了一会,看看了众人,又继续说到

    “幸的有你等愿入我道门,习我道法,继承我太平教义,悬壶济世,拯救世人于水火,今吾特召尔等,创我太平道教,今起,吾为大贤良师,尔等皆为我教弟子”

    众人听完,心中一片火热,纷纷拜倒在,异口同声的道

    “谨尊师命”

    刘烨也是学着众人的样子,朝张角拜了拜。

    张角看着众人,微微点了点头,又开口说到

    “张宝、张梁、张曼成、波才、彭脱、卜巳、张牛角、褚飞燕,尔等八人,已习得我太平经多时,现命你等,明日启程,分布八方,施符救人,广招信徒”

    “谨尊师命”

    念到名字的几人,又朝张角拜倒。

    随后,张角又给众人简要的讲述了太平经内的一些内容,众人虽然此前已经清楚,还是听的津津有味,当听到太平经中对未来世界的描述之时,更是眼神发亮崇拜的看着张角,憧憬着梦想中的样子。

    直道日上三杆,大会才正式结束,张角终于宣布散会,命小字辈弟子离场,却又是把张宝、张梁、张曼成、波才、彭脱、卜巳、张牛角、褚飞燕,等核心人员留了下来,刘烨和张恒作为自家人,也没有起身,而是继续留在大厅内。

    张角接下来又跟几人详细讲了一些细节,如何宣传教义,如何招收太平教信徒等,都事无巨细的叮嘱了一边。直到正午才意犹未尽的结束。

    张宝、张梁、张曼成、波才、彭脱、卜巳、张牛角、褚飞燕等人得了张角的面授机宜,各自从大厅出来,寻了弟子,便自行的去收拾行李,前往各自区域。

    刘烨看着几人走后直接蒙了,这都到饭点了,叫开会还不管饭?喝两杯啊,不然怎么促进感情啊?

    张角却没有如此想,见众人走后,也是放松了下来,刚才还龙精虎猛的,这精神一放松,也是感觉到一阵疲惫,眼睛也没有那么盛气凌人了。

    “大哥,三弟,想来媚娘和她二婶已经烧好饭了,我们去后堂吧”

    张宝对着张角说到

    张角点了点头,率先出了大厅,朝后堂走去,张角身后身着道袍的道童,也紧跟着张角的步伐,刘烨这才又注意到这道童的存在,下意识的想问,刚开口却又是止住了,看来此人应该是师傅的贴身侍童吧,想了想也跟着张宝和张梁走向后堂。

    来到后堂,果然烧好了一桌子的菜,二婶和媚娘知道今天对家里来说是一个大日子,特意把饭菜准备的很丰盛,桌上还摆了两坛带过来的杜康。

    张角在主位坐定后,张宝和张梁分别坐在张角的两侧,张恒坐在张梁的身边,刘烨则坐在张恒的身边,媚娘也紧挨着刘烨坐下,二婶坐在张宝下席,道童自然的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也是挨着媚娘和二婶。虽然是多了一个道童,但也是自家人一起吃饭,便没有了那么多的规矩。

    此时媚娘起身,吃力的搬起放在桌旁的一坛杜康,揭开封口,先给张角倒了一碗,后又轮流给众人到上,顿时屋内酒香扑鼻,张角闻到酒香,也不等众人,端起碗小心的抿了一口,眨巴了两下嘴巴,闭上眼睛感受了许久,最后缓缓突出了一口气,开口说到

    “烨儿,这就是你新酿的酒?果然和普通的酒有天壤之别,配得上杜康之名”

    刘烨听到回到说:

    “师傅,此酒度数比普通的酒要高出不少,第一次喝须慢饮,也不可多喝”

    张角听完,点了点头,刚刚抿了一口已经感受到了这酒的浓烈,又问道,

    “你是如何做出的?”

    刘烨心中早就想好了说辞

    “自从我被师傅救回后,许多事脑中都忘记了,却是依稀记得有这么个酿酒的方法,尝试了一下,果然跟普通的酒与众不同的。”

    张角听完,沉默了一会,也不深究,毕竟他自己的秘密也有不少,只当是刘烨的奇遇吧。

    随后张角又给众人介绍了一下坐在末尾的道童,说是道童,年纪也不不小,还虚长刘烨几岁。听完张角的介绍,刘烨这才知道,此道童名叫唐周,也是这个院子原来的主人,为什么是原来的呢,那是因为唐周得了瘟疫,被张角救治了,机缘巧合之下,听到了张角讲述太平经,顿时深深的被吸引,又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听到了张角要成立太平道教的想法,还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听到张角说这个院子方便自己行事,于是便拜张角为师,并献上了这个宅子,张角也顺其自然的收了唐周位贴身道童。其实唐周最吸引张角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唐周的另外一个身份,他是朝中大太监张让多年前收的义子。张角也是在这汝南城中偶然得知唐周的这个身份,接下来才有那么多的机缘巧合。

    听完介绍,刘烨不禁深深的打量了一眼唐周,这唐周身材纤瘦,脸颊颌骨突出,眼神飘忽不定,一会看看张角,一会看看众人,却时不时的用余光看向身旁的媚娘。刘烨心中忽然想起,这唐周在历史中也是重要的人物啊,但是他的作用却体现在反方向。

    一顿饭在刘烨心神不宁中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