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挂念

即将解放。

    随着解放军在不断的南下。他们这一块儿已经基本解放了。

    各地方都在积极地恢复着战争带来的创伤。这阶段还是相对平稳的。共产党也在建立着自己的新政权。

    这期间宋其秀的大女儿展胜美特别活跃。积极参加农会等地方组织。这个人胆子比较大,而且有点天不怕地不怕那种。

    小时候也没少让自己母亲打。终究过续给了二少爷家随着家庭的破落,二少爷的死亡家庭条件也都不太好买。

    这时她也是积极要求入党,参加党支部的活动。由于敢说敢干被选为妇女主任。这在那时候。还是挺让人羡慕的。

    以前是包办婚姻。她很不满意自己的丈夫家。这即将解放了。自己又被选为妇女主任。她就跟前夫家离了婚,终究在是包办婚姻。新社会就得新气象。

    这件事让当时周边的人很看不懂。终究人们从旧思想上还没有转换过来,三从四德那种思想还存在人的意识。却觉得她做的有点儿太激进了。但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且脾气也大嗓门儿也高。

    在工作上她做的也是有声有色的。在这期间她认识了他们支部书记。这也都是贫农出身,家里是很穷的。但没想到她还是很愿意去接受这人。

    贫下中农作为国家的主人出现在在历史的舞台上。要跟那旧社会断绝一切关系。

    这包括了她和展家的联系。虽说他们这属于破落地主家庭!但终究还是成分,解放前的成分不是那么好,只不过她的父亲现在是当兵的人,还没有回来。

    宋其秀瞅着自己的大丫头。一天风风火火的。也从来不看望她们。心想可能小时候打她记恨于我。宋其秀想得很开,终究小时儿过继给人家,咱也不用去管。不管是继母也好,亲生父母也好,即然过继给人家那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是跟他展家有点儿断绝关系,让她有点儿想不开。终究自己生育了她,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能说断绝断绝了。所以对自己的姑娘也挺是反感的。

    在她的思想里。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亲情,她不懂政治。但她觉得亲情是割舍不下的,就比如你父母怎么打你,他终究是你的父母,他没有要害你的那种念头。

    可能就是这种思想让她想不开,自己的大女儿竟然是这么绝情。这些姐妹们也跟她这个大姐关系处的不好,大姐从来没有去关注过她们,甚至家里的活也从来不去替她们干。基本也就知道是一个名分上的姐姐而已。

    这时候的大少爷家和四少爷家,一天天都很惊恐。终究在蒋介石政府掌权时,大少爷在当乡长。而且自己还是地主,有很多土地包括买卖。虽说四少爷没有当官,但他的土地也不少。这两天儿也都是惶恐度日。希望这场风暴不要涉及到他们。

    他们对这个妇女主任还是很小心翼翼的,心想终究也是展家的人,你说不认就不认了嘛。

    但他们想错了,这位大女儿,哪考虑那么多,满脑子的革命思想。家里这些人就是封建残余。必须得一刀两断。

    胜美对他们也都是不冷不淡的。宋其秀看到这种状况,也没有办法去说服任何一个人。心想这都是命啊。他的思想自始至终说人要做好事,上天会帮助他,人要是做坏事上天会惩罚的,就是这种朴素思想。

    宋其秀这个女人她还是有一些绝活了。对按摩接骨等她是很内行的。不管村子里有任何人家小孩儿掉环儿啦,或脚挫伤都会来找她,她也不会要人一分钱就帮人给治好。

    二女儿曾问她,你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人家也没有说特别感谢你。你怎么还要去做呢?

    宋其秀说,咱做的是好事儿,不要在意别人去怎么说。他尊重我,那是他的事儿,不尊重我也无所谓,我没有害你们,我只是在帮她们,只要心里有这些,你就不用有什么心里的不平衡。

    这种思想自始至终一直到她去世都是保持这么做的。

    现在虽说自己的丈夫没有回来,但随着共产党的执政,人民政府的成立,她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且这几年也都是风调雨顺,也没有太大的灾害。孩子们也陆续在长大,也都很懂事的,这使她最为欣慰的。

    五少爷这几年也没有回来,不知去了哪,现在她也知道部队打仗,也不知道会把部队拉向哪个地方。

    一家人只是在等待,这期间这俩女儿上学也学了不少文化。

    每每看着自己两个孩子背着手缝的书包。快快乐乐的回家时,她心里也充满了幸福感,在她认为什么东西都没有文化好。她也常常让这些孩子,给她念一些书本上的东西,自己也不识字,但并不代表她不好奇。

    两个孩子学习还是很用功的。但是教育水平不是很正规,但认字识字还是很主要的。小女胜英总在问他,妈,我爸爸多怎回来我想他了,这一走这么长时间了也见不到。

    母亲回答说,他回不回来是他的事情,咱们就在这等着吧,他该回来就会回来的。他不想回来,你难道还揪着耳朵给他拽回来吗?

    小女儿说哪有这样的爸爸,自己一家人都在这,你倒给捎个信儿,回来看看我们呢。我对他的印象很生疏,好像都没怎么见过。

    胜荣也说,妈,我这好像都快把我爸给忘了,他到底什么样儿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那张照片儿咱们能看到我爸的模样儿。难道我爸不想我们吗?不想这个家吗?

    宋其秀笑着说,他成天在外面打仗,哪有时间想咱娘仨。不要指望外人,咱们还得过咱们的日子。仿佛自己的丈夫是外人一般。

    宋其秀能不想自己的丈夫吗?终究一个女人维持一个家庭的运转,这得需要很大的精力。每当孩子们问起时,她都会用各种话把话题岔过去,她不想让自己孩子对父亲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她告诉两位姑娘没事儿,你俩来帮我干活儿。俩姑娘也都是很听话的,自己母亲的不易,他们也随着年岁的长大都看在眼里。那个年代一个小脚女人。她所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

    三女儿是比较听话的,母亲让她干啥她就干啥,只有这小女儿太过顽皮,玩心也大,一天像个小小子似的。她俩心里还是很心疼自己母亲的。

    家庭教育很重要,一个母亲,要是做出了一个好的典范,这些孩子都不会差的。